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上門提親啦
至少往後幾天雷打不動的這麼派飯。
還是那句話,不是沒喫的,就是一天三頓飯肚子裏得有米。
這和以前辦食堂不一樣。
以前是把大家的糧食還有家禽都給收上來。
節約的糧食,大家又看不到,誰知道糧食歸誰啊?
有的時候,講的再好也沒用,因爲人心在那裏啊。
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的糧食,放在別人手裏,你會節約嗎?
當然不會節約,你只會拼命的喫,一定要喫回自己的那份標準,否者,你就會喫虧,就會便宜其他的人。
這回的糧食相當於是白得的,只要有個章程誰都不會覺得喫虧。
一天下來都知道今兒的活兒幹完了,也知道明兒睜開眼該幹什麼活,再知道晚飯是着落的,人的心就穩當了。
社員們也不瞎到外頭吹牛皮,哪怕離得最近的兄弟隊都沒去。
聽說紅星生產隊已經開始喫蒿子苞谷飯了。
蒿子也叫救命飯。
這玩意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就是青蒿和白蒿。
白蒿還好一點,葉子和頸都有絨毛,喫起來不苦。
青蒿不處理就苦得你懷疑人生。
步驟還挺繁瑣,要麼就把沙布袋子將切碎的嫩蒿葉包好後,用力柔擠,直到把苦汁擠淨爲止,要麼先搗爛了用清水洗個十遍八遍的。
還有,墳地蒿子最多,要不咋的每年清明節前後去掃墓時也是薅蒿子時。
連蒿子包穀飯都喫上了,確實是沒大米了。
都是苦命人,就爲了喫一口米累死累活的,沒必要去扎人家心窩子。
但更重要的是徐老太如今敞開了隊伍歡迎人家落戶呢,誰都怕來的人多了,分到的飯就少了。
這月份天已經漸漸亮得早了,啥時候起牀穿衣,抹把臉,愛刷牙不愛刷牙都成,然後頂着涼快的風,該耙鹽的去耙鹽,該出海的去出海,該幹農活的去幹農活。
一天天事都一樣以後,孩子就期待點新鮮的,比如那換麥芽糖的老頭啥時候來啊。
隊上已經有一批小孩故意把膠鞋剪爛,或者故意打碎瓶子蒐集玻璃渣渣等着換麥芽糖而捱了一頓打了。
代價已經付出去了,甜頭還沒品嚐到呢!
去村門口最勤快的,老牛家的孩子算其中一堆。
也不全是奔着麥芽糖去的,主要是爲了抓蟲子,甭管是蚯蚓還是荔枝蟲或者蟬啥的都抓抓回去喂小燕子。
孩子們一般都是下午在村門口扎堆,所以當這天也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啊!麥芽糖的來了!”
現場可轟動!
賣麥芽糖的不叫喚,一般是拿個鐵疙瘩敲敲敲。
雖然還沒聽見清脆的敲擊聲,但老牛家孩子頭回也不回的立刻朝荒屋狂奔,幾乎跟家裏燕子一塊進的門。
家裏的公燕子明顯領着一隻母燕子回來參觀家。
幾個孩子一時間忘記了麥芽糖,仰着頭跟老太太一圍觀小燕子的後媽。
母燕子繞着小窩飛了兩圈好像很滿意就又飛走了,再回來時身後跟着一直公燕子,然後一起合夥要把小燕子一家給趕走。
秦淑芬和姚紅霞知道孩子們都惦記麥芽糖,路上也聽說了就來荒屋說一聲,一進門也叫燕子的愛恨情仇給迷了眼,一家子四十五度角全梗着脖子看,外頭來人了都不知道。
外頭兩人呢,楊桂芹和李世福都在。
今兒開公務車來的,牛進棚當的司機。
孩子們挺失望,跟着老李家到老牛家後才散開
本來想出聲的夫妻兩一看老牛家那麼入神也就擡頭跟着一起看,示意牛進棚先不用出聲。
知道鎮長來了,急吼吼過來作陪的徐水生也剛到,下意識也擡起了頭。
路過的社員看那麼多人擡頭也就跟着擡頭
等燕子爸喊來十幾只燕子終是幹翻搶窩燕子夫妻後,老牛家意猶未盡的揉着痠痛的脖子一回頭,院子院外的都是人啊。
楊桂芹笑着開了口,指了指跟身邊的豆豆眨巴眼,示意着是爲娃娃親來的。
李世福不說話。
夫妻兩路上已經爭執過了。
這死婆娘思想真是開倒車啊,上頭都提倡移風易俗了還敢搞娃娃親。
楊桂芹自有自的說法。
那搞娃娃親的都是啥人,要麼要是封建包辦婚姻觀念的,覺得早訂婚早光榮,訂了婚纔會叫人覺得自己有本事,小孩也能幹,遲遲不訂婚就是家裏窮或者孩子笨沒人看得上。
老李家有這種情況嗎,一點都沾不上邊嘛。
還有辦娃娃親的,好些都是男多女少的山溝溝,都怕以後女娃子往好的地方嫁,本地男娃子討不到老婆打一輩子光棍。
先鋒生產隊也不是這情況啊。
再再說了,還有女方娃多了要借娃娃親專家負擔,好叫男方家裏人平日裏到女方家裏乾點活兒,還可以負擔娃娃親對象平日裏的開銷啥的。
瞧瞧二妞,瞧瞧老李家那幾個白胖孩子,人家能缺你老李家一點恩惠嗎?
當然也有父母把兒女當場商品要嫁女好掙錢的,她看徐老太不是那樣的人。
這一句話擱先鋒生產隊誰聽見了那都得把徐老太的黑歷史再翻出來說一遍。
李世福如今是說不動了。
甭說自家那口子膽大包天敢整娃娃親,就是家裏無緣無故多了一輛自行車都沒弄明白呢。
一問人也是一堆的說辭,老叫他別管,反正家裏少不了一頓就行了。
瞧見外頭竄動的孩子們,李世福的心情微微好一些。
不說別的,他在先鋒生產隊的威信確實是高,剛纔在村門口,這些孩子瞧見車子過來多熱情啊。
人今兒來也不全是爲了豆豆,得順道下來看看各個生產隊的情況。
社員們也眼巴巴的瞅着人,就差沒問救濟糧啥時候下來。
徐水生眼刀子叫社員們都注意點。
他也着急,但這事不能說,否則領導不就以爲挨催了麼,往後人家故意給你使個絆子還想不想好了?
人擲地有聲的開了口,主要叨叨如今是多麼多麼的困難,但是全生產隊靠着對公家的信任依舊有條不絮的開展着一切工作,再着重點了一下隊上開設了大食堂巴拉巴拉。
李世福聽得很認真,還翻出記事本記幾句。
人也關注着二妞呢。
咋說呢,反對是真的反對,但看這孩子也確實是喜歡。
二妞今兒扎兩羊角辮,帶大紅頭花。
姚紅霞手勁大了扎得有點緊,都給孩子提成上吊眼了,就這樣還能瞅出幾分憨態來。
二妞本來都已經跟哥哥姐姐們朝外跑了,硬生生被中途攔截。
李世福拿手裏頭的鋼筆逗孩子,“喜歡嗎?”
二妞鉛筆頭都沒握明白呢,鋼筆吸引力不大。
小孩梗着脖子看等在門外的哥哥姐姐:
“叔叔喜歡我就喜歡。”
“這是叔叔最喜歡的鋼筆,都用了十年了”李世福把鋼筆塞過來,“喜歡就送你”
二妞瞅着都盤包漿了的鋼筆,堅定的推回去:“叔叔喜歡,給叔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