第六百二十五章 沈家祖宅
回來聽杜紅英看得上,文菊有點肉疼。
自己這個院子前兩年纔買成幾千塊,這是翻了一倍還多。
“姐,你真想要的話,要不然我去找她砍砍價吧。”
“不急,等她掛幾天再說,你是熟人反而不好講價。”
杜紅英篤定這年頭能拿得出一萬二的家庭很少。
開什麼國際玩笑,八零年的萬元戶,那是一個什麼概念?
而真正有錢的人又看不上她的院子。
目測還有一些降價的空間。
“那我幫你關注着。”
杜紅英在趙月嵐的陪同下去逛了她心心念唸的景點,同行的還有沈大娘。
“變了變了……”
每去一個地方沈大娘就感慨萬千,臉上雖然不顯眼裏卻有着故事。
杜紅英知道,老孃看不是景而是過往。
在世人眼中的故事,在她心中卻是事故。
特別是到了一個巷道口,看着對大門沈大娘久久沒回過神。
趙月嵐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疑惑的看着杜紅英。
杜紅英搖了搖頭,她也不懂,但是,一定是有情況的。
“紅英,這是我們沈家的院子。”
杜紅英張大了嘴巴。
原來是她的祖宅。
“老孃,要不我們進去看看?”這個院子牆上還貼有“房子出租”的字樣:“我們就說想租房。”
“好,看看。”
沒人知道沈大娘此時的心情多麼複雜。
三十多年前離開了故鄉,和丈夫遠走他鄉,以爲從此以後就只剩下懷念了。
卻沒想到還有回來的一天。
再回來,她已是過客。
物是人非,房子還是這兒,大門……當年的大門比現在的還氣派,很多東西還是不在了。
大門是敞開的。
“像這種大雜院居住的人很多。”趙月嵐小聲說。
沈大娘點頭。
沈家老宅是一個三進的四合院。
要知道曾祖父起就是御廚,那是很有家底兒的人家。
到父親時有些敗落了,但經過曾祖父祖父兩代人的努力那也夠夠三代人的。
當然誰也沒想到後來會遇上各種變動戰亂,曾經家大業大的沈家只留下一個她了。
想到這兒,沈大娘鼻子發酸眼睛發紅。
這個時候的沈大娘心裏想的是真不怪老人們一代一代的想生兒子。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代代生生不息。
她有時候都遺憾自己是個女的,而且還沒有生育孩子。
不能將沈家的門楣頂立起來。
雖然不是有皇位要繼承,但總能讓人看到希望不是。
剛進門,就看到兩個大嬸。
“嬸子,這兒有房子出租嗎?”杜紅英一邊扶着沈大娘一邊探聽。
“有有有,你們跟我來。”
“西廂房這邊是空的,家裏什麼都有呢,只需要拎個包就能入住。”
這位自稱姓關的大嬸很是熱情。
“嬸子,這院子裏住了多少戶人家?”
“住了七八戶。”關大嬸道:“這西廂房是我大哥家的,他們單位在筒子樓裏分了房就搬過去了,所以空出來可以出租了。”
“好的,那我們可以先看看嗎?”
“看吧看吧,隨便看,我去洗我的衣服,要是你們看着覺得中再說。”
杜紅英謝過她,扶着沈大娘慢慢的走。
“我祖父祖母住的是正房,大伯他們住的是東廂房,我父母住西廂房,後罩是我姑姑和我們住的。”
“我小姑姑只比我大六歲,長得很漂亮,嫁了人,四五年跟着姑父出國了,此後就再無她的音訊。”
一邊走沈大娘就一邊介紹。
“全糟蹋了。”沈大娘很感慨:“以前這些地方種的花,家裏下人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現在……”
全堆了雜物。
大戶人家那可是懂享受的人家,現在住的人家就是爲了生存,堆放的東西自然不一般。
“好多東西都沒了,可惜了。”
沈大娘的滿心的心疼。
她小時候的沈家雖然沒有曾祖父時期的輝煌,那也是很講究的,雕欄玉砌說不上但也古色古香雕樑畫棟,現在都極少見了。
轉修一圈下來,杜紅英也是感慨:相比於趙家,沈家也就差那麼一點點。
差什麼?
人氣!
因爲趙家有人比孫多所以趙家現在還很熱鬧,趙家的院子依然是趙家的。
咦,不對,不是說後來有退給原房主後代的嗎?
“咋樣啊?我給你們說,我們這個院子的是極好的,房租也便宜……”
見杜紅英她們出來了關大嬸連忙問。
“關大嬸,我們回去合計合計,回頭有需要再來。”
“行,反正我給你說,錯過我們這個院就沒有這麼好的店了。”
杜紅英笑了笑。
回到趙家,沈大娘就說太累了需要歇歇,獨自回了房。
“嫂子,沈大娘心情不好。”
連一向大大咧咧的趙月嵐都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任誰心情也好不起來。”杜紅英道:“別打擾她,讓她休息一下,對了,爺爺呢?”
“爺爺八成是又帶着小傢伙們去玩兒去了。”
隔代親假不了,隔了兩代那更是親得不能再親了。
自從小傢伙們到了京城後,趙家又添了兩個阿姨專門照顧他們四人。
沈大娘也就沒那麼累了,更多是陪伴,當然,趙家人多,沈大娘感覺自己並不被需要。
杜紅英來了後沈大娘還提出過要單獨出去住的事兒。
想着文菊旁邊那院子,還真可以買下來讓老孃去住,又離文菊羅成近還有個照應。
並不是趙家容不下她,而是她沒有歸屬感。
杜紅英和高志遠是她乾女兒乾女婿,跟着他們住倒是無可厚非。
住在趙家就顯得尷尬了一些。
杜紅英又想到了那個四合院的事兒。
回頭一定要問問。
趙老爺子回來後,杜紅英就特意陪着他老人家。
“爺爺,我想打聽一件事兒。”
“啥事兒,你說?”
“爺爺,我們今天看到東城那邊有很多四合院然後住進去了很多人,爺爺,那四合院原來的主人又住哪裏呢?”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過長孫媳婦想知道他還是樂意講解。
有些事兒隱晦的提及了,總之就是絕大多數都已經不屬於原房主了。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趙家這個大院,是因爲從開始趙家人就做了大義之事。
趙家從不辜負自然也不會被傾覆,哪怕在特殊動盪年代趙家的祖宅相對來說還是得到了保護。
首先門房就有很大的功勞,自始至終的堅守着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