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割地 賠款【求訂閱求月票】
於是,整個李宅被掘地三尺,全都挖了,平移遷往了虞山書院。
除了李氏宗祠還留在柏人,其他的全都被搬空了。
“這羣人是真的瘋了!”伏念和顏路也跟着來了。
畢竟虞山書院也是儒家的一份子啊。
“得不到的在騷動,若是李牧將軍願意前往小聖賢莊,大師兄恐怕做的會更過分!”顏路翻了翻白眼。
以風家的能力,若是李牧願意前往風家,風家能把整個柏人都搬過去。
然後對着天下說一句,什麼柏人李,這是我風氏李!
只可惜李牧選擇了虞山書院。
——
李牧的離開,影響最大的是秦國、幷州和燕國這三個與燕國矛盾最大的國家。
秦王、燕王狂喜。
在之前趙國入侵併州,與東胡大戰的時候,他們就都看出來了,整個趙國,能打的也就是李牧一人而已。
將來他們若是與趙國開戰,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李牧。
可是面對李牧,王翦搖頭沒有必勝的把握。
樊於期表示自己是小輩,還有差距。
所以李牧的離開,整個秦、燕甚至爲此大軍休沐了三天。
駐守居延澤的李仁收到情報後,也深深嘆了口氣,然後親自返回了北掖王庭。
“多謝君上!”李仁重重一跪,哪怕言晏以內力阻止,也沒能阻止李仁的這一跪。
“你都知道了?”言晏最終收下了這一跪。
“嗯!”李仁點頭。
以父親的性格,若是將來幷州與趙國開戰,那麼父親必然會領兵出征。
到那個時候是戰場上父子相殘。
即便不是幷州出戰,換成秦國,結果也一樣。
整個天下沒人敢言勝過父親。
那麼諸國的選擇都只有一個,暗中除掉父親,或是暗殺,或是離間,逼迫趙國殺害。
所以,言晏的做法,其實是在救父親。
這一點李仁很清楚。
而且幷州爲了保留父親的英名,做出了絕對的讓步。
“那就守好居延澤,幷州未來就靠居延澤、弱水和河套了!”言晏認真的說道。
“君上放心!”李仁起身,轉身返回了居延。
接下了大戰,他們這些趙系不適合參與了。
“那麼,宣戰吧!”李仁走後,言晏沉下心來,對着已經返回的文武百官肅然說道。
雖然隨着他們大軍的班師返回,趙國大軍撤離了北掖王庭,但是卻已經佔據着樓煩、澹林和林胡。
“喏!”沒有人遲疑。
尤其是留守王城的諸臣心底都憋着一口氣。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趙國破壞了規矩,幷州即便滅了趙國,天下諸侯也無一人能反對。
“我們要打到什麼地步?”安期生看着言晏問道。
“那就看趙國什麼時候願意投降!”言晏淡漠的說着。
他說過,戰爭從來都是一門經濟學。
他可以滿足臣子們的復仇之心,但是同樣要不損害幷州的利益。
這纔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應該做的。
所以,幷州對趙國宣戰,傳檄天下,天下諸侯都沒有意外。
這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divclass=contentadv因爲幷州的檄文中,只說了對趙國宣戰,並沒有言明要打到什麼地步。
只是遍數了趙國的不仁不義。
甚至連幷州會出動多少兵力都沒有說明。
“臨時徵召的大軍各自返回吧!”言晏下令解散了臨時徵召起來的大軍,以免耽誤了農時。
但是羽林衛卻還在。
“獨孤先生,龍城將軍,也該讓孤看到你們的戰力了!”言晏看着跟隨典慶回來的獨孤明和獨孤龍城。
“君上請下令!”獨孤明知道,想要被接受,自然也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十日,奪回樓煩郡城!”言晏平靜地說道。
獨孤明目光微微一凝,趙國可是有着十餘萬大軍盤踞在草原之上啊。
他手上才三萬人,怎麼奪回樓煩?
“羽林衛會配合你們的。”言晏繼續說道。
“喏!”獨孤明鬆了口氣。
有羽林衛在,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他們可是親眼看到羽林衛僅僅十日就全殲俘虜了休屠王大軍的,完全是一邊倒的戰爭。
“城中繼續交給丞相了!”言晏看向了安期生行了一禮。
言晏沒有追究安期生將冒頓放回匈奴王庭,調回公孫怒。
畢竟趙國兵臨城下,安期生有此做法纔是正常。
“君上注意安全!”安期生回禮。
監國嘛,習慣了!
於是,羽林衛和獨孤氏大軍以及公孫怒的大軍再次出動了。
公孫怒奉命率領五萬大軍奪回澹林和林胡。
獨孤明則是奪回樓煩。
至於羽林衛,離開王城之後就一頭扎進了草原消失不見。
“借個路!”誰也沒想到,僅僅十日,羽林衛突然出現在了燕國屠何城下。
“啊?”樊於期呆愣愣地看着突然間冒出來的大軍,冷汗直下。
看着漫山遍野走過的大軍,樊於期事先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
直到羽林衛出現,那一襲紅甲出現,他們才知道是羽林衛來了。
“並君請,請~”樊於期敢不答應嗎?
你看看城外有多少大軍路過再說吧!
“多謝!”言晏也沒有逗留,借道燕國,繞過了雁門關,直接出現在了雁門關後方的代縣。
趙國大軍大多都還在草原之上,或是盤踞在雁門關一帶,完全沒想到羽林衛會神兵天降,出現在代縣。
所以,面對羽林衛的突然襲擊,代縣毫無還手之力就淪陷了。
代縣淪陷,整個趙國震驚,邯鄲急忙下令大軍回撤,守衛雁門關,奪回代縣。
可是太慢了。
趙國大軍跟羽林衛的行軍速度相比,實在是太慢了。
羽林衛奪取了代縣之後,並沒有去奪取雁門關,反而是繼續行軍南下,攻佔了趙國北部分界線的鴻上塞。
鴻上塞雖然是一座軍鎮,但是常備兵力並不多。
通常情況下都是在雁門關告急的時候,鴻上塞纔會轉爲後方重鎮,成爲趙國北部最後一道防線。
也因此,面對來勢洶洶的羽林衛,鴻上塞常備的三千大軍同樣無力抵抗,僅僅半日鴻上塞就淪陷了。
“割地、賠款,否則孤不保證這十餘萬趙軍還能活着回到邯鄲!”
鴻上塞淪陷後,整個趙國通往北方的門戶徹底被截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