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梳妝檯
“四小姐成親後給我找了一個夫君,我夫君對我極好,只是我命不好,在四小姐出國後不久他就病逝了,我拉扯兩兒一女長大成人,雖然我日子並不富裕,但是我很滿足,要不是進了沈家,我還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樣子……”
杜紅英……看看,這就是在外人眼中被人剝削的丫頭,卻在心裏感恩着自己的主子。
有些事兒啊,還真是有兩面性的,凡事不能人云亦云。
有人可能會說她愚昧也有人會說她忠心,杜紅英卻覺得這是一個懂感恩的人。
她在伺候沈引蘭的時候叫珠兒,後來嫁人了隨夫姓唐,杜紅英叫她唐大娘。
“唐大娘,那您能幫我找一些壯勞力來嗎?”
“姑娘,你這是要幹啥?”
“既然你說這些都是後來建起來的,那就找人來幫我拆了。”
“這些都拆了?”
“嗯,都拆了。”
唐大娘又有點不捨,畢竟現在不是以前,留着的話還能租出去收點房租。
後來一想,自己犯傻了不是,沈家的後人應該也不差那點房錢。
“姑娘,那……那我能喊我兒子兒媳他們來幫忙嗎?”
“他們不上班嗎?”
“他們沒有正式工作,是臨時工,有活兒的時候就去做,一個月大多數時候都沒活兒幹,現在正空閒着呢。”
“行,明天你就讓他們一起來,多找幾個人都行,早點辦好我老孃好搬進來。”
“好好好。”
杜紅英回到趙家,和趙老爺子說起了沈家房子的現狀。
“房子你要拆了那些後來加蓋的倒容易,你想恢復到以前的那簡直是難上加難了。”
“是啊。”杜紅英也是一聲嘆息,不過有件事還是得搞整:“爺爺,什麼地方能買到舊式那種雕花傢俱?”
老孃好像特別喜歡那些古董一樣的傢俱,她準備去買些回來擺上。
按照唐大娘說的,必然是古色古香的院子。
“聽說華威橋有,你要不去看看。”
“好的,謝謝爺爺。”
杜紅英先還想着在京城呆不了多久就要回去,畢竟答應過周家老人暑假要帶孩子們看望二老的。
結果這事兒要耽擱些時間了,只好打電話請假。
“紅英啊,你有事兒你就忙你的,不急,你這不是還有一個月假期,到時候再來也行。”
“好的,謝謝外婆。外婆您最好了。”
不得不說,跟着誰久了也會像誰了,說這話的杜紅英完全是跟趙月嵐學的。
把一個周老太哄得哈哈大笑。
第二天,杜紅英早早的到了沈家老宅,結果發現唐大娘帶着兩個兒子還有七八個小夥子,兩個兒媳早就等在大院門口了。
“大娘,您們來得這麼早啊?”
“不早了不早了,姑娘,你說要怎麼幹就交待給我家大兵吧。拆房子這種事兒他幹過不少。”
“好,你們隨我來吧。”
一屋,將沈大娘說原本沒有的地方的房子全都劃了一個圈,寫了一個拆。
杜紅英看着那個圈那年拆字突然笑了起來。
唐大娘想問笑什麼,但是習慣使然到底沒問出來。
沒人知道,杜紅英想起了上輩子她看到的那個拆子,那是鎮上要修寬路面拆房子的事兒,據說這樣畫圈拆了的人都富得很,俗稱“拆遷富”。
人家是拆房子致富,她倒好,是花錢拆房子。
唐大兵帶領着一羣精神小夥甩幹膀子幹起來了。
唐大娘的兩個媳婦則把杜紅英說不要的一些傢俱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擡出來,能賣錢的就賣錢,不能賣或燒或扔掉。
“大娘,您知道華威橋怎麼走嗎?”
“華威橋啊,你要買什麼?”
“我想買點雕花的牀和傢俱,我娘喜歡那些,再說了這個院子現在什麼都沒有,得添置一些。”
“姑娘,你要買這些我讓我女婿帶你去買,他就是專門收購舊傢俱賣到華威橋去,他也懂價格一些。”
“那可真是太好了,大娘,我們走吧。”
唐大娘的女婿叫曹卓正,杜紅英一看就是一個精明的小販。
“杜姐,你買舊傢俱找到我就對了,走走走,我帶你去看,東西多得很,也有好東西呢。”
杜紅英沒想到的是曹卓正直接帶到了一箇舊的像廠房一樣的院子裏。
“肖哥。”
“喲,小曹,你來了。”
“是呢,肖哥,我帶我家表姐來看點傢俱。”
“隨便看,隨便看。”老闆肖哥很是大方:“看中了給你們優惠。”
“謝謝。”
杜紅英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舊傢俱,雕花的也不少。
“大娘,您看着有和以前沈家的傢俱樣式差不多的都告訴我。”
只要差不多就買,不能做到真只能做到形似。
“好,我看看,我看看。”
老太太一個個的看,最後看中了一張牀,說是和四小姐睡的差不多,然後又看中了兩個太師椅。
在一個梳妝檯上看了又看最後摸到了一個痕跡她激動起來。
“這個,這個……”
“大娘,怎麼了?”
“這個是小小姐的梳妝檯。”
不是吧?
老孃的梳妝檯?
鏡臺搭腦圓雕龍頭,正中及左右三扇屏透雕喜鵲登梅紋絛環板,最外兩扇爲花卉紋。鏡臺設抽屜五具,抽屜臉浮雕柿子花紋。下座腿足翻出小馬蹄,足間壼門牙子雕卷草紋。
“是小小姐的梳妝檯,這兒,左邊這道痕跡,是小小姐淘氣用匕首刻出來的。”唐大娘激動不已:“姑娘,真的是小小姐的梳妝檯,我絕對沒記錯。”
“好好好,大娘,您別急,別急,我們買下這個梳妝檯。”
“大娘,我們再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是我們需要的。”
再看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
不過,能買到老孃的梳妝檯也讓杜紅英驚喜不已了。
更驚喜的是,那肖老闆還特別的仁義,說這個梳妝檯是花了六十塊錢買的,他多多少少要賺點,六十六塊錢賣給她。
杜紅英簡直二話不說就買了。
曹卓正還很熱情的找來了板車幫忙一件件的拉回老宅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