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老太太的選擇
“哪兒也不去,謝院長,你給我說說老頭子要怎麼個治療法?”
謝院長看着老太太,知道她是老醫生。
同行交流無障礙,用上什麼醫療器械需要動什麼手術用什麼藥一一講了。
年輕人聽着覺得只要能救老爺子的病,怎麼治都行。
萬萬想不到,老太太不同意。
“就保守治療吧,不用動用那些醫療器械了。”
“李阿姨,這……”老太太的選擇讓謝院長都喫驚了:“您是知道老爺子的情況的,若是不用,老爺子可能就……”
“媽?”周貴芳和蘭英都表示不理解,杜紅英大約也聽懂了,謝院長所說的那些搶救措施不用的話老爺子就堅持不了這麼久了。
“我知道,老頭子一輩子好強,他若是頭腦清醒也絕不允許自己這樣活着。”老太太道:“我是醫生,我更知道用上這些東西對病人來說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放過他吧。”
“媽,我爸他會……”周貴芳不同意:“我們不心疼錢,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想要百分之百的努力,盡到我們的孝心。”
“你們吶。”老太太一聲嘆息:“你們怕人說你們不孝,然後可勁兒的用這些醫療手段想要延續老頭子的生命,可是你們知不知道,他雖然還有一口氣在,身不能動口不能言,你說他要強了一輩子願意這樣苟延殘喘?他願意這樣沒質量的活着嗎?”
“若他還年輕,六七十歲你們要搏一搏我不攔着。”老太太繼續道:“前幾年我和你爸就討論過這個問題:真到了那一天,我們能做主的就替對方做主了,別用那些折磨人的方法去延續這毫無質量和尊重的生命,讓他先走,先走的在下面等着後面的就行了。”
“媽……”
周貴芳泣不成聲。
放棄謝院長說的那些醫療器械和醫療方案就意味着老爺子會……
“去吧,打電話給貴安和志遠,能回來看一眼就回來,回不來就算了。”老太太淡定的說:“人老了,總歸都要走這一條路,你爸今年九十二了。前些日子他還說呢,這麼多年槍林彈雨走過來了,沒想到還能在新中國享這麼多年的福,比起那些把命留在戰場的戰友,他已經偷生了太多年了……。”
“媽……”
“就按我說的辦。”老太太道:“等以後我有這麼一天的時候,你們也放我自由,不要揪着不放。”
“媽……”
周貴芳和蘭芳泣不成聲,杜紅英眼眶紅了又紅。
她借用了院長辦公室電話打了過去,很巧,高志遠在。
“好,正好我有三天假,我立即就回來。”
三天假從邊境回市裏,高志遠與小潘輪換着開車,人歇車不歇。
市醫院門口,兩輛吉普車突然從兩個方向疾馳而來,都想搶前面,結果……“嘎”的一聲急剎,就差那麼一點點給“親”上了。
“你怎麼開車的?”
誰又服過誰啊?
小潘探出頭來罵對面,對面的小馬也不服輸:“你技術不行回爐再造。”
“吵什麼吵?”
高志遠下車,對面周貴安也下車,異口同聲的喊,然後……
“看什麼看,認不到老子了,老子是你舅舅!”
周貴安那叫一個氣啊,這外甥大了真不好玩兒,一下車就大眼瞪小眼,就是不喊人。
“我們還是先去看看老爺子吧。”
高志遠……真的,喊昔日首長舅舅,怎麼也喊不出口。
小潘和小馬……大水衝了龍王廟啊,一家人不識一家人。
“你技術不錯。”
“你技術也好。”各打了一把方向盤:“你先進吧。”
“還是你先來。”
周貴安和高志遠看了各人的人一眼,什麼話也沒說,大步往重症監護室跑去。
“貴安,志遠,你們回來了。”
看到兩人回來了,周貴芳又哭了起來。
“二姐,爸怎麼樣了?”
周貴芳只知道哭,完全說不出話來。
蘭英和杜紅英也在抹眼淚。
最後,還是老太太親口給兩人解釋現在老爺子的病情。
“去吧,去看看他,去喊喊他。”老太太對周貴安和高志遠道:“你們是他的驕傲,你們身上也有責任和擔子,看了他就送他走吧。”
只要老爺子的氧氣一撤就……
兩人換了隔離服進了重症監護室。
“爸……”
看到曾經那個高高大大偉岸得像一座山的父親變成了佝僂乾瘦的小老頭兒蜷縮在病牀上時,周貴安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
高志遠眼眶紅了,他和周家人的感情並不是很深,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一年一年的,老人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離去。
洛大娘、沈大娘、張桂蘭、趙奶奶……現在又到周家外公了嗎?
“爸,我是貴安啊,我回來看您了。”
“爸,我帶了您的大外孫志遠回來了,爸,您不是常常說大姐若是一個男子一定能帶兵打仗嗎?爸,大姐的兒子,志遠就帶兵打仗了,爸……”
周貴安握着老爺子的手一聲又一聲的喊着他。
“外公醒了。”高志遠突然道。
周貴安看時,老爹確實睜開了眼睛。
“爸,我是貴安。”
“老……”高志遠差點脫口而出喊老爺子了,生生的剎車改口喊了一聲:“外公,我是志遠。”
“你們怎麼都回來了?”
老爺子開口說話,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聲音卻小得像蚊子一樣,不過這兩人都是經過特殊訓練過的,聽力過人,聽得一清二楚的。
“爸,單位上不忙,我休探親假。”
“那志遠呢,你應該走不開。”
老爺子雖然年歲大了行動不便,但是每天都在看報聽廣播看新聞:“邊境上還在打。”
“外公,無妨,我們現在是輪番上陣,我們部隊剛撤下來,正好有幾天假。”
“好好好。”老爺子點頭:“看過我你們就回吧,能見最後一面我也心滿意足了。志遠啊,等我見了你媽媽,我會告訴他,你很優秀,是我們周家的好孩子。”
“爸,您別說那些不中聽的話,現在醫學技術這麼發達,我們聽醫生的,好好治,好好吃藥,您一定能好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