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椰子雞湯
她上一次來是清明節,那時候家裏倒也殺了一隻雞,不過那會是情有可原,一個大節日而且又發生那樣的事兒,殺雞也是該的。
牛翠蘭的剛想問雞不留來下蛋麼,恍恍惚惚的瞧見秦淑芬提着一小籮筐的鴨蛋進來,瞧見了大姑子臉上先帶三分笑校,又問妯娌生蠔都挖好了沒有,啥時候攤蠔烙,又叨叨用鴨蛋液煎出來的蠔烙更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今天運氣好五隻鴨有四隻下了蛋。
雞蛋和鴨蛋難道不是爲了賣錢嗎?
牛翠蘭看着習以爲常的家裏人,更焦慮了。
之前說道椰子雞湯說得徐春嬌心癢癢,這回喊大兒子摘兩個嫩椰子回來搞椰子雞湯喝,其他人更是疊聲附和,都叨叨也是純純雞湯有點喝膩味了。
牛翠蘭在心裏喊你們真是飄了,以前能喫上雞哪還追求什麼口味,都是直接一股腦倒水煨好就香得不得了,現在居然還搞上了椰子雞湯。
椰子到處都是,牛進倉出了門走幾步路直接上椰子樹,猴子一樣的掛樹上叫家裏人現場挑,喜歡哪個他摘哪一個。
徐春嬌看着猴子一樣的大兒子,拍了拍閨女帶來的糧食袋子,吩咐兒媳婦等會勺了做飯,做多點,別到時候不夠喫。
牛翠蘭無言的看着老太太,這還是以前有塊糕點就能藏到長綠毛都還捨不得喫的人嗎?
牛進倉提着兩個大椰子回來,開了口噸噸噸的朝鍋裏頭倒水。
徐春嬌有追求,要想雞湯不腥,浮起來的那一層沫沫要及時撈起,不然等水開了衝散就撈不着了,所以打算等鍋開了再出去,站外頭說話的幾個大人卻自動移到了竈房裏。
竈房裏兩個竈,一個煮着雞湯一個煮餵豬的紅薯。
徐春嬌隨手掰了一個煮得出蜜的紅薯看看熟了沒有,發現孫子孫女一直說好香好香也順便喂一喂,問東西是不是都搬好了。
牛進倉叨叨都弄好了,也隨手從鍋裏面拿了個紅薯來喫,扭頭跟妹妹說差點忘記了,家裏決定建軍和二妞這學期也一塊去上學。
牛翠蘭往鍋底下找,煮紅薯的鍋底最甜了,一邊說去唄,要不晌午都在她那喫算了,還能叫兩個嫂子省點力氣。
也拿了個地瓜剝皮的姚紅霞忙說太麻煩了,要不就顧着大房的就行,讓大妞二妞回家喫吧。
已經喫下一個的徐春嬌就問懷孕的二兒媳感覺怎麼樣,是不是還想喫土。
頭一回聽說的牛翠蘭自是震驚得都顧不上喫紅薯,衆人又七嘴八舌的討論也不知道赤腳醫生說的想喫土是貧血有沒有根據。
姚紅霞自然又是一通感謝妯娌秦淑芬。
那會赤腳醫生說得多喫紅糖的時候虧得人家主動說還剩下一些。
門外,牛桂枝喊着好熱鬧啊,一邊興致勃勃的走進來。
進竈房看着鍋底零零散散幾個紅薯問,“我煮的豬食呢?”
打算再喫一個的牛進倉覺得對不住豬,又默默的縮回了手。
怕豬食再被喫,牛桂枝煮第二鍋的時候特意加了糠煮的,嗷嗷叫的可不能再吃了,不然豬今晚喫不上飯的!
這會竈房裏人來人來人往沒人搭話,都在忙着做飯。
秦淑芬找不到刷鍋的絲瓜囊,老太太正發狠自己去找,說找到了就把兒媳婦眼睛摳掉。
牛進倉嘎嘎笑的聲音太大,被徐春嬌趕去菜園子整兩個辣椒來,回頭搞蘸水能用得上。
姚紅霞側身好叫大伯出去,拎着兩條打鐵魚進來。
打鐵魚扎人可疼了,徐春嬌嘴了一句,“剪了魚鰭再洗。”
姚紅霞應得很快,“媽,咱家剪刀呢。”
徐春嬌沒好氣說:“在我口袋裏。”
姚紅霞真的上前去摸,又喜提一頓臭罵。
直到開飯前,只拿了兩個辣椒,多一個都沒有的牛進倉還被衆人嘲笑了一頓,這一頓飯纔是真的準備開席。
大家飯前討論得那麼熱烈,牛翠蘭又想着老太太之前說的記賬的事,倒也可以在飯桌說一說。
可老太太一句‘開飯’後,衆人拿筷子就如同雨點般落下,全場除了偶爾交錯的筷子互相碰撞的聲音外,竟無人說話,無人擡頭。
就連老太太養的那隻狗也是如此。
牛翠蘭看得非常緊張,屁股也下意識的往凳子邊緣外湊,一筷子夾了個大蠔烙。
哎呀,夾大了
一盤子蠔烙一下子就去了好一半,牛翠蘭趕緊說:“我喫不完,誰來夾一半走。”
喫不完當然是假話,再來一盤子她都能炫得下,一來是怕誰不夠喫,二來是菜鹹,配不了多少飯的。
這烙蠔烙想要好喫就得厚烙,猛火,魚露,牛翠蘭一喫一個不吱聲,詫異問:“誰做的啊?一點都不鹹。”
忙着扒拉飯的秦淑芬嬌忙中舉了下筷子。
上回來喫飯喫的是打邊爐,也又炒菜,牛翠蘭隱隱約約記得連帶着親哥牛進棚做的菜也是好喫的。
家裏頭人均廚師水準叫她分外的喫驚,轉念一想又想明白了。
饒是她在家裏做菜都會故意做得鹹一點,好叫家裏人多喫飯少喫菜。
自個出嫁前家裏頭也是一樣的,菜做得又難喫又鹹,誰都是半筷子菜就能扒一碗飯。
如今家裏頭做菜放了油,也沒有故意做得很鹹難以入口,自然是好吃了。
就這麼一恍神的功夫,其他人都已經再去添飯了。
今天喫椰子雞湯,配的可是乾飯啊,雖然同樣放了一把地瓜幹,但從她地瓜幹裏找飯粒的記憶來看,如今家裏的飯着實是真的能稱得上是飯了。
椰子雞湯還是很不錯的,徐春嬌甚至還拿湯泡了一碗飯喫。
坐着的時候覺得喫飽了,起身的時候才發現喫撐了,撂了碗筷就到院子裏面消消食。
幾個孩子又都是最愛跟着老太太的,一出去就帶走了一大串。
牛翠蘭趁機坐到妹妹身邊,低聲問日子還過不過了?
牛桂枝看了眼院子外頭,說:“媽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以前誰給她一塊糕,人能藏到天荒地老,現在分秒不差的就能炫嘴裏,她還不讓我們把菜做鹹了,誰都捱了幾回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