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牛進鵬回來了
結果,連菜根和洋辣子都能咿咿呀呀的說:“去~城~裏”
其他人更不用說了,每日早上起牀無非重複那幾樣,就連孩子們也是揹着書包豔羨了牛建軍一個,然後各自奔進竈房裏面找喫的。
牛建國一看自家冷鍋冷竈就知道喫的冷鍋巴,頭一扭熟門熟路的就往隔壁去了。
二嬸家每天早上必開火,雖然每天幾乎都是稀飯配萬年鹹魚,但一對比起來就不一樣了。
這會碗筷還沒上桌,牛建國麻溜的擦好桌子給大家擺好碗筷,特意給自己選了個豁口的碗,扯着嗓子喊着‘二嬸,開飯啦~’
小破孩沒規矩亂敲碗,黃水仙撲過去就要揍人。
牛建國溜親媽就跟溜着玩似的不帶怕,聽見人在後頭喊着‘你奶來了’還笑得特別猖狂,尋思這套路也太舊,結果一回頭老太太真站後頭
徐春嬌早上起來不想說話,甭管是下一代還是下下代都嫌煩,就一直靜靜揣着手眼神警示:等到她不得不開口,就等着完蛋吧!
一大清早雞飛狗跳的院子才漸漸消停,直到匆匆吃了飯以後才四處散去,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
徐春嬌騎着自行車載的孫子,黃水仙夫妻兩再一次唸叨着出車的兩個人啥時候回來,跟着大隊伍進城開店去。
自行車當然比較快,哪怕徐春嬌慢吞吞的騎,依舊能拉後頭板車一大截。
今天城裏頭很不一樣,看着比平日堵塞。
徐春嬌跟旁邊的人一打聽也就明白了,說是前方站着個交警拿着指示燈人工指揮交通。
從反方向過來的人說了,自行車是前進還是停下都得看那拿着指示燈的交警指揮,管得可嚴格了。
上班高峯期,車子一波波的過。
徐春嬌騎得很慢,一邊聽旁邊的人叨叨大城市才先進呢,馬路中間有一個交通臺,外頭有紅綠燈,裏頭的人工調度,外頭紅綠燈顏色就能變來變去,更方便。
坐自行車後頭的牛建軍不知親奶奶在聽人家嘮嗑,只覺得奶奶越騎越慢,再看前方那佝僂的背影鼻頭一酸。
奶奶騎了一路,肯定是累壞了!
牛建軍坐不住了,自己彈跳下車。
徐春嬌車頭一歪,手忙腳亂趕緊扶正車把。
牛建軍也剛好站穩當,四處喫奶的力氣把自行車往前推!
後頭擱這一段距離的先鋒生產隊也聽說了鎮子裏頭新弄了人工指揮,說是紅燈的話不能同行。
可一車子的人遠遠的看見明明是紅燈,老太太的自行車卻破風穿梭而過,人甚至還回了下頭,似是十分悠哉。
一條馬路上的其他人都挺詫異,先鋒生產隊倒是很快釋懷,徐老太這麼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等一車子的人到十字路口就碰上了站馬路牙子一老一小。
交警不讓走。
這些鄉下老太太就是沒組織沒紀律,真當大馬路是自己家。
正好缺個殺雞儆猴的,這是自己撞槍口上來了。
徐春嬌挺平和的對孫子嘴了一句‘回去再收拾你’又示意兒媳婦騎自行車先帶人去業餘體校。
黃水仙忙不迭的應下,人來人往也不敢多問,騎上自行車帶上牛建軍朝體校的方向走。
徐春嬌便讓大兒子也先去海鮮飯店開張,別叫這麼一大羣人跟着瞎耽。
旁邊報社記者已經等候了一會兒,人今兒就是特意到這抓個闖紅燈的典型。
起初瞧見是個老太太帶着孫子闖紅燈,覺得題材挺好,一老一小相互照應,老人可以說活夠了無所謂,但總不能漠視下一代的生命安全吧。
屆時黑白照片往版面上那麼一放,再圍繞把‘生命只有一次’的主題寫一寫,既深刻又生動。
剛纔那小孩叫另一個女同志接走了沒拍上,人還覺得懊惱,沒想又走過來一個年輕男人。
聽着對話是母子兩,而且那老太太應該還是生產隊的一個頭兒。
打壓強權倒也是恆久不變的主題。
難怪小老太如此囂張,原來有光環傍身,那就怪不了他專挑硬骨頭下嘴了。
人昂首挺胸的走到徐春嬌跟頭前,舉着個小本本問:“同志,您剛纔爲什麼闖紅燈”
徐春嬌聲音很響亮,響應也很快:“因爲思想覺悟低,漠視生命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的意思薄弱”
那記者頓了頓,“老同志,您心裏想說啥就說吧,比如剛纔是急着去哪啊,是不是有什麼急事,還是覺得咱們這指揮系統有啥需要改進的地方?”
徐春嬌一臉正氣的表示沒有,鏗鏘有力的說:“無論大小事都不是違反交通規則的藉口,我一定要深刻反省,往後自覺遵守規則。”
記者合起小本子麻溜的就走了。
這小老太思想覺悟太高,不好做反面教材
牛進倉倒是時刻準備爲媽出頭,得道准許走時都沒有找到機會。
這裏離海鮮飯店也沒多少距離,母子兩剛到就聽見社員跟附近的居民撕巴。
抄表員這會正給人圍着呢。
這年頭幾乎都是共用電錶,錦城飲食店也跟周圍十來戶民房一起共用電錶。
今天是頭集體盤算電費的日子。
一個雜院用一個電錶,月末的時候按人頭數分攤到每家每戶。
每天擡頭不見低頭見,大傢伙還算和氣,報着自家有多少電燈,都是多少瓦的,這個月開了多少回收音機。
15瓦的燈泡一度大概是一毛五分錢。
25瓦的燈泡一度是兩毛五分
大部分家庭也就這兩種型號,再往上40的那可就亮堂了,但費用也貴,得四毛錢。
誰都知道這樣分攤容易起爭執。
既然是按照人頭數,那像前兩天誰家來了親戚多住了兩天,這電費是不是得多交,多的話多交多少。
家裏要是有老人小孩,在家的時間也長,用電的機會多,那就比兩個雙職工暫時沒孩子用的電量多,又怎麼算。
總之這種平攤電費就是得所有人都不計較,一旦有人心裏不舒坦,遲早得鬧開。
今天剛好抄電費,附近居民算來算去多出了好幾塊錢,就算新開的海鮮飯店頭上了。
先鋒生產隊的社員哪裏肯幹,直呼白天不開燈,晚上他們從不加班加點的幹活,哪來的電費!就問你哪裏來的電費!
激動的社員喊:“徐老太都沒讓我們喫虧,你算是哪根蔥!”
附近的居民就七嘴八舌的嚷嚷說電費就說電費,扯什麼徐老太,誰是徐老太,徐老太是誰,他們不管徐老太的事,只管電費!
一輛小貨車緩緩在後方停下。
副駕駛室牛進鵬探頭沒看到什麼,反正現在堵着也沒法過去。
這次出去沒給家裏人帶啥東西回來,就給人帶個熱鬧回去吧,看圍觀這麼多人保準是個大瓜,城裏人的大瓜,家裏人肯定愛聽!
牛進鵬費力的擠進人羣,一眼就瞧見人羣裏的媽,第二眼就瞧見跟人家吵架的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