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再也不偷了
“知道了。”
錯在哪兒?
“不應該偷妹妹妹出去玩兒。”
膽子太大了,敢把妹妹偷出去玩兒,又是在大城市魚龍混雜的萬一走丟了被搶了怎麼辦?
這可不像在農村,孩子走岔了路去了別人家都知道是誰家的,這大城市關門閉戶的誰知道是誰家孩子?
“媽媽,我真的錯了,我就是偷弟弟出去玩兒也可以的,畢竟掉一個還有一個。”浩然小聲承認自己的錯誤:“妹妹只有一個,丟了就沒有妹妹了,我以後再也不偷了。”
杜紅英……弟弟又不是買商品送的!
這小子承認錯誤快,但是智商好像不在線。不收拾一下是不長記性。
“你自己說該不該捱打?”
“該。”
今天的手板心是跑不掉了。
媽媽沒帶黃荊棍兒?
“媽媽,要不我去拿太爺爺書房裏的戒尺?”
“你給我站住。”
杜紅英看他剛纔盯着緊閉的門眼睛轉了又轉就知道沒安什麼好心,憋着一股子的壞屁呢,出了門還有她打娃娃的機會嗎?
別以爲她不知道門外面有人。
“媽媽,那個戒尺真的可以打人,太爺爺說是他的太爺爺留下來的,他小時候都捱過打的。”
杜紅英……好傢伙,那可是你老趙家的傳家寶!
“不用,你媽我聰明着呢,沒有棍子也不需要用手,用手打我還嫌疼呢。”杜紅英把自己用於複習的幾張卷子裹成了一個長筒:“來吧,五個,一個也不能少。”
“噢,好吧。”
卷子打人應該沒棍子打人疼。
浩然視死如歸伸出了手板心。
“一、二、三……”浩然捱了五下,眼睛都不帶眨的那種。
杜紅英……我這親媽也真是下不了手啊。
算了,孩子還是要以教導爲主。
人家也承認錯誤了就放他一馬吧。
結果開門看到趙家人圍在門口,老太太還親自拉着浩然的手檢查,趙老太爺看了一眼杜紅英什麼都沒說轉身離開了。
杜紅英……怎麼就有了自己是後媽的感覺?
難怪冬梅娘揍杜紅衛要拉進房間裏關門,真沒想到自己無形之中也學了她這一招,這就是傳承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自己若是不關門這五個手板心都打不成?
打娃娃還得趁小啊!
“那個,嫂子,我……”
趙月嵐都有點尷尬,爺爺奶奶心疼浩然也是有點沒原則了。
想當年自己犯錯……好吧,自己犯錯也是哥哥姐姐們捱揍,她也是從小被嬌慣着長大的小公主。
“你不用離開,我走。”杜紅英哭笑不得:“我帶着他們幾個今天下午去看看我老孃。”
來京城了自然要去看沈大娘。
“噢,去沈奶奶家了嘍,去沈奶奶家嘍。”
剛纔還像霜打的茄子的幾個小崽子一下就來了精神,圍着她大喊媽媽,我要去沈奶奶家,我要去沈奶奶家。
杜紅英……果然應了老孃的那句話:野雞打得滿天飛,家雞打得團團轉,親生的果然是親生的,剛纔才收拾了一頓,這會兒圍着自己笑眯眯的。
“就這麼想去沈奶奶家?”
“嗯,想去,沈奶奶家好多好多好喫的。”
所以,你們是想沈奶奶還是想沈奶奶家的喫食。
“都想。”
杜紅英……還行吧,畢竟我兒子實誠,不撒謊這一點值得表揚。
沈家,沈大娘看着杜紅英和幾個孩子來了笑得合不攏嘴,連忙吩咐小黃帶他們去喫好喫的。
“老孃,這小黃是?”
一個年輕女子看着年齡不大。
“回城的女知青,一時半會兒沒找着工作,我這兒正好缺一個年輕人照應就來了。”沈大娘笑笑:“她家住在你唐大娘隔壁的院子裏,是個好姑娘。”
好吧,照顧鄰居。
要說,老太太是真閒不住,在院子裏搞起了賣小喫食的。
也沒店沒開鋪子,就是幾張小桌子放在那裏,這會兒是下午沒有人來,但看起來還挺有格調的。
“老孃,咱不差這點錢,您可千萬別累着了。”
“不累,這兒天氣好或週末的時候有人來喝咖啡喫個下午茶什麼的。”沈大娘道:“我只是想和珠兒姐姐一起打發時間,順便教教她孫孫,結果你猜怎麼着?”
杜紅英看了看這幾張桌子,總感覺生意還不錯吧。
“是真不錯,紅英啊,你等着。”
沈大娘拿出來了一個小手提布袋讓杜紅英打開,媽呀,全是錢。
“這是除掉各種工支後賺的,都給你,你給孩子們教學費。”
“老孃,我有,這錢您留着零用。”
杜紅英真的沒想到老孃能掏心掏肺的對她,一點兒也不藏私。
“你有是你的,這是我的心意。”沈大娘道:“我知道你打造這個院子花了不少的錢,我給這點什麼都抵擋不了,但是能給你一點是一點,讓我心裏也好受一點。”
“老孃……”
“乖,拿着,我每天或多或少都能進賬呢。”
“您有給唐大娘祖孫倆發工資嗎?”
“發,肯定發,你唐大娘說比正式工人的工資還多,第一次發的時候都把她嚇壞了,還以爲我拿錢打發她走不要她了。”杜紅英想着那場景就很喜感。
“看來您這兒生意不錯。”
“對,都是老京城人,都好這一口。找着地兒了就經常來。”
杜紅英覺得他們真的是有錢有閒才能來吧。
就這地方有點像上輩子聽說過的私房菜。
“老孃只做糕點嗎?”
“對,做菜賣太累人了,我就做糕點。”
“您這一出馬人家的就賣不掉了。”
“沒有的事兒,知道的人少。”
只不過口碑也很好,一傳十十傳百甚至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也會來預訂買來當禮物。
她怕杜紅英擔心她累就沒說。
“對了,之前不是說來不了嗎,怎麼又來了?”
沈大娘轉移了話題。
“那四個崽崽在這兒要翻天了,過來管管。”杜紅英想着管浩然的那場景又好氣又好笑,給沈大娘當趣事兒講。
“娃娃還是不要經常打,打皮了就不好管教了。”
沒有經常打啊,他們在京城呢我想打都夠不着。
“不過呢娃兒還是要好好管,養不教父之過,趙家老人肯定會溺愛些,你和志遠又不在身邊,管教上你還是要注意點。”
“我們家以前也有家規的,犯了錯自己去領家法。”沈大娘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該管還是得管。”
所以,老孃還是支持棍棒教育的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