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走到了賣身的地步
二老都覺得蘭英能救廠,義無反顧的推兒媳婦上去堵着,她怎麼敢拆臺?
再一個,她的服裝廠早已經簽下了新的合作方,而且蘭英廠裏的布料也確實跟不上潮流,就算她想幫一把也無從下手。
“那我真的只能接手了?”
蘭英問杜紅英。
杜紅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總之,老周家和老趙家的家風完全不同。
老趙家是商戶起家,商人重利沒毛病。
如果換成趙二叔,鐵定是不會接手的。
這擺明的就是一個爛攤子,收拾殘局還可能討不了好處。
他甚至可以另起爐竈開個廠也不願意把時間精力花在這攤爛事上。
但是,老周家不一樣。
一家子都穿過軍裝,全家苗正根紅,接受了部隊的正統教育,從來是爲了大家犧牲小家。
蘭英就算沒有接受過這種教育,骨子裏也很正氣,所以纔會被周家人看中。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蘭英接受了周家的薰陶的洗禮二十多年,廠子有難,怎麼也不會袖手旁觀。
這個擔子她肯定得挑了。
“舅媽,你加油。”
蘭英……說好的好姐妹呢,見死不救算什麼?
“就沒有一點建議和意見?”
蘭英做着最後的掙扎。
“想獨善其身就去我大表姐的廠裏面,想名垂青史萬人敬仰歌功誦德你就留下來。”
“杜紅英,我要和你絕交,你怎麼可以在我的傷口上捅刀?”
“舅媽,我就是一個實誠人,實話實說了而已。實話確實很不中聽,但是現實就是這樣的啊?”
杜紅英倒是能理解蘭英的矛盾心情。
如果自己處在她那樣的情況也會在矛盾中接過擔子。誰讓他們都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的人呢。
所以,這事兒勸不了幫不了,只有在旁邊幹看着,也就祝蘭英好運吧。
“不過,舅媽,你可以提條件啊。”
“快,給我說說我能提些什麼條件,這是我最後的籌碼了。你是學金融的,你快幫我出出主意。”
杜紅英……這確實是我的專業,但是,這玩意兒不應該是管理專業的事兒嗎?
不過,杜紅英還是給蘭英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個就是讓政府出面,先搞個兩百萬的無息貸款。
“兩百萬?”
天嚕嚕,一上來就讓她貸款兩百萬,就那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破廠靠什麼來還這筆貸款。
“那是貸款,是貸,貸了是要還的。”蘭英尖叫:“杜紅英,你是嫌棄我陷得不深,再往坑裏埋些土不成?”
她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自己家好歹還算富足,向人借錢的經歷都沒有,一上來就讓她揹負鉅額債務,不不不,打死她都不同意。
“舅媽,現在國家金融政策很好,支持貸款創業,更何況,你這是國營企業,你是在危急之下接過重擔,當地政府肯定會支持你這個無息貸款。”
“那是貸款,是要還的。”
蘭英重點強調。
“舅媽,你不要只看着債,你要看着無息兩個字,沒有利息的錢,你怎麼就不敢拿來用。”杜紅英也是急了:“再說了,你們廠現在賬面上已經沒有現金流,你接手拿什麼發工資?”
蘭英想哭……我明明不想接手的。
不行,我還要再掙扎掙扎。
第二天上班,照例被請去了政府部門。
不同的是,這次被請去的不僅僅是她,還有廠裏的兩個副廠長,財務科科長,車間主任、安保科科長、庫房主任……反正,中高層領導除了進去的那兩人都在。
都是老熟人,就是換了一個地方開會。
蘭英不覺得章書記會直接宣佈這事兒,她得穩着點。
談判的條件還沒想好,不要輕易將脖子伸進去套住了。
“蘭科長,這是什麼情況?”
文亮坐在蘭英的左邊小聲的問。
“我也不知道,看看再說吧。”
“哎,我們廠現在弄成這樣,搞得我們安保科壓力巨大。”
他們已經連續好幾個三班倒了,爲的就是守住紡織廠的家當。
有些情緒激動的工人已經準備拆家了,想拿廠裏的東西抵工資。特別是爲了趕這批貨請的臨時工,拿不到工錢鬧得最兇。
“看樣子就要解決了。”
蘭英安慰他。
“我看懸。”
正說着,章書記帶頭進來了幾個面熟的領導,然後還有四個西裝革領頭髮還打了摩絲的人。
一看就不是政府部門的人。
章書記進來看到蘭英點了點頭。
蘭英……我現在都有點怕看到你的眼睛。
想着這位居然偷偷先去見老爺子就有點生氣。
“同志們,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陸總,這位是鄭總……”
聽起來高大上的老總,這是空降服裝廠的領導?
蘭英覺得也不是不可能,這樣的話就沒自己什麼事兒了。
挺好的!
剛鬆了一口氣就聽章書記開口:“陸總他們此次前來,是想收購我們紡織廠。”
什麼?
收購?
誰懂這個詞怎麼解釋?
“就是買紡織廠。”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瞬間窪涼窪涼的。
幹了幾十年的老廠,居然走到了賣身的地步!
“章書記,我想問一下,如果買了我們的廠,我們的工人怎麼辦?”
副廠長回過神來,好歹得爲工人謀點福利。
“工人我們會進行考覈競爭上崗,不適合的就另行擇業。”
這就是要砸大家的飯碗!
一石激起千層浪,衆人紛紛嚷嚷。
蘭英聽了心裏特別不是滋味。
怎麼就走到這一步啊。
她看了一眼章書記,自己其實已經做好了要接手的準備了。
結果……呵呵,領導就是領導,生死都由他說了算。
罷了,這樣也好,賣了一了百了!
“大家不要一言堂,有什麼意見一個個的提。”章書記對旁邊的工作人員道:“小李,你記下來,回頭我們再慢慢的解決。”
真要說意見,一個個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他們是知道廠裏的情況的,怎麼說呢,趁現在還有人買,或許還能拿點補償。
大多人都沒意見,輪到蘭英了。
“我就想問一下,貴公司出多少錢買我們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