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傳言
這樣的結果讓尖子山村的人都喫驚不已。
“我就說嘛,不用擔心不用擔心,你們怕是不曉得吧,人家於興石有一個老表在縣城裏當官呢,肯定是他幫忙把人取出來的,於興後家裏有後臺有關係,要不然他哪來的膽子?”
“真的假的?”
“哎呀,你不曉得了噢,就是前兩年來我們村的那個杜書記,和於興石是姨娘親,血親老表能眼睜睜的看着他送死。”
“看來還是要關係噢。”
“你說個屁噢,真的是有關係有這麼回事兒,也不至於被找上門啊?”
“聽說沒嘛,那些人之所以找到尖子山村去是因爲有人舉報了的。”
“哪個屁兒這麼黑?舉報這些事兒,也不怕生個娃兒沒屁眼兒!”
“就是,哪個舉報的?這種黑心肝的人少打交道”
傳言都在說,但是具體是哪個也就不知道了。
反正,尖子山村的人都知道於興石三兄弟完好無損的回來了。
沒坐牢甚至都沒罰款,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更多的人是覺得杜天全幫了大忙。
杜天全……這口鍋有點重,他背不動。
與此同時,全縣計生委這次是真的來了一次大學習。
天天開會,天天培訓。
沒辦法,丟人就算了差點還丟了命。
最後查下來還是自找苦喫。
於興石傷了人,計劃生育的人害得她媳婦早產,雙方都有過錯都不計較追責。
有人說於興石有一個好老表,結果村裏就開大會了,主題:宣傳計劃生育。
認真的宣講,什麼叫計劃生育,怎麼計劃,怎麼生育。
從上到下的把計劃生育政策說清楚說明白,什麼情況下能生二胎,什麼情況下不能生,大家都清楚,犯了哪一條就按哪一條辦。
“搞了半天人家於興石兩口子是可以生的。”
“那不是呢,要不然於興石怎麼可能砍了人還沒事兒?”
“說真的,於興石也是個狠人,居然敢砍人。”
“都說了不要欺負老實人,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對頭,於興石要是不砍人,他婆娘就被拉去引產了,那個娃兒咋個能生下來。”
“哎呀,現在生下來了也麻煩噢,才三斤多咋個養得活?”
通安村,陳冬梅也是擔心得很。
“看到才造孽噢,臉臉兒才三指寬,手指拇像洗鍋把籤籤一樣細,手背腳背上都看到血管在跳動,我都不敢抱他。”陳冬梅想到那模樣兒就心疼:“最惱火的是還沒得奶水,娃娃哭起來像貓叫一樣。”
“那他喝的什麼?”
“幸好村裏也是他們於家的有一個小媳婦生了娃娃有兩個多月了,那家人好,讓媳婦每天來喂娃娃兩次。”
“我讓人去買點奶粉給他們送去吧。”杜紅英能幫的也就只有這點了。
正說着,又有人在喊說客來了。
“哪個客?”
母女倆出門看到的是揹着一個大背篼的於興勇。
“表姐,紅英,你們幫了我們家這麼大的忙,表姐又背了這麼多雞給大嫂喫,家裏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娘說紅英喜歡喫板栗和核桃,我給你們背了點來。”
“這麼重,你背這麼多?”
哪是一點啊,一樣起碼都有二三十斤,一個大背篼裝得滿滿當當的。
“下面的是曬乾了的竹筍子,娘和大嫂二嫂去山裏砍來曬乾的。”於興勇一邊擦汗又一邊拿出一個布口袋:“這個是四妹那邊拿來的幹菌子,說燉湯好喫,給你們帶下來了。”
杜紅英打開布包看到的是一包羊肚菌。
“表姨那邊的山上產這些?”
“嗯,多,每年她都要撿些曬乾了給我們送來。”
“這是好東西也值錢。”杜紅英道:“讓表姨多撿一些賣給飯店。”
“哪個買喲,山裏多得很。”
“有人買,你讓她撿到,撿了曬乾,以後……”杜紅英想了想:“我帶你去服裝廠,以後有貨都送到服裝廠,他們會給你錢的。”
陳俊的飯店不缺海味,但是缺山珍啊。
正好可以讓山裏的表姨家增加收入。
“幹筍子,幹菌子都要,只是菌子得分門別類曬乾,一定要小心採摘,可千萬別摘着有毒的了。”
“那倒不至於,都是山裏人,懂這個得很。”
“大表叔家那個孩子怎麼樣了?”
又是兩天沒見着,讓人擔心得很。
“哎,大嫂還是沒奶水,好在於幺嫂的媳婦人好願意餵養,只是這樣老是麻煩她家我們也不好意思,我們商量過了,要不給她錢,但是她又不收錢。”
“說明你們家人品好,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願意幫你們的。”
“聽於幺嫂的意思說早些年我爹也幫過他們家不少忙。”
“這就是了,遠親不如近鄰,你看有啥子事鄰居們都在幫忙。”杜紅英道:“我們隔得遠,家裏有什麼事兒完全不知道,你看現在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
“沒有了沒有了,就是這樣都給你們添了不少的麻煩了。”
關於杜書記是於興石老表的事兒全公社都炒得沸沸揚揚的。
“沒給杜老表惹事兒吧?”
“沒事兒,我爹那個人正直得很,從來不徇私,再說了這次的事兒本來就是你們佔理。”
只是砍人真的就是有點狠。
但又沒有指責的理由,不砍人能攔得住他們的強橫?
“以後有啥子事就來找我們,遇到事不要衝動。”
“嗯,我們都知道了。”
說起也後怕,要是一家三兄弟一鍋被端了,讓老的老小的小怎麼活。
“對了,你說幫忙餵奶那家人不要你們的工錢,那他家有沒有年輕的姑娘嘛?”杜紅英想了想:“有年輕姑娘可以給她安排到服裝廠上班。”
“紅英,會不會太麻煩?”
於幺嫂還真有一個閨女十八歲了,還沒許人家,也會點縫紉。
“不麻煩,我們廠裏也要招人。”杜紅英道:“走,我帶你去找藍廠長,你回頭將人帶來就行。”
“太感謝你們了。”
“謝啥子謝嘛,都是一家人。”陳冬梅很高興紅英願意幫三姨一家。
“對了,國慶上學沒有?”杜紅英想起了那個聰明的小男孩。
“上了,每天二哥都送他上託兒所,學得可認真了,還會回來大聲的讀書給我娘和二嫂聽。”
“那就好,國慶聰明,好好培養。”
“紅英,謝謝你。”
說起來,家裏這兩年越過越好都是因爲有杜紅英幫忙。
“三表叔,你又見外了。”杜紅英笑道:“走吧,我介紹藍廠長給你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