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想要救一救
“舅媽,你聽誰說的?”
打擊人的事兒她還沒來得及去做,這是從哪兒聽到小道消息了?
難不成是大表姐告訴她的?
“舅媽,我在想你既然決定了去深市考察,那就等你考察了回來再說,畢竟那邊變化很大,相信你也能理解現在的市場行情不一樣了。”
“就是確定有這麼一回事兒了?你怎麼不告訴我?”
蘭英很傷心啊,就連杜紅英喊她舅媽都不計較變不變老的事了。
“直接告訴你,多打擊你啊。”杜紅英半開玩笑半認真:“再說了,這麼多年一直是你在照顧我,我這會兒卻幫不上你什麼忙,我都不好意思開口。”
“多久撤退?是不是合同到期時就不續約了?”
“是的,藍廠長給我打過電話,他的意思就是到元月,我還尋思着找你聊聊,看看你們廠是不是也能生產出他們想要的花色布料,這樣同等條件下肯定還是要優先選擇你們廠的布料。”
“沒戲了。”蘭英突然間就很傷心了:“這要是我一個人的廠,我說了算,就算是花巨資挖牆腳,我也給他搞一條生產線立馬上線生產。。”
但是,那是國營企業,她上面還有一堆的領導,一羣的相關部門,一個個的寫申請打報告,一個個的開會討論再否定再開會再商量再審批……沒個一年半載不要想批下來,別說批不批得下來,就算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
“紅英,我突然好羨慕你。”
杜紅英……這位國企老銷售科長羨慕自己?
“我還有三年退休。”蘭英道:“看見國企承包政策下來,我還以爲我可以大幹一場,這一次次壁碰下來,我太天真了,我都不知道,我這三年能不能堅持得下來了?”
“舅媽,您也別難過,這是改革的大潮,誰也避免不了。”
怎麼說呢,後浪趕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不進則退,一退就死,這就是現實!
“是啊,誰都知道這是改革的大潮,可是,我們廠裏的那些老東西還坐在辦公室裏喝茶看報紙,還對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不屑一顧,還指責我們想得太天真……”
好好好,老科長髮怒了,杜紅英默默的聽着她發泄就完事了。
那啥……電話費是很貴,但是是蘭科長打過來的,她接聽應該不費錢吧?
就這麼聽着舅媽發泄完,甚至聲音都有點哽咽了。
“紅英,你說我現在怎麼辦?”
“舅媽,你先不要太難過了。”杜紅英實在沒轍了:“要不,我給藍廠長他們說一聲,把咱們這份合同再延續一年。一年後你們廠應該也能更新換代新的布料出來了……”
“不必。”蘭英突然間笑了:“你是同情你舅媽,怕你舅媽沒業務發不起工資喫不起飯?”
“哪能啊,不是這個意思……”
杜紅英試圖解釋。
“沒事兒,你不用擔心我,我幹了這麼多年了,就算工資發不出來我也餓不了飯,不還有你舅舅的津貼頂着嗎。”
“我倒是要看看,少了兩個廠的銷量……不對,絕對不止這兩個廠,只會越來越多的廠與我們終止合作。”蘭英回過神來了:“紅英,我感覺,我們廠快完了。”
杜紅英……真的就很佩服蘭英對市場的敏銳性。
那天杜紅英和大表姐聊完市場行情後也有這種感覺,國營紡織廠不改變路會越走越窄,特別是企業承包責任制後,政府不再給他們託底,老生產線老產品沒有市場,產得多壓得多,到最後就會走進死衚衕。
“我就心疼啊,一個幾千人的大廠,說完就要完了,而且,我明明知道它要完了,卻完全救不了它。”
蘭英已經氣哭了。
“舅媽,您……”
好想讓她節哀啊!
這就是一個老紡織廠人對廠子的熱愛。
“舅媽,要不,您試試,回去寫個考察報告,寫一個申請,試一試。”
“試也沒用。我瞭解他們幾爺子的尿性,我做再多都是無用功。”
那啥,蘭英說得沒錯!
“萬一,我說萬一你們廠的領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然後同意改革呢,您就爲廠裏幾千人謀了一條生路了。”
“對呀,就像醫生一樣,病人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從閻王手裏給它搶回來。”蘭英被杜紅英打了雞血瞬間就活過來了:“紅英,不給你說了,我要回招待所寫報告。”
“嘟嘟嘟……”
電話掛斷,杜紅英拿着話筒哭笑不得。
“舅媽,祝你成功。”
她只能默默的送祝福了。
想了想,杜紅英給趙大瓊打了一個電話過去。
“你那個舅媽是個人物。”趙大瓊道:“紅英,你給她吹吹,把她挖到我們廠裏來。”
杜紅英直接樂了。
“我舅媽還想成大英雄呢,還想要拯救她那可親可愛的紡織廠,想給幾千員紡織姐妹謀一條生路,這會兒正在招待所裏奮筆疾書寫報告。”
“有啥用啊?”趙大瓊是看得很通透:“我給你說,在深市和民營企業私人企業打了交道後再去和國營企業的人談生意真的是半點興趣都沒有了,他們一個個把自己當二老爺一樣供着呢,真的無趣得很。”
“這是病,得治。”杜紅英承認:“改革這一股浪潮怕是要把不少廠子打翻。”
“那肯定的吧,你不跟着時代進步,就要被時代拋棄。”
杜紅英……大表姐好多哲學真理。
這還是當年那個被渣男打得鼻青臉腫不敢吭聲的趙大瓊?
突然間就覺得,不管是人還是企業,都得進步啊,要不然也沒有那麼多精彩故事繼續了。
“紅英,說真的,我就看上你舅媽了。”
“這事兒目前沒得談,她還在做着垂死掙扎,只有被廠裏的老頑固們傷透了,可能就有機會。”
“行啊,那我等着那一日早點到來。”
“哈哈哈……”姐妹倆就在電話兩端樂不可吱,她們不愧是姐妹,都有一顆壞心眼!
蘭英在招待所的桌上寫得激情四射,恨不能把領導們的眼睛都帶到深市來參觀考察學習一番,把他們的腦子都好好洗一遍,給紡織廠帶來新的活力和熱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