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房子要不要
這又得分聽得懂和聽不懂的。
瞧着白老太是真歡喜,到酒店以後就得多注意這對母子兩。
今兒就兩外人,坐老太太旁邊,倒也沒人說啥。
進了包廂,白家自有小輩麻溜的去數人和凳子,發現對不上人數立馬就忙着增椅子。
人數對了找茶壺要熱水。
沒瞧見小輩先上桌的,都是藉口出門抽菸上廁所,還有好幾個貼着角落的地兒站着。
白老太先落了座,餘下的人就跟蘿蔔似的找位置。
也不是瞎找,先按輩分,再按年輕,輩分小年紀小的的扎堆靠着門坐着。
酒店毛巾疊的花放在高腳杯裏頭,位置不一樣,疊的花也不同。
還有專門找左右跟自己要坐的位置疊的花兒都是一樣的坐。
母女兩對視了一眼。
真要這麼講規矩的話,老牛家幾個孩子輪流坐了好幾年老太太的位置…
老白家小輩可太有眼力勁了。
坐門口的小年輕倒茶倒着酒,上桌後可勁的藉着第一次倒茶的機會跟每一個長輩寒暄。
酒倒滿,茶水倒七分
末了輪着服務員上菜時幫着接一下,一放桌子上就先往白老太那方向轉,由着長輩先喫。
自個沒喫兩口又忙着幫忙倒起了酒水。
該碰杯了,兩手扶着杯微微彎腰,杯子放得比長輩低得多得多。
牛桂枝還給親媽使過眼色,那小年輕就是偷着買賣珍珠霜的那一位。
人保準是認出牛桂枝了,倒酒倒茶水的時候神色有幾分不自......。
由着白老太帶頭說了好幾次自己家別客氣。
話落母女兩就又用眼神無障礙的交流了起來。
真要當自己家,這會都不一定坐飯桌上,找個順眼的地兒蹲着完事,還能順便喂喂雞喂喂狗子…
而幾個小孩也會端着碗筷遊走夾菜,遊走着,遊走着,可能就游出了門…
那都不用管,回來時碗裏都不是自家的飯菜,哪怕拿個空碗在飯點出去,回來孩子肚子都能喫得滾圓。
徐春嬌倒也不去評判別人家的規矩。
擱她看來,白家這麼喫飯沒毛病,老牛家平日裏喫飯講究一個舒心自在,雖沒有座位主次之分,但喫飯前也會等人齊再開動。
就老太太看來,問題也不大。
牛桂枝起初瞅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些焦慮,看老太太顛齊了筷子喫得並沒有半分拘謹,心情又踏實了些......。
她瞅好幾個小輩喫夠了十幾分鍾後眼神全是離桌的渴望,爲了不讓長輩的話落地上絞盡腦汁的接話,還得認真的聽長輩吹牛皮,一頓飯喫得也真是有幾分辛苦。
人家觀察母子兩小半天了,到底也有個男人跟牛桂枝搭上了話,就是內容不咋中聽,跟查戶口似的盤問着家裏人口。
牛桂枝倒是能應付,就是人忽然來了句,“你長得不漂亮,但瞧着賢惠,合適結婚。”
這話說的,牛桂枝倒也是回得快,“你看着也成,挺老實,適合接盤。”
瞧着人漲紅了臉,人還尋思是不是說得太毒。
這會席間‘嗡嗡嗡嗡’的說話聲。
兩老太太不知道說到啥了,有人提了一嘴男人就是家裏的頂樑柱,牛桂枝聽到親媽來了句頂樑柱那都是砌牆裏就釋然了。
論毒,她媽舔一下嘴皮子就能把自己毒翻了.....。
牛桂枝分着心觀察四面八方,聽兩老太太說話呢也下意識豎起耳朵。
倒不是別的,主要是親媽偶爾會爆點大瓜,而且節奏稍微沒跟上,後續劇情就接不上了。
今兒狗子丟了一回,這會老太太正說着流浪狗了。
都在嗡嗡嗡嗡嗡嗡,聽劈叉還不自知的牛桂枝找準機會壓低聲音問問親媽,“什麼亂搞,誰在亂搞。”
眼神全是對小道消息的渴望。
而坐得近又聽見個聲的,也不由自主的側過身子。
誰說的亂搞?老太太說的?
小腳老太不咋出門,知道的都是老白家的事兒,也就是說剛纔說的是老白家誰誰誰亂搞?
這一頓看似無比正經,規矩十足的飯局,到底是混進了一點點不和諧又抓人眼球的聲音.....。
只不過到了該散場的時候,終是沒有人能成功打聽出更多的消息。
看着兩老太太再一次一起上了車,只能遺憾真正的內幕消息,也只能那一家子自己消化去了。
車內倒是確實在說話,內容卻是十足十的正經。
白老五沒跟徐春嬌客氣,問問還有多少,指明瞭想把所有龍涎香買下來送親媽。
千斤難買媽喜歡…
徐春嬌尋思着,一斤多重,不到兩斤吧。
既然敢提,價錢上就不會坑了徐春嬌。
白老五明示着可以是錢,如果不知道開價多少,也可以是其他…
他道:“或者問問你閨女。”
牛桂枝哪能做得了親媽的主,不過要她說的話,可以是錢,其他就免了吧。
其他的無外乎就是金銀珠寶或者之花瓷器啥的。
在老百姓看來,金銀珠寶起碼是件東西,就算不能喫不能喝,但起碼可以保值,還能傳給下一代.....。
以前最嚴格的時候,好些人都會偷摸把金銀首飾埋進牆壁裏,或者埋地下,寧願多費點功夫都捨不得丟。
之前有一段時間公家歸還文物,字畫瓷器啥的,都不一定有人去領。
誰知道那些玩意兒是真的還是假的呀?就算是真的又咋樣?就是張紙兒上寫巴寫巴,畫巴畫巴,就要賣那麼老些錢,誰腦子抽了去買它們?
瓷器也是,不就是泥巴燒出來的東西麼,家裏頭的菜缸子好歹還能醃菜呢,那瓷器放着都佔位。
當然,也有懂字畫瓷器的,但懂得未必買得起,或者賣得起也未必敢買,誰知道哪一天會不會風向忽然又變了,所以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別爲了身外之物把自己搭進去!
牛桂枝也是這麼想的,那些東西放家裏太顯眼,出了事還不容易脫手。
白老五又加了一句,“房子要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