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選擇大於努力
除了貨款,趙巖手上還不到兩千塊錢。
目測過了這個年他身上就沒錢了。
“趙巖啊。”陳秋葉也是爲了自家大姐,苦口婆心的勸:“你不要學你爸那德性,他一個人喫飽了全家不捱餓,因爲因爲有你這個懂事的兒子,他的爹孃有你大姑撐起,一點兒也不負責任也沒影響他生存。你不同,你還年輕,趁現在好掙錢,還是把心思放在掙錢上,找一個好姑娘好好過日子,不要晃喲,晃不得了喲”
在整個年酒過程中,趙大林就在趙家那邊的親戚面前裝逼,一言一行都覺得自己了不起,一副大老闆有錢人的樣子。
趙巖就聰明多了,圍着他幺姨婆和表姨表叔們坐。
還陪着一起嗑瓜子聊天,聊着聊着對陳秋葉提出的那個姑娘倒也有了幾分興趣。
還刻意的討好着杜紅英。
杜紅英心裏就好笑:新腦子就是好使。
趙巖比趙大林強了很多。
也蠻佩服趙巖的,拿得起放得下,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懂得選擇。
“紅英姨,聽說您有大公司?”
“有。”
杜紅英也不藏着掖着。
“就是我蘭姑父管的那個,是您的。”
“是。”
“紅英姨,你好了不起噢。”這一下,趙巖眼裏冒出了星星:”紅英姨,聽我蘭姑父說你們公司在賣傳呼機。”
“在賣呀。”
傳呼機是前兩年涉足的,很貴,生意還湊合。
“紅英姨,您看,我可不可以在您們公司拿貨,我也擺一個攤子……”
這玩意兒死貴,要是自己拿現金拿貨,他根本就玩不起。
但是,這玩意兒又特賺,趙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我沒管,你蘭姑父在管,你問他。”
杜紅英從來不插手公司的事兒,特別是這種裙帶關係的她更不會摻言。
“我蘭姑父聽您的。”
“他不會聽我的,他按公司制度來。”
趙巖有點氣餒,他確實沒有本錢啊。
但是,又特別特別的想賣傳呼機。
“咋的,你想轉行,服裝店不幹了?”
陳秋葉問趙巖。
“服裝店賺得少,傳呼機賺得多。”
“你這個娃娃,只看到賊喫肉沒看到賊捱揍,做生意還是要一步一步的來,沒有人能一口喫成大胖子。”陳秋葉不贊同趙巖的三心二意:“你看做服裝生意,這些年我們都在做,有些人是賺到錢了,有些人依然沒賺到錢,知道爲啥子不?”
“還是和個人財運有關。”
趙巖將這一切歸結於運氣。
“和個人的努力和選擇有關。”陳秋葉瞪了他一眼。
“當初你陳家的幾個表姐表哥和你爸媽是一起做服裝生意的,你看看現在你爸的攤子有多大,你再去看看陳家幾個表哥表姐的攤子有多大?”
趙巖……比不了,根本就比不了一點兒。
幺姨和陳家的表哥表姐們在蓉城已經是服裝店大老闆了。
特別是幺姨一家人,在青年路有好幾個批發攤位,用日金斗金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爲過。
而自己的親爸趙大林,日復一日就守着那個小攤子,真正是一個人喫飽全家不捱餓。
驀然回首,趙巖也驚醒過來:他在走着親爸的老路。
也就是說,親爸趙巖沒努力,沒能成爲大老闆,讓他錯失了當富二代的機會,而自己也沒有努力,還在這小縣城鬼混,也要錯失當富翁的機會了。
選擇大於努力!
趙巖決定了,不能像趙大林,他得找對方向,要跟着蘭姑父混,要去賣傳呼機。
面對趙巖提出來的請求,趙大瓊是半個字都不想應。
當然,這也是她親侄兒,有些話真是不方便提。
“你有本錢嗎?”
蘭勇心裏已經想好了一個主意,表面上淡淡的問。
“要多少本錢?”
“看你準備鋪多少貨,貨越多本錢自然就越大,貨越多,生意也會越來越好。”蘭勇道:“當然,小攤小販打打鬧鬧也可以幹,誰都是從無到有的,沒有人一口喫成一個大胖子。”
“可是我沒有本錢啊。”
陳秋葉看他那樣子轉頭看向趙大林。
“你爸呢?你看他那樣應該很有錢吧,讓他支持你。”陳秋葉道:“你是他唯一的兒子,他的錢不給你用還給誰用?”
“我爸,呵呵。”趙巖冷笑兩聲:“別聽他吹牛了,指不定身上的錢還沒超過兩百。”
比如自己也是。
趙岩心裏有點難受了,果然啊,怎麼就成了他的兒子呢?
要是投擡到大姑的肚子裏,現在就是深市有錢人家的少爺了。
“你爸也真是的,一大把年紀了還玩得這樣花。”陳秋葉搖頭嘆息:“所以我讓你千萬不要學你爸呢。對了,趙巖,你要是真的想幹,就把你的服裝店轉出去湊成本錢幹。”
“我告訴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賣傳呼機就顧不上服裝店,你自己看着辦吧。”
“幺姨婆說得也對。”趙巖想了想:“我那個服裝店口岸不錯,還剩下一批貨,旺鋪轉讓應該也要得起價。”
“對呀,就把店轉出去,專心的跟着你蘭姑父幹,他們都是賺大錢的行業,你把心收了,好好找一個媳婦,成一家人才是王道。”
“行,我聽幺姨婆的。”
趙巖都不知道,多年以後他有多感謝今天的這個年酒,有多感謝他那漂亮的幺姨婆。
就是因爲他今天和陳家的親戚們聊了天,知道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民,然後果斷換行,享受到了通訊行業的絕佳紅利。
從傳呼機到小靈通再到手機,趙巖在通訊這一塊賺了個盆滿鉢滿。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這一天,趙巖的表現讓趙大瓊都刮目相看了一點。
“這個娃娃突然間變得殷勤志來了,我咋感覺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呢?”
趙大瓊小聲對杜紅英道:“他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
“應該是有點。”
杜紅英就笑。
真的,趙巖是真的受了刺激。
他以爲騎一個摩托車飆車就很風光,結果回到老家看到了五輛小汽車停在代銷店門口。
一問,都說是趙家的親戚。
回來才知道,分別是杜紅英、陳秋葉和舅舅家的表哥表姐們的。
也就是說,在這個連自行車都沒有普及的年代,陳家的親戚們都買上了私家車,這得多牛啊?
自家親戚牛,自己在他們面前是裝不了半點,看老爹那半缸水的模樣就覺得挺沒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