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成功昇天
我們自主研發的3D金屬打印技術徹底解決了火箭引擎製作難度高成本高的問題。
3D打印技術使得火箭引擎一體化成型,不存在各個零部件之間契合問題,還解決了火箭引擎密封問題,使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引擎,堅固性更是比組裝的火箭引擎強了5倍。
除此以外使用3D打印技術來打印火箭引擎,只需要3天的時間就可以製作出一臺引擎。
一枚引擎的製造成本只有傳統火箭引擎的二十分之一,這也是我們成立不到一年就成功製作出火箭的原因。”袁正陽巴拉巴拉的開始介紹起來。
當袁正陽介紹到這裏的時候正在觀看發佈會的觀衆們在一起熱議起來。
“3D打印這東西我聽說過,是最近最流行概念題材,目前這東西都是用來打印塑料的,沒想到深藍用它來打印火箭。”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相關的資料,製造一枚火箭最少要一年時間,怪不得深藍這麼快搞出火箭,原來深藍用上黑科技,也不知道這些工程師腦子是怎麼想的,居然能夠想出用3D打印技術來製作火箭引擎。”
“我只能說想到這個辦法的人真的是個天才,竟然想到這種超車彎道的辦法。”
“emm有沒有可能是深藍汽車一體化壓鑄技術帶來的靈感,火箭內部構造比較複雜用一體化壓鑄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用3D打印技術來打印就沒有太大問題,深藍的工程師應該是用減法纔想出這樣的辦法。
所謂減法就是將那些不必要步驟通通省略,既然火箭引擎是由1000個部件組成的,那我們能不能把他變成一個部件,估計深藍的工程師就是這樣想的。”
“樓上的分析思路沒有錯,你有加入深藍的潛力。”
“光有想法還不行還得有相應的技術纔行,深藍應該在3D打印技術下了不少功夫。”
“射日箭1號火箭使用的是液氧與RP-1航空煤油的組合燃料,液氧,射日箭1號發射一次所用到燃料只需要130萬軟妹幣,射日箭1號可以說是世界上製作成本最低、燃料成本最低的火箭。
除此以外射日箭1號火箭還是全球首枚被設計成可回收的火箭,一旦我們這一次成功發射併成功將其回收,屆時全球航天航空的成本將會降低數十倍以上,還有3分鐘的時間我們將進行射日箭1號火箭的試射以及回收。
我們今天要發射的是一輛深藍Coupe2014,我們打算將它發射到火星軌道上,屆時Coupe2014將會沿着火星軌道圍着太陽進行環繞,Coupe2014將會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輛進入太空的汽車。
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一刻航天航空歷史上的重要一刻,讓我們一起成爲華夏航天航空歷史的見證人。”袁正陽十分激動的說道。
“臥槽,3D打印技術已經夠牛逼了,你現在告訴我這火箭還能回收。”
“小白冒昧問一下,火箭不是一次性的嗎?回收回來有什麼意義?回收回來當廢鐵賣嗎?”
“樓上的有沒有可能回收回來以後還能繼續使用?”
“emmm二手火箭嗎?”
“去年發射的嫦娥3號耗資17.6億美刀,換算成軟妹幣就是119軟妹幣,這也是爲什麼民營企業搞不起原因,要知道這119億軟妹幣可是一次性的。
要是深藍集團能夠成功回收火箭的話,並且將回收回來的火箭進行重複使用的話,航天航空成本就會如同袁工說的那樣,屆時航天航空的成本將會降低數十倍以上。
深藍也將會成爲全球最大的航天航空公司,到時候全球都要求着深藍髮射東西,因爲深藍的發射成本是全球最低的。
到時候就是國家也要求着深藍集團幫他們發射衛星什麼的,沒辦法誰讓深藍的發射成本比他們低那麼多。”
“我現在只想說深藍加油袁工加油,深藍這一次一定要成功。”
此時距離火箭發射還有一分鐘的時間,射日箭1號火箭身上冒出大量的白煙,看着直播間上的倒計時觀衆開始緊張起來。
當倒計時進入10的時候音響裏一道女聲開始倒數數,當女生倒數到0的時候火箭尾部噴出火箭,攝像師將鏡頭對準已經升空的火箭。
看着火箭升空現場觀衆和直播間觀衆當即歡呼起來。
“牛逼,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深藍真的是牛逼啊,第一次發射火箭就成功了。”
“深藍的工程師都是開掛的吧,火箭一次就發射成功了,其他人發射不知道要失敗多少次。”
“樓上的,實際上深藍已經實驗過很多次了,只不過他們用的是小火箭,就是縮小比例的火箭進行測試,這樣可以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之前不是有網友爆料過,看到過小型火箭發射。”
“樓上的兄弟不要那麼激動,現在還不算真正成功,距離真正成功還遠着呢,一級火箭都還沒有脫落呢,一級火箭脫落以後還要看二級火箭能不能點燃,事情比你想象的複雜多了。”
“來了,來了,還有30秒一級火箭要脫落了。”
此刻指揮室內的研發團隊比觀衆還要緊張。
一級火箭能否脫落,二級火箭能夠點燃,是火箭能否成功關鍵,即使這兩項都成功了,還要看火箭能不能成功回收,要是火箭能夠成功回收,觀衆射日箭1號纔是真正成功。
“一級火箭脫離成功。”一名研發人員用十分洪亮的聲音大聲叫道。
“二級火箭成功點燃。”時隔5秒又一名研究人員回報喜訊。
“1級火箭啓動回收程序,正式進入火箭回收環節。”又一名研究員人大聲說道。
火箭飛上天空以後一切都是自動的,他們能做的就是祈禱這次試射能夠成功,一旦成功他們將會被歷史所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