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幷州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求訂閱求月票】

作者:魚龍服
第674章幷州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求訂閱*求月票】

  使用戰事臨時經濟體制的勢力很多,大到秦國,小到墨家,都是在採用這種體制。

  秦國不用多說,只有士兵和農民,禁止商貿,獎勵耕戰,所有物資由秦國統一調配。

  墨家奉行集體主義,連工資都需要上交社團,然後由社團統一分配,崇尚節約、節儉、節葬。

  秦國因爲軍功爵,所以還能滿足國中百姓向上的需求,而墨家則不行,墨家弟子本身就是窮苦出身的多,加入墨家就是爲了讓生活過得更好。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墨家弟子在加入墨家之後,出任地方官員,亦或是掌握了一技之長,收入自然也會增加,可是卻還需要上交工資,由墨家統一調配。

  這就讓很多墨家弟子漸漸的心不再向着墨家總院。

  墨家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弟子,可是整個天下又有幾人能成爲聖人、至人呢?

  也因此,墨家在全盛之後便不斷的沒落,弟子也越來越少,更多的弟子也只是打着墨家的旗號,爲自己做事,再無往日的墨者俠道。

  若不是六指黑俠和荊軻的出現,對墨家做出了巨大的改變,按照正常歷史發展,墨家最終將成爲第一個被踢出顯學行列的大家,甚至江河日下,極速沒落,最終墨者不見,連最弱的百家都不如。

  秦國沒有過分到像墨家一樣規定百姓統一分配物資,但是也差不多。

  墨家的下場也將是秦國未來的下場。

  軍功爵和經濟體系的崩壞,註定了秦國將來若不作出改變,同樣會在盛極一時之後,帝國瞬間崩盤。

  戰時臨時經濟體制是農業國度最輝煌的制度,也是中央集權最盛的時刻,但是弊端同樣明顯。

  那是將整個國家變成一輛疾馳的戰車,一張拉滿的弓弦,遲早會車毀人亡,弓弦繃斷。

  幷州採用戰時臨時經濟體制是因爲條件和物資限制,不得不採取,但是卻不代表幷州沒看到這個體制背後的危險。

  尤其是幷州得到了墨家的遺產,更加清楚這種體制背後的危險。

  “短時間內我們還不能改變這種體制,但是可以在王畿附近開始進行試點改變。”言晏思索着說道。

  幷州太大了,也太窮了。

  若是不統一調配物資,那麼餓死凍死之事必然會發生,而後必然會發生民變,出現叛亂。

  但是北掖王城周邊經過多年的整改,其實百姓手中都有了閒錢和多餘的糧食,在這種情況下,百姓自然希望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再被限制他們的購買力。

  統一勞作,按勞分配,少不了濫竽充數之輩,百姓也不再是從前那種面臨生存危機的處境。

  “還是那句話,幷州不養閒人,想濫竽充數,混喫混喝,那麼孤第一個不答應!”言晏想着,繼續開口。

  隨着生活的富足,做多做少都一樣,百姓都已經麻木,不願意再多出力,使得工程質量也都開始變低,產量也隨之變低。

  民衆生產的積極性也在不斷的下降,遲早會出現問題,大自然環境好的時候還好,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那麼這種集體經濟很容易崩盤,而且一旦出現饑荒就是一個集體、一村、一縣、甚至一郡範圍的大饑荒。

  幷州並不善於產糧,所有糧食大多是依靠從諸侯進口,唯一能夠種植的地方也只有正在開發的河套地區以及居延澤周邊。

  其他地方更多的是依靠幷州設立的各大工坊生產的商品來換取糧食。

  比如羊絨廠、棉花被服廠、琉璃廠、軍作監等等。

  “改變分配體制,按勞分配!”言晏認真地說道。

  在幷州不養閒人,你可以選擇不活,但是不能沒活。

  “我們不是開善堂的,給了他們活下去的機會,不代表就要一直養着他們,想要活下去,過得更好,那就要他們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取!”

  安期生點頭,作爲幷州內政大管家,他也已經收到了很多百姓的不滿,有人幹活,有人卻在偷懶,可是喫的穿的卻和幹活的人一樣,那麼幹活的人會同意?

  絕對平均主義,在面臨飢寒和生命威脅下,百姓會服從,但是等到生存環境改善後,人的惰性就會出現。

  在這一點上,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

  墨家都不能保證所有墨者按照至人、聖人的行爲行事,更何況是大字不識的普通人呢?

  將平均主義發展得最好的太平天國,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不就是根據平均主義而來。

  可是歷史證明了,這種絕對平均主義只存在於想象之中,屬於是空想的存在。

  這比道家的小國寡民、儒家的大道爲公更加難以實現。

  “想要得到,就要有所付出。”安期生也明白了現行制度的弊端。

  雖然現在還並不明顯,但是總不能等到全面爆發了纔去想着如何解決。

  慶幸他們現在發現得早,還有時間去思考,去嘗試,去解決。

  “幷州不僅僅是我們的幷州,也是全幷州百姓的幷州,所以,幷州的繁榮與強盛,靠的也不僅僅是我們,也是全國百姓。”

  “再大的問題,放在百萬幷州百姓身上,就不再是大問題,同樣的,再小的問題,由百萬百姓累加就是大問題!”

  言晏凝重的說着。

  安期生更是凜然,再大的問題,由百萬人來一同承擔就不是大問題,可是反之亦然。

  “說些不負責任的話,幷州的繁榮富強,百姓與我們一同分享,那麼幷州的風險,爲什麼要由我們自己來承擔呢?”言晏看着安期生和滿朝的文武反問道。

  “只有讓百姓也一同參與進國事共商之中,纔會有參與感、認同感和榮耀感。”

  “幷州與百姓同在!”

  言晏繼續說着。

  這其實很難理解,可是事實就是這樣,平白得到的,沒人會去珍惜,享受得心安理得。

  但是讓人患難與共,一同參與,同甘共苦之後,集體榮譽感也會隨之上升,纔會去珍惜,去守護。

  “幷州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

  “丞相府近期拿出對策來解決吧,要讓百姓也參與進其中來,與幷州一同承擔風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