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留村
社員們暗搓搓的聽着,只尋思公家飯也沒有那麼好端。
好些人感慨,距離提出過革命化的新年,也就是過年不放假已過了十年,只不過鄉下人到頭來都是幹活,放不放假差別不大。
但這會再想想,其實到了年末每天除了吹牛打屁,並沒有什麼活兒,而城裏人還得上班呢。
臨時工作任務倒是沒啥,就是得解決下晚飯。
鄉下只吃兩頓的,幾乎都是下午四點多就吃了,正兒八經喫三頓飯的才能趕得上趟。
徐水生站土坷垃上喊話,“誰家是喫三頓飯的,到生產隊來報個道!”
現場人到得不齊全,社員們自發散開,瞅見門開着就伸頭進去問,“你家喫飯了沒?”
也有人到老牛家裏頭去了。
老牛家的院門就是兩塊木板
能用,就是不太契合,中間留了一條挺大的縫。
全家都輪番看過那空的信封,正津津有味的聽牛進倉轉述廠家媳婦家的錢怎麼正兒八經,光明正大變成了獎金。
人家廠長媳婦有名字,這一大家子也都還記着人家的名字,可張嘴閉嘴就是‘那個廠長媳婦’
這會說的事畢竟得保密,且一家子也都沒想到還會有人去而復返,直到探頭進來的社員腦袋被門板夾了才紛紛驚覺。
聽說是要給隊上幹部們做飯,三個兒媳婦
匆忙朝生產隊走。
徐春嬌壓根就沒想叫兒子兒媳們攬活兒。
做飯給自家人,怎麼做怎麼喫,到底還是和給別人做飯不一樣。
可耐不住人硬要做飯啊。
三個兒媳婦緊趕慢趕,生怕沒趕上做派飯的機會,愣是撈了三個人上家裏頭喫晚飯。
幹事們彼此之間也說着隨便對付一頓,大不了回家以後再打個牙祭。
逛村子的時候,這些幹事倒是瞧見兩男的帶着裝罐頭的馬口鐵做的潛水眼鏡下了一趟海,處於好奇還觀望了一會。
也不知道下海去幹啥,反正隔一會就浮上水面,把一網兜黑不溜秋看不清楚是啥的東西往礁石上放,隨即又潛入水中。
這會瞧不清楚海水裏的是誰,等喫晚飯的時候,擱老牛家喫派飯的幹事瞧見了一盤海膽才確定那兩人原來是老牛家的人啊。
海膽不是統銷統購的海鮮,因爲要往外運,途中鹽度和溫度都有要求,不同海膽的養殖溫度還不一樣。
海島城裏菜市場倒是有,就是不多見。
老牛家端上來的海膽並不是開了直接生喫裏頭的黃,而是灌入了蛋液一塊蒸煮,甚至還給擺了個盤,六個蒸着蛋羹的海膽中間放了一朵白黃相間的雞蛋花。
菜不是糊糊,而是正兒八經的炒空心菜,甚至還往裏頭拍了蒜末。
還有幾條油煎過的地瓜魚。
稀飯用的是井水。
漁村水源質量好,井水做出來的稀飯通常會微微泛青,要是加鹼或者多放米
,還能出一層米油。
這三菜一飯,竟瞧出來下了功夫,而不是隨便煮煮而已。
“海膽要趁熱喫纔有新鮮勁”黃水仙也裝着海膽準備給婆婆送去,臨走時又想起來叮囑一句,“今天海島是黃海膽,因爲這時候的黃海膽最肥,如果喫到的海膽有苦味不是壞了,而後是不小心撈到了幾個馬糞海膽。”
海膽裏就馬糞膽會發苦,她挑的時候只確保送到婆婆手裏頭的沒有馬糞膽,剩下的急着做飯就沒看。
三個來老牛家喫派飯的分別是李世福,還有公安局的二把手外加通訊員,光一眼就知道今天的糧票和一毛錢花得值當。
下了鄉,社員們就是隻煮一碗稀飯,一盤子曬乾的鹹魚,一碗酸菜或者蘿蔔乾,糧票和飯錢也是一分不少都得給。
都是先喫的海膽蛋羹。
雞蛋本來就是好東西,做成蛋羹入口爽滑。
海膽黃喫起來有點顆粒感,相當彈牙。
嚥下肚以後嘴裏還有一股淡淡的微酸。
黃水仙去給婆婆送海膽蒸蛋
菜根和洋辣子因爲一整天都在爬牀爬凳子爬桌子,非要坐在親媽的肚子上跳,手裏拿着啥都非要往別人家的嘴巴里面塞,總之就是做壞事堅持到底,喫飯毫無興趣。
秦淑芬實在是煩了,礙着家裏有客人不好發作,這會打算帶到沒人的地方打一頓再回來。
有客人的時候孩子們不上桌,這會也就兩個男人,外加秦淑芬陪同一塊喫飯。
她
本想借口看孩子進屋,等大家喫完了再隨便扒拉兩口也比和陌生人喫飯來得自在,卻沒走成,只能祈禱該喫喫該喝喝,問題不要那麼多,更不要問她是咋做的。
“大嫂,這海膽蒸蛋咋做的,不比國營飯店差啊”
姚紅霞心裏頭咯噔一下,只好硬着頭皮朝人家笑了笑。
其實不難,海膽生喫已經很鮮美了。
敲下三顆雞蛋,想要雞蛋羹嫩滑就往裏頭加水澱粉,而且還能顯得蛋液多一點,三個雞蛋加了水澱粉以後,能蒸六個海膽!
蒸個幾分鐘出鍋以後擠一點點酸橘汁去腥。
該怎麼做姚紅霞都懂,臨到了嘴這個...那個的轉軲轆,自己都聽不下去!
“大嫂,沒想到你們漁民平日裏做菜還挺講究....”
那更不是了,平日裏頂多就炒一個青菜,甚至都不會炒去費油,做一個涼拌空心菜或者涼拌地瓜葉也就是來了。
人想說那是因爲自家婆婆會喫,當人兒媳婦自然就跟着學了一些,還真不是所有漁民都會呢。
心裏頭想得挺順溜,結果說出來又是這個...那個的支吾個沒完沒了。
飯後,那些幹部出門溜達的時候,姚紅霞還回屋偷偷抹了一會眼淚,整得牛進棚回屋都蒙圈了,尋思平常的吃了一頓飯,啥事沒有啊。
他就問了一句爲啥哭就捱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迴旋揪。
姚紅霞一邊下死手一邊責怪丈夫,“都是你的錯,嗚嗚嗚嗚。”
她在
那被問得接不上話茬,就不曉得幫一把!丟大臉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