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再見故人
給胃病病人調理,杜紅英是專業的。
當初就是因爲要照顧老趙同志她才停薪留職來到了邊境。
這會兒知道周貴安胃子出了問題,她這個做晚輩的,怎麼着也得表示表示。
小陳看到杜紅英端過來的小米粥真是感激不盡。
“嫂子,太感謝你了,我還想着去食堂打一個病號飯來着。”
其實病號飯也不適合首長喫,但是沒辦法啊,他不是全能的,沒學會下廚,就只能讓首長受點苦了。
沒想到,高首長的媳婦卻想得這麼周到。
“舅舅上了年紀了,胃又不好,以後喫飯喝酒的時候你注意着點。”
小陳……我何其冤枉啊?
昨天休個假回來就看到小潘在照顧首長,說是在高首長家喝醉了。
生生的錯過高首長家好喫的飯菜不說,今天還要被嫂子說沒照顧好首長,心裏那叫一個難受。
“昨晚是高志遠不對,回頭我批評他。”杜紅英也發現自己錯怪小陳了連忙找補:“舅舅醒了就讓……”
正說着,周貴安打開了房間門。
“舅舅,你怎麼樣,胃子還疼不?”
“不疼了。”其實還隱隱作疼的,在外甥媳婦面前自然得逞英雄,是了,還得叮囑一句:“這事兒別告訴你舅媽。”
杜紅英和蘭英關係很好,時不時的通電話,回頭就把自己給賣了。
“嗯,不告訴舅媽,但是您也得注意身體,您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不像年輕的時候……”
周貴安看着杜紅英……女人是不是都是同樣的毛病?
她怎麼和蘭英說話是同一個語氣?
“行了,你別說了,都是志遠那小子灌我的酒,不然我不會喝醉的,我什麼時候醉過……”
周貴安又提起當年自己喝倒了多少兄弟的事兒,聽他話裏的意思,他就是武松再世,三碗不過崗,幹了十八碗還能打老虎!
杜紅英發現他們舅甥倆都有一個共性:好漢總提當年勇。
“舅舅,志遠這次出任務去哪兒啊?”
不能再讓他說下去了,一說就會滔滔不絕,吹上三天三夜都不能停息那種。
杜紅英來找周貴安,主要目的就是打探消息,而且她敢保證,這個不算什麼大機密的任務,因爲昨晚他不把周貴安灌醉的話,飯桌上就談到了任務的事了。
“去邊境上排雷。”
什麼?
“志遠是特種兵出身,對這方面他很有經驗,此次上級領導將任務交給他,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考驗……”
不是,杜紅英想知道排雷是怎麼回事?
“早些年邊境打仗,雙方都在交界處埋地雷,邊境線長一千四百五十多公里最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雷區。”周貴安道:“那兒一共有超兩百萬顆地雷,面積超四百平方公里,給邊區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杜紅英聽着就心驚膽寒,她想問,怎麼就是高志遠去了?
這話,到底是問不出口的。
“邊境線上的地雷分佈很亂,來源也豐富多樣,有美式,蘇式,中式,越式;觸發形式也是讓人眼花繚亂,有聲光觸發的,有電磁觸發的,有拉力觸發的,還有壓力觸發的……高志遠有二十多年的作戰經驗,無論是帶團還是個人的作戰能力都很卓越,所以這次任務由他上……”
周貴安算是給杜紅英解了惑,可是杜紅英心裏卻有了極大的陰影。
有一天晚上還夢見高志遠踩上了地雷,她直接從夢中驚醒,發現汗水溼透了背心。
不行,再這樣胡思亂想下去,她會直接崩潰的。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邊境,反正她在那裏隨軍過多年,地熟人也熟。
而且,她在那邊還有產業。
杜紅英說走就走,但因爲她的這次行動並沒有和高志遠商量,更沒得到批准,也就沒有辦法住家屬院,只好住招待所。
來了這裏,自然是要拜訪一下故人。
當年收養了阿黑弟弟妹妹的葉團長家是杜紅英最先拜訪的人家。
時隔多年,葉團長早已升了職,杜紅英打聽到了葉家地址,到家門口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黑但壯實的十三四歲的小姑娘。
“你是興玲”雖然多年未見面,但是杜紅英還是一眼認出了她就是阿黑的四妹,跟着葉團長後改名葉興玲的那孩子。
“你是漂亮大姐姐?”葉興玲愣了一下,然後就認出她來了:“大姐姐,你是不是找到我二哥了。”
“你記得我?”
天啊,那時候她才四歲左右啊,這記性怎麼這麼好?
“我其實記太清了,但是三哥說了,大姐姐幫我們幫到了新的阿爹阿媽,大姐姐還會幫到二哥,所以我不敢忘記我們有一個大姐姐。”葉興玲滿眼期待的問:“大姐姐,你找到我二哥了嗎?”
杜紅英……慚愧得很,大海撈針,真的不知道小二在哪裏。
“姐姐答應你,一定會找到你二哥的。”
這話她都說了無數遍了,卻絲毫沒有進展。
是的,找到阿黑的弟弟小二,一直是杜紅英的心病。
但是,真的沒有消息。
畢竟,江浙太大了,人海茫茫,當年八歲的孩子應該也長大成人了,就不知道他在哪裏。
“謝謝大姐姐。”葉興玲帶着杜紅英進屋:“大姐姐,請進。”
“你阿爹阿媽呢?”
“阿爹上班,阿媽回外婆家去了,阿媽回去照顧外婆去了,外婆病了。”葉興玲給杜紅英端了開水:“大姐姐請坐,請喝水。”
好乖巧的孩子。
杜紅英打量了一下屋子,牆上貼滿了獎狀,都是兩個孩子的。
可見他們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果然,老趙同志說葉團長兩口子是個不錯的人選確實是真的。
“大姐姐,您先坐,看看電視,我先去煮飯,阿爹和哥哥回來就能喫飯了。”
“你自己做飯?”
“嗯,最近兩年外婆經常生病,阿媽要照顧外婆很辛苦,所以我就學會了做飯,阿媽不在家的時候就我做飯,阿爹和哥哥回來就能喫飯了。”
葉興玲熟練的淘米下鍋,摘菜……看着小小的人兒忙忙碌碌的,杜紅英心裏很是酸澀。
她明明比小五還小,卻懂事得讓人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