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超古代文明遺蹟 作者:未知 第三十五章超古代文明遺蹟 “根據本臺前線發回來的最新消息,玄武科技集團、長城製藥、華聯商盟、中夏研究所……,數十個國內頂尖科技企業力量都已經派出科研人員前往長白山,本臺將會爲您持續跟蹤報道此次長白山……” 劉燚放下手機,望向窗外,不知何時,進入川蜀大地,天空不作美,竟開始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 古語有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從窗內往外看去,淅瀝小雨蓬鬆出濃郁的白色水霧,籠罩在天地間,水天一色白茫茫一片,一座座連綿起伏陡峭的山脈猶如擎天神劍,極具神韻,直插雲霄!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如此也…… 劉燚出神地看着窗外,心中卻全然沒有欣賞這險峻奇色的心態,腦子裏想的全部是剛纔手機裏的那一條資訊上的內容,這一世的超古代文明遺蹟開始現世了…… 超古代文明遺蹟,是前期地球人們對第四太陽紀以前文明出土的遺物遺址的總稱,直到隨着時間慢慢的推移,人們從瑪雅石碑與虛神界中,瞭解越來越多後,纔對出世的遺蹟遺址進行統一的分類,比如是什麼等級的禁地,是不是普通居民居住羣遺址等等。 雖然劉燚知道,這次長白山出土的超古代文明遺蹟,不過是一處普通的第四太陽紀居民聚集地遺址,毫無實質意義上的價值,但是長白山總歸是出現了超古代文明的遺址。 這也就意味着,上古時期的遺蹟、禁地等,出世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與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只是偶爾因貪婪一兩株異果藥植,發生殺人越貨,剛開始出現的小動亂不同。 真正意義上大動亂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伴隨着上古禁地的出世,那些地球上隱藏了幾千年的古老練氣士家族、西方魔法師家族、道統等都將一同橫空出世! 是的,前世第一次禁地出世,不是在虛神界,而是在現實中的地球上!那一次的大動亂,幾乎橫掃波及到了整個地球,上古禁地道統的出世,震驚了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政府與財閥勢力都被捲了進去,堪稱是有史以來,地球上最黑暗的時刻,後來有人稱之其爲第三次世界大戰! 劉燚心事重重,輕輕吐了一口濁氣,瞬間在面前窗戶的玻璃上凝結成一層淡淡的白霜,倒影出他朦朧的臉龐來。 他煩心憂忡地不是大動亂的即將到來,而是這一世時間進程的些許錯亂偏移,使得劉燚有種莫名的煩躁,誰也不知道這種偏移最後會造成什麼樣與上一世不同的變數。 劉燚在賭,他在賭這一世歷史軌跡稍微偏移的僅僅只是存在於一些人物變數與時間變數上面,而總體大的標誌性節點不會偏移。 比如禁地、上古道統的出世時間,以及地點…… 這纔是劉燚真正在意的地方,也是他這一世是否能夠順利崛起的關鍵所在! 畢竟自從重生以來,劉燚最大的底氣就是比常人所多了先知先覺這一優勢,如果這一世上古禁地這一重要資源出世的時機與地點,也與上一世的歷史進程發生了偏移,那他可真的是要瘋了。 此行來到川省,劉燚便是要驗證這一點! 經過近五六個小時的舟車勞頓顛簸,劉燚終於在午後,來到此行的目的地,西嶺雪山,大邑縣站! 西嶺雪山,坐落於川省中西部,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而得名。 在前世地球復甦後,是地球上爲數不多幾個最早出世普通上古遺蹟道統的地方,時間,就是在地球復甦後的第六天左右。 這裏,後來也被人們視爲是上古禁地出世爆發的前期節點! 劉燚整理了一下行包,隨着擁擠的人羣出站,開始向不遠處巍峨雄偉的西嶺雪山前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川蜀大地的古老山脈間,彷彿天生就是絕境險峯,人跡罕至的代名詞。 劉燚行走在陡峭的羣山萬壑間,在遠方皚皚雪峯背景下,猶如一道孤獨的時光行走者,穿越前生,走在今世,默默體會着這天地古老的蒼莽…… 天地復甦後的西嶺雪山,變化也是相當的巨大,皚皚雪峯上有金霞升騰,一朵朵聖潔的雪蓮花閃耀着妖異晶瑩的淡藍光華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靠近陽光的雪峯上,紫藍色的冰瀑垂掛,一股股五彩斑斕的霧靄氤氳之息升騰,籠罩在整個西嶺雪山上,遠遠望去,壯闊而又雄渾! 當地山村裏的村民,淳樸善良,他們告訴劉燚,西嶺雪山上神獸棲息,告誡他輕易不要靠近雪山。 天地復甦後的西嶺雪山,在與世隔絕的當地人眼中,就是聖山顯世,劉燚曾試圖用科學的觀念給他們解釋着,這西嶺雪山變化的原因,但是觀念根深蒂固的老人們一直堅信古老的聖山傳說,山上有神獸,庇佑他們一方。 劉燚無奈苦笑就罷,將身上所帶的糖果分給了孩子,辭別了山民,繼續前行,他彷彿不知疲倦一般,孤獨的身影在陽光下,被拉的很長很長…… 當紅日西墜,空曠而又高遠的西嶺雪山,磅礴中亦有種蒼涼,一路走來,劉燚所見所聞諸多,天地復甦的變化,帶給了這世間萬物太多太多的生命奇蹟了。 他看到一隻剛出生的麋鹿,跪在母鹿前,吸吮着**,眼睛裏流淌出金色的眼淚;他親眼觀察到一株小草帶着美麗的生命光澤從破土而出,再到迅速舒展枝葉的奇蹟過程…… 一路下來,劉燚感悟很深,心境不由也得到了一種無形的昇華,這對日後的進化之路有很大裨益。 在天黑前,劉燚來到一處山坳中的小山村,準備在這裏休整一晚,再繼續前進。 李太白村,村名很有氣勢,以唐朝詩劍雙仙李白爲名,實際上,此村的村民世代也一直以李白後人自居,尊奉李白爲宗氏先祖。 至於歷史上李白的後人,是不是一支曾遷移至此地繁衍,就無從考證而知了。 不過李太白村,民風的確崇文善武,莽莽深山與外界隔絕下,自成一番獨特的古風韻味,在如今這個生活節奏迅速喧囂的浮沉鬧世,顯得很是稀有與彌足珍貴…… 劉燚行走在李太白村的道路上,隨處可見道路兩旁舞文弄墨,長劍挽襟的村民,一股世外桃源的安寧祥和氛圍,籠罩在這片土地上,劉燚走着走着,忽然不禁被村民們舞耍的劍式深深吸引到了,駐足欣賞。 以他前世神王的眼界,自然可以看得出這裏村民所使得看似很普通的劍法中,那份不同尋常的淡淡玄奧之處來。 只是可惜了,劉燚心中一聲輕嘆,幾千來的代代相承,已經使這部劍訣失去了原本的大部分面目,僅僅還剩下那一絲神韻還未磨滅,對他而言,借鑑意義遠不如觀賞意義大。 否則的話,劉燚還真想見識見識傳說當中的詩劍雙仙,李白所創下的劍法…… 後人贊李白,酒入壯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