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出人出力”【求訂閱求月票】
伏念無奈,他倒是也知道荀子爲什麼要親身前往,不僅僅是聊發少年狂,也是因爲儒家也想從中得到一份成果。
而整個儒家,能讓水師和道家給這個面子,願意將成果分享的,也只有荀子一人了。
他們每一次出海,在桑海甚至整個齊國的賭坊都有開盤了,賭他們是否能成功。
據小道消息說,水師之所以能一次次失敗,又一此次快速造船出海,就少不了這些賭坊在背後出資。
賭坊啥成果都不要,只要他們出海的數據,出海幾日遇鯤鵬,鯤鵬羣數量單雙,最大者長几何,最小者長几何。
這些都是可以作爲盤口且無法暗箱操作的東西,至於收買水師、道家和儒家,進行數據作假,這些賭坊還沒那麼大能耐。
因此每一次水師出海圍獵鯤鵬,都成了齊國的一場賭博盛宴。
而水師也不做賠本買賣,圍捕失敗,水師也會趁機捕獲大量的海魚,畢竟能找到鯤鵬羣的地方,魚獲資源都不會少。
“老師,若是老師出海之時,通古師兄回來怎麼辦?”童子出聲阻止道。
他是真的怕了。
哪一次這幫人出去失敗而歸不是傷筋動骨數十日。
“他若真的記得爲師,就不會選擇爲師不在的時候到訪!”荀子翻了翻白眼。
有什麼比的上在大海上捕獵鯤鵬更重要的了。
尤其是,他有小道消息說,列禦寇那傢伙晚年就是帶着還是少年的莊周出海,單挑了鯤鵬,然後被鯤鵬給反殺了,只有莊周那傢伙被列禦寇以大神通送回來,才做出的逍遙遊。
要是列禦寇都做不到的事,在他手上成了,他豈不是能壓道家一頭。
至於這個小道消息是不是道家或者有心人故意放出來,忽悠他登船的,那已經不重要了。
三人成虎,就算是假的野史,也是真的。
誰讓他們是儒家,天下輿論他們說了算。
陸賈也不再勸阻,他雖然是楚人,但是不是所有楚人都善水,習慣船上的生活。
尤其是上一次,這幫人居然看他年輕,拿他去打窩,勾引大白鯊,然後又以此來勾引鯤鵬。
所以,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再出海了。
上一次這幫人還說他能引來大白鯊,然後大白鯊引來鯤鵬,就證明他天生帶有氣運,不出意外,這一次再跟着去,這幫人會默認拿他去打窩!
伏念同情地看了自己這個小師弟一眼,不用懷疑,這次陸賈要是再跟着去,肯定會被拿去打窩的。
死是肯定不會死,畢竟有那麼多高手在看着,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危險的。
不過……貼臉遇上大白鯊和鯤鵬,恐怕會給陸賈年幼的心理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吧。
即便將來他們捕獲了鯤鵬,創出了鯤鵬法,恐怕因爲心理陰影,陸賈都不會想着去觸碰,去學習了。
“年紀輕輕就畏首畏尾,將來如何能堪大任,你想想莊周,不也是因爲小時候被列禦寇帶出海,正面遇上了鯤鵬,纔有了後來的宗師成就!”
荀夫子恨其不爭的掃了陸賈一眼。
“真的嗎?”年幼的陸賈終究是太年輕,面對莊子這等人物自然是心有嚮往的。
“別人想要這個機會,還得不到呢,你以爲就你有氣運加身?你可知道道家那些核心弟子,入山的最後一項測試不是測試天資、根骨和大毅力,而是甩聖盃,只要你能摔出九次聖盃,就算沒有任何天賦才情,道家也會將你收入門牆,反之,若是九次都甩不出聖盃,天賦才情再高,道家也不要。”
“所以,能去垂釣鯤鵬,還是爲師爲你爭取來的。”
荀子繼續說道。
伏念扶額,列子和莊子的事大概率是假的,但是道家最後一項測試是摔聖盃,這倒是真的,只是真假結合來騙一個童子,還是自己的弟子,師叔的您的心真的不會痛嗎
只是伏念也沒有將真相告知陸賈,畢竟道家和水師付出了那麼多,他們儒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所以只能“出人”。
“聽幷州說,樓蘭國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玄武帝君親自前往,也查不到任何人爲因素,此事真假?”
荀子再次開口問道。
雖然幷州封鎖了消息,但是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該知道的東西都會知道。
“子路師弟也曾親自前往樓蘭遺址,的確是一夜間消失,非人力所爲,或許真有仙!”
伏念遲疑了一下。
曾經他們也信了言晏說的,仙人只是因爲古人對一些無法理解的東西的誇大其詞,到了宗師境界,在常人看來已經與仙無異。
可是樓蘭的消失,似乎證明了他們的猜測是錯的。
“所以,老夫懷疑,列禦寇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成仙了,其中的奧祕就在鯤鵬身上!”荀子凝重的說道。
伏念沒有接話,眉頭緊皺,荀子能猜到這點,恐怕就不是個人想法了,所以,水師能有那麼多錢去一次圍捕鯤鵬,背後恐怕就有無數貴族甚至是秦王和玄武帝君在暗中支持。
“師叔,君王追求長生久視,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伏念凝重的回答。
“你覺得趙政和並文正如何,百年之後可有能超越二人的君王?”荀子反問道。
伏念沒有回答,想要超越這兩人,恐怕不止百年,甚至未來千年都難見。
“秦國的問題很多,幷州的麻煩也不少,玄武帝君還好,本身是宗師級高手,壽命不斷,能壓得住,可是趙政呢?”
“一旦趙政薨,秦國這輛疾馳的戰車就將失去掌舵者,車毀人亡旦夕之間。”
“秦國崩,那麼天下好不容易等到的海晏河清,又將陷入諸侯混戰之中。”
“所以你以爲道家那羣老不死的是真的超然物外,坐看人間?”
“他們也是在給趙政尋找延壽的寶物,只要趙政……不說像周赧王一樣長壽,但凡有他曾祖秦昭襄王的在位時間,整個秦國、整個天下就穩定了。”
荀子嘆了口氣說道。
他也是從道家那羣人口中得知,嬴政的氣運不長,而且老子給秦國的國祚批命,到了嬴政這一代,秦國的國運也已經抵達了大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