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推平【求訂閱求月票】
“搞定了,剩下的就看李瑤大人的了!”
李斯吹乾了契約文書,笑着看向了李瑤。
“地是給通古租下來了,具體該怎麼做呢?”
李瑤也很好奇李斯租地是怎麼賺錢的。
畢竟租下來是需要租金的,這收益也是要交給封地領主的,而且不管盈虧,官府每年都需要固定的支出那麼一大筆錢給封地領主。
若是豐年還好,多少能賺點,但是若是遇上災年,等於是官府朝廷幫着封地領主承擔了風險。
這也是爲什麼地方封地領主那麼爽快答應的原因。
將地租給官府還是租給佃農沒什麼區別,租給佃農,他們還需要跟佃農一起承擔風險,但是租給官府,就等於是風險轉嫁給了朝廷官府。
“李瑤大人請隨我來!”李斯笑着帶着李瑤來到了地主封地的田間低頭。
只見田間地頭參差不齊,四四方方的到處都是田埂,而且高低錯落。
作爲稅收最上層主官,李瑤上邊是已經沒人了,所以很容易辨認出上田、中田和下田的區別。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封地領主將田地租借給佃農,農戶卻也有勤快、懶惰,會打理和不會打理的區別。
因此,同處一片土壤,但是田間地頭卻也有優良平劣之分。
“我說,若是此地近百畝田地在今歲都會變成上田,李瑤大人可相信?”李斯笑着指着一望無際的田地反問道。
李瑤皺了皺眉,上田可不是那麼容易弄的,尋常家庭,也是人丁興旺的家庭纔可能侍弄出一塊上田。
“通古大人,都準備好了!”公輸仇小心翼翼的來到了李斯身邊低聲說道。
“推平!”李斯指着百畝田地,大手一揮,霸氣的說道。
“好!”公輸仇點頭,指揮着家族子弟操縱者破土系列的青銅機關獸一字排開,朝着參差不齊的田地推平了過去。
“大人不可啊!”
前來圍觀的地方百姓看着一羣從未見過的機關獸將他們數代人辛勤耕耘的田地推平,都忍不住跑到了李斯面前哭訴。
只不過卻也都被帶着武器的甲士阻攔在外。
“通古大人這是要做什麼?”賣了地的子爵也很憤怒。
雖然他們已經脫產,不再親自下地侍弄農桑,但是封地畢竟是祖輩拼搏換來的,多少也是有感情的,現在卻被青銅機關獸無差別的推平,踐踏。
“王使大人,你們將土地推平了,我們怎麼活啊!”百姓們也都怨聲載道,看着被推平的土地哭訴着。
雖然土地不是他們的,但是封地領主卻會借給他們耕種,他們只需要按時交稅就行了。
可是現在,朝廷卻不分青紅皁白的一次性全給推平毀滅了,這是要斷了他們的生計啊。
“讓他們進來!”李斯對着侍衛長說道。
“這……大人,太危險了,恕難從命!”侍衛長搖頭。
他是小聖賢莊派來保護李斯的高手,同樣來的還有嬴政從驪山衛中抽調的精銳,首先的任務就是保護李斯的安全。
“無妨,本官行得正、坐得直,解釋清楚就好了,再說不是還有你們和一直要找我比武的李瑤大人在!”李斯笑着說道。
“咳咳,人有點多啊,恐怕半個縣城的人都來了,我雙拳也難敵四手啊!”李瑤乾咳了一聲。
“那就我去吧!”李斯笑着直接走向了被護衛阻攔在外的人羣。
原本鬧得還有些歡騰的地痞無賴和被攛掇的百姓見到甲士們護衛着朝自己走來的李斯,卻也都下意識的退後了幾步,讓出了中間的位置。
“老丈,剛剛聽你說,本官推平了土地是斷了你們的生計?”李斯微笑着看向爲首的一個鄉老。
能被推出來鬧事的,自然就是在地方頗有威望的老人。
只是一個縣城的三老,見到最大的官也就縣令縣尊,頂死就是郡城來的官員,什麼時候又見過九卿這個級別的大人物呢?
因此,看到李斯詢問自己,老人也有些慌了。
“這些……這些土地都是我等賤民祖祖輩輩辛勤耕作纔得到的,大人就這麼推平了……”老人磕磕巴巴的說着。
“就是,就是!”其他百姓也跟着開口。
“本官不否認諸位祖輩的勤勞和心血,可是有時候付出不一定就有回報,方法錯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
“就拿這片土地來說,面積兩百三十七畝四分,可是上田只有,五十二畝三分,還不到兩成,中田不到百畝,剩下的全是下田。”
李斯連文書都沒看,開口就精確的說出了此地的上田、中田、下田的面積。
“那是有些人懶,白瞎了土地!”老人憤怒的說道。
“是也不是!”李斯搖頭。
“本官將此地推平之後,會由官府出具文書,聘請諸位來爲朝廷耕種,農具、種子、沃肥都會由官府出具,也會由農官負責審覈指導諸位如何耕種,勞作也都會進行統一量化評價。”
“目標只有一個,今歲此地必須全部變成上田,否則田舍郎一律斬首!”
李斯認真的說道。
“啊!”所有百姓都被嚇到了。
斬首,這可不是一般的罪了。
上田有那麼好製造出來的嗎?
若是真的那麼好弄,也不至於這麼大面積,也就纔有五十餘畝的上田了。
“這有些過了吧?”李瑤也在皺眉。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李斯搖頭。
倒不是他不知道這有些一刀切了。
可是不得不這樣。
他比誰都清楚人的惰性和人情世故。
若是沒有統一的標準,那麼這些田舍郎官吏就會想着投機取巧,任用自己的親屬來消極怠工,甚至是貪墨朝廷下發的農具、種子、沃肥。
可不要覺得這些東西不值錢,量到了一定地步,都是大把大把的錢。
李瑤沒有再開口,李斯能想到的,同爲九卿,他同樣知道。
而且這裏是第一站,必須做出榜樣來。
“吾等願立軍令狀,若是今歲不能將此地兩百畝田地變爲上田,吾等自戕!”田舍郎官們也主動站了出來立軍令狀。
他們都是李斯從各地挑選出來的優秀吏員,只要幹好了這事,他們也能從吏變成官,真正的有官身、戴高官,配綬繩、帶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