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災後重建的日常
估摸着有人回去宣傳了一通,這回來的人更多了,女同志概率顯著見漲。
很明顯早上各家買的價格都不一樣,一對比買貴了的保準挨說。
生產隊也用上了抽水泵,又是熱熱鬧鬧一個下午。
傍晚時分,隔壁紅星生產隊隊長從海邊溜達而過。
人是頭一回看到颱風天後如此乾淨的沙灘…
城裏人也帶來了消息,積水正慢慢退呢。
老牛家還四處打聽着,這明天城裏學校上不上課啊?
這年頭老師真沒得說,當天晚上牛建國和牛建軍的班主任騎着自行車摸黑進了生產隊,一家家問到目的地,就是爲了告訴兩孩子一聲放假兩天。
颱風天把學校弄得一團糟,還有得收拾呢。
孩子們拿着手電筒就出門了,等兩個老師要走的時候,每人車筐裏都有好幾個成熟了的番荔枝。
這玩意也叫釋迦果,喫起來綿綿的口感,這會正是熟透了的時候,口感齁甜。
颱風天打落了不少,這幾個絕對是矮子裏找將軍,千挑萬選出好的。
兩個班主任全是女同志,牛進棚還送了一程,一路跟老師還挺有話聊。
人家兩老師討論今年上半年組織高二學生準備高考,要不要把七二一也作爲考生填報志願的備用選項,牛進棚愣是追問了一句啥叫七二一啊。
人有正當理由,“我閨女往後得用上呢!”
他這當爸的不得多瞭解點啊?
老師也挺感慨,能知道關心閨女學習的爸可不多,就前幾天還碰見一個不知道自家孩子上幾年幾班的家長呢。
老師也說得仔細,叨叨七二一大學就是半工半讀的意思,主要是好些大的國營企業辦起起來的。
也招生,而且招生條件低於普通大專,高於中專。
學校也得保證升學率,所以挺提倡高二學生高考時考慮下七二一大學。
去年下半年剛得知七二一半工半讀的大學要停辦,但海島還沒有確切的政策,學校都想着能趕個尾巴。
現在報紙上能瞧見的消息也多了,都知道‘清北復開’最好,再往下就是中科大,中山,武大啥的。
就跟階梯似的,往下就是師範學院和農業大學,最後就是七二一大學。
牛進棚挺喜滋滋的告訴人家,“我妹妹就是北京大學的。”
人這麼理解,在北京讀的大學就叫北京大學,沒毛病…
兩個老師哎呦呦的喊起來,一對姓還真對上了,恢復高考那一年可不就有個姓牛的女同志考到京都去了麼。
人家就更好奇的問一句:“你家女兒今年高二啊?”
牛進棚叨叨着也差不多了,這日子過得可快了。
送完了老師回到家,當爸的心情依舊相當澎湃,從抽屜裏摸出筆記本。
這還是之前練字的時候心血來潮動的筆,翻開後上面就一段話:時間飛快,大姑娘明年就要考初中了,二姑娘也快了…
牛進棚拿出鋼筆甩甩水,挺鄭重其事的寫:“時間飛快,大姑娘已經上初中了,二姑娘也快了…”
這會點的是煤油燈,燈泡沒有預兆的亮了。
本來挺黑挺安靜的生產隊就像炸了鍋,小孩們嗷嗷叫着‘來電了’
本來該洗個腳睡覺了,這會都開始往外跑.....。
老牛家外頭一羣孩子,全都在等大妞和牛建國,問一問能不能去荒屋摸一摸電冰箱?
咋不能呢,四個孩子呼啦啦的跟小夥伴們往外跑。
那一小塊玉米地還矗在荒屋門口無人認領,要進門時就得先走幾步玉米地.....。
大妞走過去又退了回來。
今天還聽大人說,明兒要把玉米地移栽到自留地裏。
掰苞米簡直是所有小孩的噩夢!
倒不是掰苞米的過程有多累,就是在掰的時候從苞米地裏走過時,苞米葉子會把胳膊和臉劃出一道一道的紅。
偏偏到收苞米的季節時天氣還悶熱着,所以也不能捂住臉
不然的話天熱加上勞動運動本來就使人呼吸急促,要是捂上臉的話就更喘不過氣來了。
大人們砍玉米杆子也很辛辛苦的。
一根玉米杆得下好幾钁頭才能連根挖出來,而且是一根一根的挖。
以前荒屋後邊空地也種過幾茬玉米,後來也沒種了。
現在不搞大集體,老牛家更是徹底和玉米脫了干係。
牛建國也退了回來,同樣想起被玉米支配的恐懼......。
兩個出主意的對看了一眼,心照不宣的問小夥伴想不想喫電冰箱凍出來的自制冰棒,想的話搭把手幫個忙!
等隔天黃水仙和牛進棚起了個大早,奔到荒屋門口一看,光禿禿啥也沒有,連土都沒剩下。
路過的社員還搭了話,問了句昨兒掙多少錢啦,二十塊錢應該有吧。
又誇着孩子們真是積極,昨兒忙着賣海鮮,大晚上也還勞動呢…
話裏話外重點主要還是錢,主動提的幾乎都是至少掙着這個數的。
努力一天,颱風天的損失可不就回血了麼…
屋裏的人聽見動靜也出來,社員們就得再問問老太太損失大不大。
老牛家其實沒什麼損失,房屋沒壞,家裏又不種糧食,現買現喫的四百多斤糧食一部分曬乾放進甕裏頭封了口,另一部分在臺風來臨之前就搭了橋。
也簡單,壘幾塊轉頭,再往上放幾根木棍,鏤空既能防潮,還能讓貓進進出出抓老鼠,防水也夠了。
也就自留地那慘烈些,等會吃了早飯就過去處理。
饒是自家情況挺好的,徐春嬌還是唉聲嘆氣的叨叨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碰頭的社員同樣的唏噓下一團亂的家,然後彼此心滿意足的匆匆去幹手裏頭的活兒。
今兒放晴,老牛家三大四小七個人一套動作,排成串揹着手微微仰頭曬着太陽溜達着走,從背影看就知道是一家子…
一貓一狗也跟着去了,隊伍拉得老長一條
饒是提前知道有颱風,一路上還是有一部分社員開始扛着淋溼的糧食到曬場去。
雖然一連下了四天雨,穀子積熱發芽率很高,但雨水淋溼的稻穀堆放在一起時只要及時查看和翻動,那損失不會那麼大。
只要瞧見誰家淋溼發芽發黑的糧食多,路過都得小聲蛐蛐一句:“人懶別怪落雨糧….”
路過曬場,徐春嬌跟兒子蛐蛐,開了個頭說:“誰家腳臭味”
牛進棚超大聲反問親媽什麼臭?
徐春嬌壓低聲音,“腳臭”
牛進棚繼續超大聲,追問有嗎,有腳臭味嗎,沒聞着啊!
曬場上的社員幾乎已經都聽見了,徐春嬌也不打算說話了,閉上了嘴巴子。
有脫鞋的社員開始反問身邊人,“徐老太是說我們腳臭嗎?”
旁邊人叨叨不知道啊,不過應該很臭吧,徐老太都聞見了
曬場上脫了鞋的社員們就無辜眨巴眼看着徐春嬌。
徐春嬌對兒子不報指望了,扭頭看向了大兒媳,“還得是你。”
受寵若驚的大兒媳快走幾步,一路和婆婆愉快的嘮嗑嘮到了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