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心尖打顫
這些老太太精神真好,坐在這兒守到了十二點過,都不知道這靈堂裏有什麼好看的。
“我們就是看看哪兒沒處理好,另外我就是過來陪陪你娘。”陳冬梅道:“你多勸勸她,你看看喲,哭得雙眼紅腫聲音都嘶啞了……”
剛說完,就看見邱瓊先又從房間裏出來,拉了一張篾板凳坐下來,掏出一張大手帕捂着了眼睛。
“我的夫啊,我的哥……”
又開始了!
杜紅英聽得心尖兒都在打顫。
從她回來那天起,邱瓊先每天必哭四次靈。
早中晚各一次,半夜十二點還來一次。
哭靈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有些人哭得抽抽噎噎的根本聽不清哭的什麼內容。
但是邱瓊先哭靈,那叫一個好聽……咳,真的,所有人聽了都說她會哭,哭得好,讓人跟着流眼淚。
杜紅英也仔細聽過,邱瓊先哭的內容就是一部厚重的回憶錄,從她們相識到結婚,到這麼多年生活的點點滴滴,她都如數家珍。
“你聽聽”李嬸子小聲對陳冬梅道:“全生產隊的人都在說她哭得好,我先還不知道哭得有多好,仔細一聽才知道,她哭的都是真實內容是她與高大哥的生活,哭得真的是……”
李嬸子自己也跟着抹起了眼淚。
“是啊,他們雖然是半路夫妻,但真的恩愛得很。”陳冬梅也紅着眼睛:“你說要是一個人病了,倒牀三五個月的要她伺候了,到最後走了這條路,她估計還沒有這麼傷心。”
“是啊,畢竟病了早晚都得走這條路。”李嬸子道:“照顧了一段時間也就盡了心了,他走了也是解脫。”
“可不,不像他們這樣,生暴暴的突然就走了,怎麼想怎麼都不心甘。”
“哎,走了的倒是走了,活着的恐怕一年半載都緩不過來。”
“肯定的嘛。”陳冬梅道:“當年紅英她奶奶也是突然走的,上午還在幫我照看娃娃,下午我去洗衣服回來,她說她幫我晾曬,我不讓她來,他就走了幾步路突然摔了一跤,當時還爬起來說沒事沒事兒,我也就沒在意,結果晚上就走了,她奶奶走了後我怎麼都不習慣,不管幹啥突然間就會冒一句:娘;等喊過來纔回過神:娘都走了多久了。”
“哎……這生死離別真的是最慘的了。”
看親孃和李嬸子還在交流心得,杜紅英也是無奈得很。
“娘,你去幫我勸勸娘吧,別再哭了,她自己的身體都不好……”
“紅英啊,你莫管,由着她哭吧,她哭纔會把內心裏的悲傷發泄出來,免得堆積在心裏更麻煩。”
“就是,你聽她哭,都哭到後面這幾年的事了,等她哭吧,今晚哭過,明天早上再哭一次,上了山就不會哭了。”
杜紅英……她們說的是真還是假啊?
在她的印象中,哭靈的人一般哭上三五分鐘就會有人去勸說,哭的人也就坡下驢就站起來收住眼淚不再哭了。
哭靈是一種儀式,有那上心的親戚朋友,女性,在靈堂前就會哭靈。
高建成這邊卻很少有女眷來哭靈,邱瓊先一個人撐起了哭靈的場子,而且字字刺心,刺得生疼生疼的。
但在邱瓊先這裏,哭靈就是對過往生活的追憶,是感情的傾訴,所哭得內容都夠寫一本書。
所以,在旁邊的着她哭的人都不忍心勸。
杜紅英看了看時間,差不多哭了十分鐘了,不能再哭了,再哭要出大問題了,於是走了過去。
“娘,夜深了,你不哭了先去休息。”杜紅英上前攬着邱瓊先的肩膀:“娘,爹若在天有靈最放不下的就是你,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他一定會很難受的。娘,爹走了,走得這麼忽然您心裏難受我們能理解,只是您得爲自己的身體考慮,聽我的,咱不哭了,歇會兒。”
邱瓊先慢慢的止住了哭聲,用帕子將眼淚擦乾,艱難的站了起來,扶着牆走到了棺木旁邊,在虛掩的棺蓋前伏在了棺材邊上。
“老頭子,你倒是走了,讓我以後想看你都看不到噢。”
杜紅英這才發現,她真的沒有給二位老人拍一張合影。
他們唯一的合影就是結婚證上的。
“老頭子,你到了地邊一定要好好的。見到了張桂蘭你也不要和她爭,你依然躲着就是了。”邱瓊先道:“你把欺負你的次數都給我記着,等我下去了收拾她去。”
好傢伙,這個真有畫面感啊。
杜紅英就想起了李嬸子她們說起某一天在鎮上,張桂蘭罵高建成,罵得超級難聽,高建成也是一聲不吭,結果沒料到惹急了邱瓊先。
論罵人,邱瓊先也不輸人,她罵人都不見一個髒字,直接手撕張桂蘭,把張桂蘭罵得灰溜溜的跑了。
這會兒她這麼認真的叮囑高建成,這纔是真愛啊!
“娘,您要不去歇歇了吧。”
合着不讓邱瓊先哭,她就要把這輩子和高建成經歷的事兒都說完。
一個在棺材外一個在棺材裏,一個說一個……用神魂魄聽。
紅英想以後邱瓊先的日子怕都是晴轉多雲了,再也沒有明媚的太陽了。
“紅英,你爹明天早上就上山了,我再也看不見他了。我就想多看看他,多陪陪他……”
杜紅英能說啥,只能說讓她注意身體,今天晚上還是要休息一下。
深夜的道場做完了,鄰居們也紛紛回去休息了。
當然,也有幾個留下來了在那裏打牌。
杜紅英在牌桌邊上看到了高思文……真的,就好生氣。
正想着,卻見趙浩然走了過去徑直走到了高思文面前。
低聲說了幾句,結果高思文卻罵趙浩然。
“你要裝孝子賢孫你去裝,我沒有時間害靈,我要回去休息了,我身體不好……”
“你在這兒守着看他們打牌不叫熬夜嗎?”趙浩然很是嫌棄他:“今晚我是不會守靈了,高安福還是小孩,反正,這個事兒交給你了,你愛守守,不守拉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