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政策研讀
後來杜紅英在廠裏拿瑕疵布料,辦加工作坊辦服裝廠,從一個變三個……到知道這是自己那從未謀面的大姑姐的兒媳婦,就相當的佩服她。
爲了照顧家停薪留職隨軍,看似無所事事,卻又事事料事如神,如財神附體賺得不少。
蘭英在廠裏操持着幾千人的生計大事,拿着爲數不多卻又被普通女工羨慕的工資她也沒別的想法。老周家的家教是清清白白做人,當這麼多年的銷售科長、紡織廠廠長,蘭英是真的對天發誓沒多拿過一根紗線沒多佔過一分錢,是她的一分不能少,不是她的一分也不要。
突然間退休了,又能和杜紅英一起在部隊生活,蘭英決定要好好向這個外甥媳婦學學。
錢嘛,誰都不會嫌多。
“紅英,你最近在做什麼?”
“研讀國家政策。”
沒想到杜紅英一開口就這麼高深,把蘭英直接打懵了。
“難怪你經常在看書看報看新聞。”
這習慣和老爺子在世時有得一拼。
蘭英認爲那是老爺子閒得無事打發時間的,杜紅英居然看得津津有味兒。
自己有多久沒認真讀書看報了?
哪怕每天都會有報紙準時送進辦公室,她不是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用老太太的話說忙得喫飯都像是在搶,是真沒時間看報。
“那研讀的結果如何?”
“覺得可以大幹一場。”
聽到這話蘭英眼睛都亮了。
“要幹服裝廠嗎?帶上我。”
當年趙大瓊是想挖她去深市服裝廠的,沒想到自己扛下了紡織廠的重擔,一扛就這麼多年。
這會兒退休了,一聽杜紅英這話感覺就像是打了雞血。
誰說退休就是養老的,她怎麼有一種年輕時的衝勁兒了?
跟着羊喫草跟着狼喫肉,還真是有這麼一回事兒。
服裝廠也不是不可以幹,但那到底是一個勞動密集性和盈利少的產業。
服裝行業與蘭勇手上的電器利潤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杜紅英無意間發現股市更可怕。
但是股市風險太大。
目前,能幹的行業很多,機會來了,豬站在風口上都能飛上天。
“深市那邊變化很大,姓資姓社的問題已定性。”杜紅英道:“您在紡織廠最煩的是什麼?”
“會,開會,做報告,打申請。”
她雖然已是廠長,但是國營企業不是她一個人的,不管有什麼預算、什麼計劃都得打報告打申請,要蓋無數個章,等批下來都是三五個月之後的事了。”
“我最煩開會,去上級單位開會,開完會回來給紡織廠管理層開會傳達會議精神,每個月還有例行的職工大會………開會佔了我百分之六十的時間。”
“呵呵,可不。”杜紅英笑道:“這次領導人在南方講話就重點批評了這個事兒,會議報告滿天飛,大多是老調重彈,講來講去一個樣,辦事拖拉沒法迅速準備的爲百姓解決難題。會議多,文章長,內容重複,新點子不多,形式主義官僚作風……”
“哎呀,領導人的報道在哪兒,我看看我看看,這簡直就是講到我心坎上了。”蘭英都激動了:“領導人果然與衆不同,明察秋毫,細緻入微啊,這就是基層最大的毛病。你是不知道,我想上一個新研製產品還要打報告等審批,那些私營企業直接上馬生產,好不好市場說了算。我們不一樣,還得上級批准,要不然就是剛愎自用,要是出了一點紕漏那就完犢子了,等我們的產品上市,市場上第一杯羹都被人家搶先了……”
“我所有的心眼子都用在了應付上級的報告上了,總想着怎麼才能讓他們同意上項目。”
“是的,這是國營企業最大的弊端,不只是你們紡織行業,所有的國營企業都是這個毛病。而且,國企員工的就像我們那些年喫大鍋飯算集體工分的時候一樣磨洋工,積極性全無。”
“是啊,我也發現這個問題很嚴重,但是根本就改變不了。”
所以她纔會在發現員工一次次遲到還無所謂的態度生氣質問,爭論之下才知道她在員工心目中還是一個貪官的形象。
付出沒有得到回報不說,還要被誤解,就很傷。
身體受不了住,心裏更受傷,退就退吧,退了爲自己而活。
退了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蘭英也有時候看報了,看財經報道,看股市。
“紅英,你買過股票嗎?”
“買過。”
都是坦誠相待的親人,杜紅英也不隱瞞了。
將兩次入股市買股票的事說了。
“幾天時間就能大賺?”
“我純屬運氣好,剛好在大漲的時間內買到了大漲的票,所以賺了一筆。”
這話蘭英根本不信。
從當初一窮二白的農村小媳婦到今天的她,沒點本事靠運氣完全不可能。
“回頭你要去滬市買股票帶上我。”蘭英就和趙月嵐一樣迷信杜紅英了:“我要跟着你賺錢發財。”
“舅媽,我發現一個錢賺錢的好方法,你要不要試一試呀?”
還有更好的方法?
是什麼呀?
買房子,收租金,等拆遷等升值。
蘭英……認知很重要啊,她們國營企業的員工爲了單位分房的事兒鬧得雞飛狗跳,年年都爲了爭單位福利房絞盡腦汁,走後門的、舉報的、詆譭的……真是八仙過河各顯神通亂成一鍋粥。
他們爭的單位福利房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殊不知有錢人已經在房子這個問題上開闢出一條賺錢門路了。
“房子這個事兒我也做了一個簡單的研究。”杜紅英將深市這十來年的房價上漲趨勢一一給蘭英分析:“我發現,買房子比存銀行的利息高得多,一可以收租金,二可以坐等升值。”
“深市一套房多少錢?”
“看地段和房齡,這越後買的價格越貴,從一兩萬到一二十萬幾十萬不等。”
“好吧,我覺得,我可能賺不了你說的這個錢了。”
一直以爲自己不缺錢,被杜紅英這麼一說,蘭英悲劇的發現:全部的家當加起來也只夠買一套房。
當年她選擇留下當廠長扛起紡織廠的重擔,這會兒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當富翁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