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牛媽
能牽扯上關係的人就只有女婿一家調來鵬城的周秀蘭。
只有牛桂枝正兒八經的來過鵬城。
頭一回是因爲珍珠霜的事帶着姚家旺去了一趟香江。
輪着黃水仙爲了到貿易公司給加工廠拿訂單時,又走了一回。
連帶牛桂枝都自發的攬了活,從碼頭出來就操心起了行程。
也不是頭一回來了,到哪搭乘公共車都知道。
母女兩直感慨,每回來都感覺羊城的人又多了不少…
姚家旺上回跟着親媽去了一趟香江,算是第二回出了遠門
老姚頭幾十歲的人了,離開熟悉的環境滿是拘謹和不安。
這會碼頭人多,小老頭甚至都不敢大聲說話。
母女兩剛站定他也立刻停下不動,一手摟着自己的隨身行李,一手緊緊的拉着大孫子,眼神就沒有離開過徐春嬌和牛桂枝。
親家母說去哪就去哪,說幹啥就幹啥,就跟沒帶腦子出門一樣被領着到處走。
徐春嬌覺得親家公挺聽話。
老姚頭覺得親家母有計劃。
兩人對彼此都挺滿意…
等車的時候,牛桂枝就見縫插針的指着過路能見着物品教姚家旺英語。
牛桂枝以前也是教孩子認這認那。
把家裏的東西都認遍了,最後沒啥認的了,就從菜窖裏拿出一些青菜來教孩子認。
鄉下孩子都是這樣慢慢的啓蒙
好些孩子還不會說話就能認出好多東西,問他南瓜在哪,小孩就會指指南瓜。
再問誰是媽媽啊,小孩再指指當媽的,效果挺好。
人真是多啊,牛桂枝跟老太太商量要不然坐三輪車去火車站吧。
上回徐春嬌帶着二妞來往羊城就感覺本地的機動三輪車多了不少。
牛桂枝幾個月前從京都折返回海島也是一樣的路線,這會也有差不多的感觸,免不了多看了幾眼碼頭邊擠得滿檔的車子。
立刻就有個小年輕迎了上來問坐不坐三腳雞,公交車不知道啥時候來呢。
羊城很早以前就有三輪車公司。
最開始是人力拉車,十年前就開始有機動三輪車,用單缸汽油驅動。
今年三輪車公司改爲小汽車出租公司,開始慢慢淘汰機動三輪車。
淘汰掉的車子被個體戶買了,好歹也算有個營生。
跟鐵飯碗當然沒法比,拉一天客人掙一天的錢。
年輕小夥態度確實好,牛桂枝就問問到火車站去多少錢,一聽價格就不樂意了。
羊城的三腳雞都是明碼標價,哪怕沒坐過也聽說過,價格就不對啊。
老牛家的人哪能做冤大頭啊,不能因爲他們老的老,小的小,又是女同志就故意漲價啊。
牛桂枝跟人掰扯了幾句。
周邊也不是一輛三輪車,實在不行坐公交車去,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年輕小夥嘴巴也不利索,估摸也怕被同行搶了客人,三兩下就鬆了口。
隊伍裏有個帶腦子的就夠了。
閨女心裏有數,小老太也樂意丟掉自己的腦子,痛快的跟着牛桂枝的安排。
小三輪剛好能坐四個人。
現在十一月份,走路倒是不覺得冷,坐車時冷風往裏頭灌就會有幾分涼意。
來了好幾次的母女兩縮着脖子躲冷風,只剩老姚頭領着姚家旺往外興致勃勃的張望。
老姚頭是文盲,看到招牌就愛問大孫子寫的是啥。
鄉下孩子直到六歲上學纔開始認字的一抓一大把。
姚家旺六歲半,今年牛翠蘭開始給啓的蒙,牛桂枝回家這幾個月也教了點拼音,現在認個四五百字沒問題。
小孩懂的立刻說,不懂的琢磨着瞎說...。
路過奶站的時候,老姚頭指着招牌就問大孫子寫的是啥,咋那麼多人排隊。
姚家旺很大聲的說:“寫的是牛媽站!”
老姚頭寧願蛐蛐名字取得怪也沒有懷疑過大孫子,還得誇誇孩子真聰明,啥都會呢。
縮着脖子的母女兩一直沒擡頭,只尋思冷天真不能坐三輪車,冷風四面八方來,躲都躲不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下了車,母女兩瞪圓了眼睛問人家這是哪,說好的火車站呢?
指望不上別人時,徐春嬌就會自動撿回了腦子。
小老太三兩下就弄明白了。
羊城有兩個火車站,新的那個是六年前剛開的,有四個月臺,跑京廣線、廣深線、廣三線。
舊的火車站最主要的是廣九鐵路,能從羊城坐火車到香江。
羊城春秋都有廣交會,最近好些港商就是坐的這一趟車從香江到羊城參展。
年輕小夥也很委屈,剛纔聽着這一家子說英語就覺得應該是香江來的。
老火車站可遠多了,價錢本來就應該貴一點。
現在汽油是七毛六一公升,今兒這一趟幾乎都要虧本了.....。
因爲嘴說不過又想着虧本就虧本,就當是今天開張了,所以才跑了一趟。
結果還跑錯了…
估摸也知道沒佔着多少理,也怕人家不給錢還得再拉回去,小夥子語氣放得挺軟,直叨叨自己剛接觸這一行。
這三輪車都是家裏借錢給買的,剛跑了一個星期。
年輕小夥又問問要去哪,這條線路能到羊城,東莞,鵬城和香江。
一天兩個班次,這會剛好能趕上....。
要是去東莞和鵬城,這趟車也行的。
徐春嬌向來喫軟不喫硬,且能到目的地就成。
小老太這會並不生氣,還一臉慈祥的叫人別緊張,不是多大的事,問:“孩子多大啦?”
小年輕以爲問自己年齡呢,忙叨叨不大不大,也剛滿二十歲。
徐春嬌挺真心的來了一句,“你瞅着頂多就三十好幾,沒想到孩子都那麼大了,真是顯年輕啊..”
小年輕一時間都分不清楚這對母女哪一個對他的傷害更深,走時眼裏都有深深的哀怨。
人也不敢多耽誤,走時眼神還發虛。
羊城離鵬城一百公里,可以坐客車也可以到新火車站坐火車。
但要坐廣九線路,火車票得九塊八毛錢,妥妥的天價,普通老百姓哪裏消費得起。
然而,當小老太踏上火車站,看到不是綠皮火車那種一榔頭一榔頭敲出來的硬板凳,而是實實在在的軟座已經是一喜。
又發現車座上頭有涼涼的風往身上打,頭一回碰上火車,終是相當滿意的發出了‘這錢值當’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