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真不愧是我的種。”高志遠嘿嘿笑道:“看得出來,多年後他們也是部隊的一條好漢。”
杜紅英……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崽打洞洞難道還是真的。
不過,一想到趙崇慶說兩個孩子的愛好時,她還是忍不住潑了一盆冷水。
“當兵大約也只是你喜歡吧,你那幾個兒子可不一定喜歡當兵。”
“怎麼說?”
“浩宇從小就說他要像外公一樣當村長呢。”
“那他外公也從村長幹到了縣裏的幹部啊。”高志遠這樣一想:“你說咱兒子以後不會從政吧?”
“爲什麼不會?”杜紅英覺得浩然年齡小心智卻是很成熟穩重,很有當幹部的風度:“人家從託兒所起就開始當班長,上小學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當班長當中隊長,現在還是大隊長了,據說很是負責,工作做得很出色呢。”
“這還真不像我。”難得高志遠謙虛了一回:“我就不喜歡搞那些學習開會什麼的,有本事在訓練場上見真功夫。”
“你那是莽夫。”杜紅英笑道:“幸好當年你傷好後去進修了一年,要不然啊……”
“我進修學的東西又不是別的。”
那可是高科技的東西,他現在都還覺得不夠用呢。
“浩宇喜歡什麼?”
“浩宇啊,你還不知道?”杜紅英想着浩宇那張嘴和他的愛好心裏就抽了抽:“他喜歡掙錢,花錢。”
花錢的本事是幾個孩子當中最厲害的。
同樣是錢,到他手上轉一圈回來一準兒沒了。
但是,他也會賺錢。
小小年紀就有着經商的頭腦。
“二叔早就看中了他了,放假就跟着二叔天南海北的到處跑,國外都去過幾次了。”趙崇強指定的接班人,那是從小就開始培養。
最讓杜紅英服氣的是人家小小年紀學了一口流利的外語,和外國人說話都不用翻譯。
不像自己,那麼用心的學了幾年外語,也只是零零碎碎的聽懂幾個單詞,說出來的外語自己都嫌棄。
“那老三呢?”
“浩軒啊,你這兒子最獨特。”杜紅英笑道:“他愛養狗子呢。”
“養狗?”高志遠瞪大了雙眼:“老三喜歡養狗?”
“是啊,從有追風開始,他就愛得很,後來又給他買了一條狗子,整天訓練,你猜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高志遠搖了搖頭。
兒女在京城,他在邊境,隔得遠也沒時間打電話一一詢問。
“他養的那條小狼狗取名烈狼,從小就被他訓得像模像樣的,聽他指揮得很,現在每天給他叼着書包去上學,週末跟着陳阿姨買菜也讓狗子提提籃……”
總之,狗子比一個小孩子都聽他指揮。
他上哪狗子上哪,真正的狗腿子一點兒也不假。
“他上學?”
“狗子送他去學校,放學的時候就到學校門口等他。”
高志遠……這孩子長大了幹嘛?
“他說了,他以後就要養狗。”杜紅英覺得這好像是不務正業,誰也沒想到老趙家全體人員都覺得很正常。
“那……也不是不可以。”
“你也支持,同意?”杜紅英看着男人,趙家人還真是與衆不同:“果然啊,你們老趙家的人都不按常理出牌。”
連冬梅娘聽說了浩軒的“宏偉大志”後都覺得這不是一個正當的事兒,試圖誘惑指點他以後像舅舅一樣當醫生或者像舅媽一樣當老師都沒能成功。
與之相反的支陽趙家人無一例外的支持。
“爲什麼不支持,軍犬警犬也需要優秀的人來訓練,浩軒既然喜歡這一行就尊重他就讓他幹,好好幹。”高志遠淡定地說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
好吧,杜紅英再次承認趙家人真的是會做教育。
看來,她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啊。
“浩瀚有什麼喜歡的?”
“你這個小兒子就更不得了了,簡直就是一個混世魔王,造反派。”
等知道小兒子什麼都敢拆的時候也是愣住了。
“拆了能還原不?”
“一些能一些不能,不能的就請人修。”
據說趙家的小到收音機大到電視機都被拆過了。
“比我幸福。”高志遠感慨萬千:“小時候我只拆過一次手電筒。”
結果截然不同。
“她把我打慘了,直接抓住綁在木梯子上打的。”說起小時候的事兒高志遠又給高思文記了一筆:“我其實是可以跑得脫的,就是高思文把大門給關上拴上了,我開木栓子用了點時間就沒跑掉。”
“可憐的娃。”杜紅英又氣又好笑:“好好的,你拆手電筒幹啥?”
“我就是想那亮光是從哪兒發出來的”高志遠也佩服自己當年的奇思妙想:“當年還沒有電燈,我就想要是我能把手電筒發光的地方找到,也安一個在房間裏,這樣晚上起夜就能看得見不摔跤了。”
杜紅英……
“那時候點煤油燈,原本火就不大,結果風一吹熄了,有天晚上我起夜就磕在了板凳上,疼死我了。”
“農村的娃娃有幾個調皮不捱打。”杜紅英想着小四乾的事兒這要是放在農村裏,那不得吊起來打纔怪。
“是啊,這還是因爲大人沒文化的原因。”高志遠道:“孩子小各種想法都有,也會試着去做,但是在絕大多數眼裏這就叫調皮,調皮捱揍再正常不過。”
“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話是趙崇安說的,杜紅英也是用了很久的時間才消化過來作爲己用:“其實農村的孩子動手能力好像比城裏的孩子更強。”
“是啊,能喫苦耐勞,動手能力也強,最喫虧的就是沒錢上不了學,早早的輟學回家打工了。”杜紅英想着牛麗麗含淚說的事兒心裏也很不是滋味:“牛三姐的兒子跟着那家人,就是一個勁兒的說家裏沒錢供他讀書,早就輟學了,牛三姐怎麼寫信勸他讀書,還說自己出錢供孩子讀,那孩子也不讀了。”
“那孩子現在在幹嘛?”
“去學修電視機去了。”
“也算是有一門正當的職業了。”高志遠道:“蘭勇公司電視機這些賣得不錯吧?”
“據銷售數據來看確實一年更比一年好。農村買電視的人家也多了起來。“
”那是因爲包產到戶後農民積極性更高,收入也增加了,填飽了肚子就有了精神上的追求了。“
”買電視的人多了價格也並不是很高。”
高志遠就好奇了。
”我們國家有幾個廠生產電視了,熊貓、金星、牡丹、飛躍,這幾個廠的電視也賣得好,黑白電視不需要進口了,現在進口的都是彩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