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雙重打擊
當杜紅英決定開體育公司,自然不能只是石墩一人。
石墩是有資源的,讓他多聯繫一些退役運動員一起加盟。
“紅英姨,您真的要這些退役運動員嗎?”
怎麼不要,那可是寶貴的人才呢,求都求不來。
“紅英姨,您大約不瞭解我們退役運動員的現狀。”
石墩說起了他了解到的一些昔日賽場上隊友和對手的情況,讓杜紅英唏噓不已。
“拿了牌的運動員相對還好一點。”
“退役後不是都安排了工作嗎?”
“是有工作,但是,我們很不適應。”就如自己一樣,當學校的體育老師,看起來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工作,誰知道里面還有彎彎繞繞啊,和一個主任爲了體育器材就鬧翻了。
連對象趙老師對他都有幾分不滿,這讓石墩很苦惱:明明錯的並不是我,但是個個都孤立我。
兩人第一次發生了分歧,原本感情已經升溫了,就這麼迅速的冷卻下來了。
石墩是一個直性子,又不會哄女孩子,這一下就麻煩了。
連李紅運夫妻倆都不再看好這段戀情。
石墩表示無所謂,既然談對象的時候都不能相互包容理解和支持,如果真正的走進了婚姻豈不是還有更多的磕磕碰碰。
與其到結婚的時候才發現毛病,還不如現在發現不合適早點理智的解決了更好辦。
一不做二不休,石墩直接找到了趙老師提出了分手。
還處於冷戰狀態的趙老師直接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氣得直接回復:分就分,誰怕誰。
所以,石墩退役後短短半年時間就遭遇了雙重打擊:工作不順,辭職了;感情不順,分手了。
好在,家裏人都支持,而且杜紅英還要出資投資體育公司,讓他加入,也就是說他有堅強的後盾不必擔心生存問題。
但是,他的隊友和昔日的對手們則沒有那麼幸運了。
就如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只有少數一樣,能進入大衆視野的都還挺好的。
更多的則是默默的隨着傷痛和經濟困難的雙重壓力,隱於人羣中過着普通人的生活。
“分配的這份工作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一旦遇上重大疾病或者生活上出了什麼意外狀況,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石墩說起了一個體操冠軍的事讓杜紅英都唏噓不已。
“她從小就很有天賦,但是家境貧困,爲了支持她練操持,父母將唯一的一居室房子都賣了來維持她的開銷,到她進入了省隊拿津貼了,父母的擔子才輕鬆些。”
“這些年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參加了無數次,還曾得過全國比賽的第三名。正當大家都覺得她有機會站在國際賽場的時候,很不幸,和我一樣,受了傷被迫退役了。”
說這話的時候,石墩心裏相當的難受,這種痛外人永遠不會懂。
“她的身體承受着過度的訓練壓力,臉部受傷嚴重,無法繼續在體操領域發展,退役後國家也曾給過獎金激勵,也安排了工作。”
從鮮花掌聲中走下臺,過着普通人的生活,只要靜下心來也沒什麼不可以。
女生嫁人生子,一切就都是有跡可循。
“她也談了對象,就在她以爲幸福快要來臨時,她父親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遭遇了車禍,肇事車輛還跑了。”
經過搶救,父親的命是保住了,但是造成了高位截癱。
爲了救父親的命,家裏揹負了高額的債務,因爲是獨子,對象居然選擇了逃避。
“說起來,她和我倒是有幾分相似的命運。”石墩苦笑道:“只不過她比我幸運一些,父親活下來了,母親還在,而我……”
電話這端的杜紅英聽到這兒也是心酸不已。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幸福,你身邊的人好像都很幸福;你若是有不順的時候,你身邊的人似乎多多少少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
石墩因傷退役,他口中的隊友和朋友大抵都是這類型的。
又或者說,那些站上高位的運動員與他們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畢竟好像又不在同一個檔次了。
這個運動員爲了還債,爲了給父親治病,除了正常的上班外,還會去鄉村的一些草臺班子上去表演,俗稱的走秀,一場表演掙上三五塊錢,還得熬夜。
“這不是浪費人才嗎?”杜紅英聽說後心疼不已:“石墩,你讓她也來我們公司,你們一起做體育項目,辦培訓班,教幾個世界冠軍出來。待遇絕對比她現有的收入高。”
“好,紅英姨,我寫信問問她。”
杜紅英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和蘭勇說了。
“你說要做體育公司的時候我就瞭解過退役運動員的情況,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過得艱難。”蘭勇道:“運動員的成績都是日復一日的訓練,是靠汗水和淚水,靠時間堆砌出來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能站上臺上一分鐘的人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墊底的,連站上臺的一分鐘的機會都等不來。而訓練造成的傷痛卻會伴隨他們一生。”
“退役後,單靠獎金或者說安置的工作生存是很難的,像石墩這種情況也尋常得很。”
生活嘛,不如意十之八九。
哪怕曾站在最高領獎臺上曾升過國旗爲國爭過光的運動員,一旦遇上了重大疾病或者意外都會陷入困境,都會爲生活折腰的。
說到底,還是缺錢兩個字的事兒!
“把我們體育公司幹好,讓石墩聯繫那些需要工作的人來公司做,我們把這個公司做大做強,也培養一批世界冠軍出來。”
也就在那麼一瞬間,杜紅英豪情萬丈,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讓這些孩子再次閃閃發光。
石墩也沒想到,他爲了給紅英姨找這些教練,再次遇上了柳燕。
兩個同病相憐的人在工作中相互幫助。
柳燕的父親癱瘓在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送醫院複查,石墩力氣大主動前往幫忙,一來二去的,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當體育公司走上正軌的時候,石墩和柳燕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透過這一對新人幸福的笑臉,杜紅英有些恍惚,她似乎還看到了石柱和李紅梅的笑。
時間,總是會撫平一些傷痛和過往,生活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