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老譚家的舞臺
牛進倉不能說,傷的地方太特殊,傳出去不好聽。
他也不敢說,老太太的巴掌無時無刻候着了,他膽敢喊一句疼,下一秒耳刮子帶着破風就過來了。
媳婦還會在邊上咬牙切齒的來一句;“該!”
黃水仙最恨的點在於,這貨在回程路上甚至還記得問一句老太太的貓回來了沒有,那麼大個兒子愣是沒想起來。
瞧人疼得走不動道,她起初挺質疑,尋思別是裝的吧。
黃水仙甚至還跟妯娌們私底下討論過,男人脆弱的地方是不是真的那麼脆弱,話題進而演化成了男人拉肚子的時候尿急,是先站着尿尿還是蹲着先拉屎。
總之還是那句話,女人們私底下嘮嗑的話題顏色指數也是相當高。
牛進倉邁着外八艱難去廁所的時候還遭問了。
他現在就指望着媳婦消氣能大發善心伺候下自個,很正兒八經的逗笑人,說:“蹲着拉一下,又站起來滋一下,哪個急哪個先...”
黃水仙在笑的時候,牛進倉還不敢笑得太大聲,因爲老太太頂他的班暫時去城裏頭看顧飯店了。
按着人的性格保不齊啥時候就回來了,而且親媽不是普通的老太,就準確無誤的算出弟弟去外地那事,說不定也能算出來他在家裏笑。
甭說牛進倉,今兒生產隊有社員帶自家孩子進城去飯店漲漲眼,結果兩家關係不太好就擱店裏起了衝突,還打起來了。
兩個當家的知道在店裏打架,徐老太不會放過他們的,特意到街對面打,怕聲音太大被徐老太發現,打的還是無聲仗。
路過市民尋思這年頭聾啞人脾氣還挺大
今兒人人手裏頭都捏着張報紙。
雖說城裏頭幾乎家家戶戶每日都得看報,但每日的內容其實並無太多特別的差別。
在養雞和多種菜都能成爲資本主義的年頭,在本地報紙上居然能瞧見要舉辦美食大賽,如何叫人不興奮?
人人說的話題三句也不離接下來的比賽,直誇動作挺快,悄無聲息的把場地都決定好了,就在鎮子電影院門前的空地上。
徐春嬌本是懶懶的聽着,心想本來就不是奔着比賽的目的去的,操持起來當然快。
再零碎的聽了幾耳,還有不得了的內容,就去問門口嘮嗑的市民:
“同志,這弄出名堂了還有獎勵啊?”
別人雖嚇了一跳,但還是把手裏頭的報紙遞了過去。
徐春嬌從頭到尾瞅了一遍,獎勵居然是一臺電視機。
天殺的二兒子,咋漏了那麼重要的內容沒說?
那天徐春嬌在外孫那看了幾眼電視。
雖說電視技術在末世已是淘汰了幾個世紀的玩意兒,但裏頭的內容真真是有趣。
她早就已經打定主意,這電視總有一天一定會買。
如今和免費的電視比起來,當然後者更香一些。
徐春嬌帶回來的消息也叫社員們各個精神一震。
壓力瞬間給到了烤生蠔的幾個男人。
五大三粗的男人挺委屈的辯解,每天烤生蠔的步驟都是一樣的。
“豆腐夠常見了吧,咱們隊上最窮的老譚家都能喫得起,今兒路過隔壁飲食店,人家廚師做個豆腐都拿香椿來搭,聽說香椿掐的還是嫩芽,滾水一趟切成碎片跟豆腐拌在一塊,還加麻油,料這麼多哪裏有不香的?”
“還做那雞刨豆腐,可捨得放料了,老豆腐居然用三個雞蛋來炒,是我也得選這道菜啊。”
烤生蠔的社員生怕回頭衆人把贏不到電視機的鍋甩自己頭上,急不可耐的解釋。
人羣裏頭除了莫名其妙中了一槍的老譚家,其他人倒也是覺得沒有錯。
拿烤生蠔去參加比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而如今隊上暫時還沒有能把生蠔烤出龍肉的本事。
徐春嬌又看了一遍報紙的內容,上頭說了叫老百姓投票呢。
她的目光就看向了譚家那一大坨人。
譚家大姐被徐春嬌單獨喊一邊去了。
跟譚家能沾上邊的也就是魚丸了,遠處兩人在說話,近處社員們已經嘀嘀咕咕的開始打賭,徐老太肯定是想叫老譚家弄魚丸來參賽嘞。
徐春嬌坐回來清了清嗓子說;“老譚家每天供應出三斤魚丸”
先鋒生產隊社員‘嘻嘻嘻嘻’猜對了。
徐春嬌繼續道:“咱們飯店每天免費供三斤魚丸”
社員們很難‘嘻嘻’出來了,這不妥妥虧本麼。
徐春嬌叫社員們看得長遠一點,要叫老百姓知道只要飯店能把電視機贏回來,店裏頭往後就多供應一個菜色。
城裏人怎麼想暫時不知道,但隊上都多少次表示想增加菜色卻又被徐老太駁回了。
如今能叫人鬆口真是不容易。
隔天清晨的先鋒生產隊,就屬老譚家燈亮得最早。
漁船剛打撈起來的海魚拎回家,趕在海鮮飯店社員進城之前交出來。
按着普通魚丸大小,三斤魚丸其實也就三十個左右。
先鋒生產隊平日裏並不賣早點,今日早早卻燒了水汆魚丸。
和魚丸時已放了鹽已經烤乾了充當味素的沙蟲粉,並不需要其他的調料。
汆熟了的魚丸攤開在搪瓷盤上。
雖說魚丸香味較爲清淡,但不妨礙巷子裏的居民來來去去時駐足觀看。
李知青今日也來了,正在牆上畫畫寫字。
這年頭只要一宣傳就愛在牆上動腦筋。
李知青畫得也快,幾個憨態可掬,腮幫子兩坨高原紅的小孩舉着魚丸笑呵呵,怎麼看怎麼喜慶。
他潤了潤嗓子就開始吆喝,“同志們,海鮮飯店免費品嚐新鮮魚丸....”
說實在的,物資計劃好些年了,老百姓已經快忘記免費品嚐四個字怎麼寫了,那些個提着鋁飯盒出來買早飯,亦或者下了夜班的人紛紛停下了腳步。
當服務員的女社員給人發牙籤,一根一根不帶多的。
李知青抖出一張演講稿。
稿子是徐春嬌寫的,用大妞作業本撕下來的紙張。
李知青叨叨魚丸如何如何的新鮮,又是如何如何的從魚刺和魚肉分離,經過多少次的捶打。
市民也有素質,愣是舉着牙籤有禮貌的傾聽完了全程,在李知青喊着:“同志們可以試一試”,話落還沒換氣的一瞬間一哄而上。
鬧哄哄的人堆裏只來得及傳出李知青的一吼:“誰啊!扎我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