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橫棺村
去的地兒叫橫棺村,聽說是山上邊有塊巨大的長條石頭,從遠處看就一頭高一頭低,一頭大一頭小,就跟橫着的棺材一個樣。
乍一聽不太吉利
裝殮了遺體的棺材叫做“靈柩”,而還沒有用的才叫做“棺材”。
有這麼個地鎮壓着,方圓裏頭人口會越來越少。
車上人連帶着司機都尋思咋不改名呢,直到經過一個生產大隊叫殺人壩,裏頭生產小隊叫殺人一號隊,殺人二號隊,一車子人也就不說啥了。
有方言的地方,村名很多都是普通話音譯。
徐春嬌記得海島還有個坎頭村呢,其他人老家奇奇怪怪村名也不少,下一個路過飯桶村的時候大家都挺淡定。
全是山路,還得進飯桶生產隊打聽
都是一個公社的,知道橫棺村的不少,花兩塊錢人家就可以帶路。
老鄉能坐上車也稀罕,東摸摸西摸摸,半個小時都還樂呵着。
車子開上一個小時才勉強瞧見遠處確實有座山,山頂橫着塊巨大的石頭,確實像個棺材。
徐春嬌尋思開車一個小時,那走路就得五個小時打底了,隔得那麼遠怎麼一整個村子都知道那地兒。
老頭操着一口漏風的牙說:“以前都說棺材山裏頭有太平軍留下來的金銀財寶。”
還不是瞎找,這一片都知道的一句諺語,老頭給說了,“日中間,月兩旁,龜山來對子午頭,繞前碑,雞三鳴,取瓶可得桂城,這就是找到那堆財寶的口令,誰參透誰發財。”
老頭直叨叨,老一輩子就開始流傳了,好些人過去找過,哪能找着啊,但都知道那麼一個地方。
就形勢最嚴峻的那幾年,本地小將也找過。
這會天開始陰了,老頭指着天:
“那一天好像也是陰天,卡車還從我們村子路過,車上打底有二三十號人。”
“也是我帶他們去的。”
“到那山頭都晚上兩三點了,而且還下着雨”
“那天山裏頭的雨和外邊的雨不一樣,落在身上居然是黏黏糊糊的,還有一股青草的味道”
“因爲人多,很快就有人發現地上樹上全都是一種紅色的蟲子,跟人的眼睛差不多大。”
“那些小娃娃們都怕,不敢往前走就想着就地過夜”
“雨大也沒個躲避的地方,我跟着那羣娃娃也都在後車廂,有個地兒坐就不錯了。”
“那時候是大夏天,雖然下着雨但肯定不冷,可也不知道爲啥就是覺得透心涼,就跟被冰錐子戳了個對穿似的。”
“實在冷得受不了,所有人就都樂意往回走。”
“奇怪得很,來的時候一條路通到底,往回走的時候怎麼開都開不出去,再開就沒汽油了,最後只能停下等天亮。”
“隔天天一亮發現不在棺材山,在附近的烏龜山,司機自個都沒想明白咋開的,而且再往外開,沒有丁點下過雨的痕跡。”
老頭神叨叨的說了一通,見沒人接茬還停下來還眨巴眼等待迴應。
都是端鐵飯碗的,誰都不好對過去的事兒品頭論足,傳出去那不是給自己招隱患麼?
半響後有人開了口。
“太平天國在西南發展起來也是有原因的。”
“老頭:“???”
“是這個理,主要是天災人禍都給西南趕上了,想不窮都不行。”
“那會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了,贏了的英美法商人可勁的傾銷洋貨,羊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就失去了市場,說白了就是傳統手工業玩不轉了。”
“從廣西到廣東打工的老百姓紛紛失業,掙不到錢,老家又有災荒,才讓太平天國鑽了空。”
老頭:“.…..”
“太平天國能在廣西發展起來,也得考慮下土客之亂,那會老百姓一部分是本地人,一部分是外來躲避戰亂的客家人,兩邊搶佔資源,生活習慣,語言和信仰也不通,矛盾突出得很。”
這帶路老頭想不明白,這羣人咋挑的關鍵詞,他就提了那麼一嘴的事兒居然還能嘮那麼多。
這有啥可嘮的啊。
徐春嬌還挺愛聽,耳朵聽着還不耽誤看路,所以沒一會就發現不遠處山上那塊巨大的石頭,快到橫棺山了。
光聽名字不吉利,可真快到了都能瞧出端倪
橫棺山對面還有幾座小山,遠遠看過去像是貢着三個餅,結合起來看反而就是一個相當好的風水寶地。
要到橫棺村得過條河。
渡河的橋相當隨意,就是四根木頭貫穿在一起形成橋板。
從河心開始每隔個三四米扎兩條木樁,上面再搭一條橫木槓,再把貫好的木板橋擡上去,一段接一段的一直連接到對岸。
現在水位已經漲得快和板橋持平了,估摸再過半個月到了穀雨壓根就沒法過人。
剛好對面大人帶着個小孩子要過來,都是揹着,沒敢放孩子自己走。
地質隊有經驗,叨叨看橋別看水。
水往下流,看水的話會感覺橋往上走,人容易犯暈摔倒。
沒過橋時就聽見喇叭聲,過了橋後聽得更清楚。
有喇叭的地方一般就是公社,他們還得去打聲招呼,在公社民兵面前露露臉,以免被人當成盲流抓起來。
越靠近公社也聽得越清楚,原來是在宣佈分地、分工具、分牲畜。
地質隊的成天跑來跑去,知道這是包產到戶,別的地兒陸陸續續也有生產隊正在弄呢。
幾個人站外圍看社員抓鬮。
這會先分的土地,用小紙片寫好數字揉成紙團放在一個草帽裏,按照隊裏的花名冊點名抓鬮。
有一戶男同志抓到一畝水地搭三畝旱地,又繞到旁邊去分工具和牲畜。
那些犁耙鋤頭之類的工具夠一戶一把的就抽籤選,不夠一戶一份的就兩戶抽一份,自行商量哪戶跟哪戶合用。
這個也不算難,一個生產隊的人,大都是一個家族自家屋的兄弟,兩兄弟共抽一份就可以了。牲畜也不夠一戶分一頭的就自行商量搭在一起抽。
這事不弄完肯定沒人搭理他們。
徐春嬌瞅着地質隊都開始散開了,也揹着雙手溜達。
這會已經有人注意到陌生人,陸陸續續嚷嚷:“你們六個人幹啥的?”
徐春嬌就站人民羣衆裏頭,揣着手老農民狀的看熱鬧,愣是沒有人發現她也是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