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姑懂我
“徐春嬌”
“徐春嬌”
“徐春嬌”
“徐水生”
“徐春嬌”
“....”
伴隨着小黑板上親媽的‘正’字越來越多,老牛家人恍恍惚惚的終於意識到,能人什麼時候都是能人,哪怕已經是個老太太了,也是個能人。
看着老太太胸前披上了大紅花,社員們鼓掌的同時也想着能瞧瞧老太太的能耐,甚至都在觀望姑侄兩會不會從此生了嫌隙。
一陣驚天動地的啼哭聲由遠及近的傳來。
隔壁紅星生產隊的隊長帶着個哭哭啼啼的女人疾步走來。
“那知青把鳳香給拐跑了!我白養那麼大的閨女啊!”
一個知青揚聲說:“人今兒就去報道了,走時是一個人!”
其他知青也點頭附和,大家原本還勸說人晚一天去報道,晚上好舉行個歡送儀式,結果人非要今兒走,咋說都留不住。
徐水生慢條斯理的問紅星大隊的隊長,“喊幾個人跟你們一塊去追追?”
紅星大隊的隊長瞧着也沒半分着急的樣子,“也行,選舉咋樣?”
唱票的剛好宣佈從票數來看,徐水生的票數當之無愧的成了副隊長。
知青們最是無言。
徐水生又成副隊長,他親姑成了大隊隊長,知青以後還能有活路嗎!
而此時兩個大隊的隊長已經熟門熟路的朝公社領導彙報工作。
說白了是被拐走,但明眼人想一想就知道應給是私奔,女方家長正是爲了給女兒挽回一點面子趕緊善後,否則以後是要被戳着脊樑骨罵的。
之前公社才調查過秋菊被嚇瘋了的事件,聽起來也不費勁。
現在陶知青已經讓別的生產大隊接收了,而女方又是紅星大隊的人,本來這事也就由着紅星大隊和陶知青新報道的生產大隊進行協商,沒先鋒生產隊啥事。
但介於陶知青以前是先鋒生產隊的人,隊上幹部比較瞭解人的思想和做派,也好聯合開展工作,所以還是跟着一塊去。
答應的不是徐春嬌,而是徐水生。
這會唱票還在繼續,除去婦女主任由着最開始那四十歲的女社員當選以外,會計啦,保管員,記分員啥的都沒啥變化。
徐水生知道職位穩了就打算跟喊着跟紅星隊的隊長找人去,公社幹部讓人別走,潤了潤嗓子說:“今兒的選舉充分的體現咱們社員的意願,是一次相當成功的選舉,不過就是太單調了,我建議再由着公社選出一名副隊長協理工作。”
社員們的表情從迷茫到恍然大悟,就是要空降個人唄。
知青們焉了吧唧的坐着,沒想聽見李知青被公社領導點名,又紛紛激愣的擡起頭來。
李知青也是一臉喜色,他沒別的想法,就想着給老鄉們多辦成幾件實事,也不枉大老遠的從北方跑來了南方鍛鍊這麼幾年。
“我代表公社提個意見,先鋒生產隊多增加一名副隊長,咱們就由着李知青擔任,回頭要是做得不好,明年再選舉時還是可以換。”
先鋒生產隊的社員知道老徐家是不可能讓他們吃了虧,落落大方的接受了公社的安排。
多少雙眼睛都在盯着徐老太以及李知青兩人,想看看兩人都咋處理陶知青。
然而誰家茶餘飯後給陶知青究竟是拐了人還是男女雙方私奔定性時,能提到的人就只有徐水生,因爲只看到徐水生一直在忙活,就連每日的派工依舊是由着徐水生來分派。
先鋒隊的新領導班子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徐水生揣着一顆‘姑懂我’的心樂此不疲的忙活,該有的權力一項都沒落下。
哪怕從明年開始每年年末補助只有四十公分,但暗地裏該有的都沒少,且那可是他姑啊,親爸斷氣前的唸叨的最後一個人呦,補助工分他一點都不眼紅。
至於李知青,認識沒挑出徐水生任何一點錯來。
就拿陶知情的事,兩個隊都出了面,果然在新的知青點找到了鳳香,人家聲嘶力竭的喊着此生非陶知青不嫁,後來三個有關係的生產隊合着商量着讓兩人上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辦了結婚證。
鳳香是女同志在家裏沒有宅基地,人家徐水生還給想了個讓陶知青入贅的招,只可惜人家陶知青不採納。
三個生產隊的隊長又湊在一起,在生產隊給建了間八平方米的婚房,那徐水生也是招呼了先鋒生產隊幾個社員一起幫襯着蓋起了房。
雙方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就這麼過起了日子,除去不買賬,爲秋菊鳴不平,逮住就罵狗男女的先鋒隊隊員,這事也算是處理乾淨了。
再說平日裏分配,南方天氣也冷着,暫時沒接到出海捕撈的任務,平日裏的活還算清閒,人家徐水生大致分配得也沒有錯啊,擱他來還不懂分配呢。
至於徐老太,每回他經過想着人都當上生產隊長了,是不是該支棱起來乾點事實,可好幾次瞅着人坐在院子裏,靠着椅背眯着眼睛,懷裏抱着只小狗兒曬太陽就說不出口。
腦海裏一個紅衣小人就叫囂着:你也是有長輩的人,幹啥非要人幹活啊。
另一個藍衣小人就弱弱的辯解那她到底幹啥競選生產隊長啊!
徐春嬌其實也沒閒幾天,因爲公社管轄的生產大隊,從先鋒隊打了頭陣,之後其他生產隊陸陸續續的也開展了選舉,選出了一批新的領導班子。
這是大事,往後生產隊長可就不再是指派而是民主選舉,所以公社領導合計得開個大會。
徐水生覺得親姑的彪也就是在熟悉的人堆裏頭才發揮得出來,爲了以防萬一就提前給人打了聲招呼,表示公社開的大會還只是小意思,回頭春節一過,早的初二三,一般初四五,或者是春節前夕還得進城去參加一年一度的三幹會,就是三級幹部大會。
他怕老太太到時候心裏發怯,尋思公社大會正好叫人熟悉下流程,所以嘴上都是挑好話說,叨叨喫得可好。
也就只是自帶米飯而已,開會的時候能管飯,每一年都是一到二兩的豬肉份額,公社特批批條去買,回來跟菜蹲着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