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修行路上
盤坐在牀上,顧陽已經將破山拳第六式學會卻仍未突破武夫二階,反倒是丹田內的那股神氣越發壯大,每次流過四肢體骸都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顧陽大致估算一下,自己的體魄比起剛練拳的時候強大了三倍多,這還是隻泡了幾次藥浴的緣故,如果能找來一些珍貴丹藥應該能達到四倍左右,不過顧陽能感覺到這已經是極限了,經脈血肉被淬鍊的差不多了。
不過事後有幾次,少女胡靈倒是一臉後悔遺憾,說早知道就給他留一點黑龍血肉,如果能有三分之一的龍血沐浴,顧陽就能很輕鬆的達到高階武夫。
顧陽笑着說沒關係,自己是劍修,註定是要成爲劍仙的男人,泡不泡龍血有什麼關係。再說還有胡姑娘你這個大高手,我還怕被別人欺負不成?
雖然顧陽仍然不知道這個胡姑娘到底是什麼身份,也不知道那條黑龍屍體去了哪裏,不過顧陽還是覺得,胡姑娘是個很好的人吶,事事都爲自己着想,自己可不能做出什麼對不起她的事。
如果自己再厲害一些的話,就像爹說過的,如果有那種好姑娘不妨試着追求一下,給咱們顧家改善一下基因是不是。
當時胡靈便給他翻了個白眼,說道本姑娘可不是你媳婦,那個路人的話你別當真。
不過少女眼中的笑意是藏不住的,顧陽如是想着。
從回憶中收回心神,顧陽握緊的拳頭猛然揮出,一聲輕微的破空聲發出。
顧陽感受了一下速度力度,大爲滿意。
因爲身體強度的提高倍數並不意味着實力就達到了那個層次,大多數情況下,實力的提升是速度與力度相乘,也就是說,現在的顧陽起碼能打十個過去的他。
怪不得只要家裏有條件的父母都會選擇讓孩子習武,不求多麼強大,起碼身體健健康康。
天下父母心,皆是如此。
顧陽琢磨了一下胡靈改進後的第七式拳法,發現難度果然比起原來的要更加困難,甚至其中包含的一些穴位脈絡顧陽沒有了解過,只能作罷想着明天再找胡靈求教一下。
發現自己還沒有睏意,顧陽猶豫了一下運
轉起少女教授的法門,顧陽時隔這麼幾天再次進入了識海空間中。
仍然是茫茫無邊的寂寥,身體上下皆是虛空,不同的是,一柄古舊的青銅飛劍漂浮在虛空中。
感受到顧陽意識的進入,青銅飛劍微微顫抖,一股喜悅的情緒傳遞給顧陽。
顧陽感受到青銅飛劍的親暱,嘀咕道:“咦,本命飛劍莫非還有自己的意識?”
“當然,不然你以爲本命飛劍爲何獨一無二?”
一聲懶散的回話從飛劍上傳出,顧陽見怪不怪。
下一刻,虛幻的人影從飛劍上浮現出,青衫白髮,風流瀟灑。
“小傢伙,怎麼有空過來打擾老人家休息了?”
顧陽猶豫一下,抱拳道:“前輩居住在我的識海中,晚輩不敢也沒能力趕前輩離開,但向前輩請教一些東西可以吧?”
白髮人笑着看着顧陽,“既然你都說了沒能力趕我走,那我爲什麼要回答你?”
顧陽認真地說道:“可晚輩遲早有一天能變強。”
白髮人思索片刻,還別說,這個小傢伙神魂異常強大,雖然不明白爲什麼沒有引來本命飛劍,可是自己寄身的這柄飛劍現在已經成爲少年的本命飛劍了,過個幾百年說不定又是一位長青劍仙。
“可以,你問吧。”
“晚輩想向前輩求教一本劍修法門。”
“你這小傢伙還真是不客氣啊,拿了我的飛劍還不夠還想要我的修煉之法?”
顧陽點點頭。
白髮人撫上額頭,揮手,“不可能,學了我的修煉之法就算是我徒弟了,可我目前不太想收徒弟。”
說完,直接鑽回劍身中蓄養神魂。
顧陽撓撓頭,沒有了立即離開識海空間,而是對着青銅飛劍試探的下了一道命令。
下一刻,青銅飛劍歡快的飛到顧陽身旁,繞着他轉圈圈。
顧陽想了一想,輕輕一躍,踏上飛劍,“嗖”的一聲,青銅飛劍化作一道劍光。
飛了幾圈,顧陽終於樂此不疲的下了飛劍,終於體會到御劍飛行的感覺了。
雖然沒有風。
對着青銅飛劍揮了
揮手,顧陽退出識海空間。
沉睡中的白髮人睜眼瞅了一眼,嘟囔道:“倒是挺有禮貌,再考察一段時間吧……”
退出識海空間後,睡意上頭,顧陽終於朦朦朧朧的進入夢境。
翌日。
綠袍少年宋睦看到走出客棧的少年少女,眼神中透出一絲陰冷。
“你們準備好了吧,盯着那個小子,找個偏僻的地方堵起來,男的打殘,女的照例等我出面。”
宋睦身後的四名彪形大漢諂媚笑道:“知道知道,這種事公子就放心交給小的。”
“去吧,那小子只是個一階武夫,你們四個一階要是還辦不成這種小事,就直接從家族滾蛋吧。”
“小的明白,看小的們吧,還要恭賀公子再得一佳人。”
宋睦擺了擺手,四人迅速跟了上去。
溯回城外有達官貴人修建的百米長的涼亭廊道,夏日可坐在涼亭下看雲陽江的浪潮,冬日也能立於此中,享受暖爐燒烤欣賞雪景。那貴人倒也是個心腸好的,平日也允許遊客旅人進亭賞景,只要保持乾淨衛生即可。
今早顧陽見着胡靈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訴她自己不知道拳法第七式的那些穴位經脈的一一對應,在少女有些嫌棄的眼神中,兩人喫過早飯便決定去城外開闊地,少女會把經脈穴位圖這種修行基礎詳解給顧陽。
兩人尋了一處無人涼亭,望着波濤洶涌的雲陽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御劍而行的大劍仙,戰場上浴血重生的千古名將,高居廟堂之上的黃衣紫帶、垂拱冠冕,隨着時間長河的奔流不息,終有一天會化作一塵土,功功過過,榮辱是非,蓋棺之後任後人評說。
於是,從這片大陸上誕生的第一名小小劍修到如今改天換地摘星拿月的御劍仙人,人人都在爭命,追求永恆不朽的大道,披荊斬棘爲後人開路。
朝聞道,夕可死。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每個生命都在修行,你是,我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