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回憶穿越前
撇去其他正事,小老太最熱衷於收集各種各樣的物資。
想當年她就是採買物資誤穿到了這個時代。
在末世,普通人喫搭配好的濃縮營養膏。
只有小部分人依舊保持古老的進食方式。
沒法子,未來蔬菜,大米以及水果是在類似於戴森球運行規律的人造天體進行栽培。
由於引力問題,未來人造天體並不是球體而是圓柱體,且是一端對着太陽的矩陣,好通過不斷旋轉形成人造引力。
模擬一年四季栽培出來的作物太低效,所以濃縮營養膏依舊是第一選擇。
末世居民有人從出生到死亡,沒能喫到一碗飯。
徐春嬌出生時已經是營養膏相當成熟,可以自由選擇液態或者固態,嫌麻煩甚至可以選擇藥丸末送服。。
甚至人類因爲進食習慣的改變,牙齒和腸道功能已經相當程度的退化。
所以未來人類的相貌和體態會稍微有一些不同。
營養膏太精細,也太安全,人體吸收率幾乎能達到100%,所以未來甚至腸道方面的疾病都已經宣佈徹底杜絕。
等徐春嬌成年分配工作成爲採買人員,生活品質介於只能喫營養膏和偶爾接觸新鮮食材之間。
所以當徐春嬌睜開眼睛,目光所及的地方全是自然狀態下生長的作物,着實震驚了許久。
習慣了進食以後,那些不用咀嚼的東西都不能算是食物…
徐春嬌回回想起喫營養膏的日子就控制不住想收集物資的心。
工作日的林子本來就空蕩,秋天更是沒什麼人會特意往山上跑,哪怕是那些回城後沒事幹的無業知青,這會都得喫飯去。
徐春嬌從空間裏整了點熱氣騰騰的滷麪喫。
閩南的滷麪有帶湯的,也有半滷,還有乾的,煮法雖然不一樣,但好像都圖一個鮮字。
擱海島,要喫鮮就得白灼清蒸。
閩南滷麪明明是濃汁,但靠着魷魚,蝦,海蠣愣也能吃出鮮味來。
面比較頂飽,裏頭配料又多,徐春嬌準備好的菜粿愣是喫不下了。
那玩意原料只有白蘿蔔和粘米粉,炸得脆口就能喫,保準一喫一個不吱聲。
喫飽後,徐春嬌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在四周散步,一來是消化食兒,二來是觀察一下有沒有什麼值得采集的作物,還真發現了一株黃精。
生黃精野豬都不喫,因爲會麻嘴巴子。
估摸就是這原因,徐春嬌找着的這一株黃精有二三十片的葉子,保守已經有25年及以上的藥齡。
冬天的黃精最好挖了,植株枯萎方便尋找,而且精華全部集中在黃精的根部。
現在秋天也不差。
小老太聽着空間播報還挺高興,又多虧沒立刻動手,而是接着往下聽了幾句,發現挖黃精得連苗帶兩節杆作爲留種用。
徐春嬌蒐集物資不咋的收集藥材,也就是這會碰上了,再加上黃精補氣,什麼乏力倦怠,面色發慌,手腳冰涼,大便不成型等等都能喫上,這才琢磨收起來,打算回去用柴火竈九蒸九曬試一試。
收了野生黃精以後,徐春嬌開始有意識的也關注一些野生藥材,還終於碰上了活物。
一隻白色的狐狸。
狐狸沒啥用啊,徐春嬌觀賞了一會,目送白狐狸躲進了深處。
不過這會越往前,樹林越茂密,越是人跡罕至,徐春嬌甚至懷疑,這裏會不會是從來沒有來過人,怎麼陰森到這種地步。
她靠着樹休息的時候,背後卻沒有傳來樹皮硬邦邦的感覺,而是軟綿綿、涼颼颼的,像是靠在了一團棉花上。
徐春嬌飛快的轉過身。
哎呀媽啊
一條軟綿綿的大蛇正盤在她靠着的那棵樹的樹幹上呢!
估摸是剛喫飽打盹,所以纔沒有立刻攻擊人。
徐春嬌也不怕蛇,擱瀘市那會還喫過大王蛇呢。
蛇肉絕對不難喫,就是野生蛇的蛇皮下肯定都是寄生蟲,倒也沒有喫的必要。
看到蛇沒有攻擊的打算,徐春嬌也就慢慢後撤。
之前還聽說這山裏十多年以前還有老虎下山喫人被打死了,當時去打老虎的人都分到了牙齒。
徐春嬌倒是沒打算收野味,連碰見了一隻野雞都沒去追。
要知道野雞跟野豬一樣都是羣居動物,在哪個地方發現了野雞就仔細找着,保不齊就能找到老巢。
小老太看見有土茯苓時比看到野雞激動多了。
這季節土茯苓的果實正好成熟,紫色的。
徐春嬌吃了點,琢磨口感像糯米糰,沒什麼特別的味道。
跟桑葚一樣全是花青素,一摸就是一手去不掉的汁。
徐春嬌打算帶點回去給二妞喫。
今兒出來一整天了,那孩子該又等着了。
唉,也不知道是不是適應了這個時代,徐春嬌今兒特容易回憶起從前。
她所生存的時代之所以稱呼爲末世紀元,是因爲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已經存在基因置換。
那項技術最開始用於治癒基因病,且直接破壞了隱性基因,以保證置換過的顯性基因能夠在下一代繼續延續。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人倫大討論。
如果父母的基因有缺陷,並且很大概率傳給孩子,那麼強行改變基因的出發點無可厚非。
可改變了基因的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不完全能歸納爲這對夫妻兩的孩子。
一些人通過基因置換出更漂亮,更加聰明的後代在人倫上也有問題。
基因選擇而生出來的孩子到底能不能算跟這對夫妻兩有血緣關係?
以家庭爲單位的秩序徹底被打亂,親情淡漠引發的危機被稱呼爲末世紀元。
親情是未來已經接近消亡的一種社會關係。
徐春嬌在穿越到這個時代前,腦子裏壓根沒多少親情的概念。
小老太一遍下山一遍尋思,習慣成自然的話真是沒錯…
到山腳下後,徐春嬌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把自行車從空間裏拿出來,趕在傍晚時分進了熟悉的小巷。
果不其然,二妞正站小巷口四處張望呢。
本地好多民居門頭上會帶四個字,一般前兩個字都是姓氏,後面如果跟着衍派,說明這家人當年是中原和北方南遷過來的。
如果跟的是‘傳芳’那這家人祖上一定出過了不起的人物。
二妞這會就是梗着個脖子就瞅人家門頭寫的是啥。
還是徐春嬌先喊了孫女一聲。
二妞眼神立馬亮了,揮舞着手裏的信,“奶奶,家裏來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