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
如果從設計到製造都自己來的話,那上億營收規模的半導體企業都沒問題。
但是從市場層面來說,這個細分領域還是太小了。”
在ISSCC大會召開前夕,周新終於開始經常往實驗室跑了。
以至於胡正明手下的其他博士都很詫異,周新對他們來說屬於只聽說過有這個人,從來沒有見過。
像這種大佬,大家還是想混個眼熟的。
但是周新來實驗室,絕大多數時候只是和他們簡單的打一個招呼,然後跑到胡正明的辦公室去和他單獨聊一些關鍵性問題。
胡正明在仔細研究周新的UWB芯片專利後,和周新談到:“不可否認,分集式天線開發的Ultra-MIMO架構比傳統線纜的方法更有意義。
而且提供更大的範圍以及更高的鏈接可靠性。”
胡正明停頓喝水的片刻,周新補充道:“而且有更強的射頻穿透性。”
胡正明繼續說道:“但問題在於,成本也高啊。
家用視頻IP網絡用UWB芯片的話成本會比傳統線纜模式高不少。”
即便在高干擾信號下,也能實現無錯誤傳輸信息。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的應用場景還太少了。
802.11無線標準在1997年發佈,但是較慢的速度和昂貴的硬件一直成爲其普及化的最大阻礙。
後來普及的802.11b標準都還沒有研發出來。
802.11標準也就是wifi的原始標準,傳輸速率只有2Mbit/s,到了802.11b之後,速率提高到了11Mbit/s。
等到後面的5GHz頻段,傳輸速率會進一步大幅度提高,也就是54Mbit/s。
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UWB芯片被大量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比如iPhone的找回功能,就是基於UWB技術實現的釐米級定位。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UWB芯片屬於軍用芯片,沒有FCC批准,是無法應用在民用領域。”
FCC:聯邦通訊委員會。
和傳統UWB技術相比,周新設計的UWB雙芯片組技術,增加了傳輸距離、傳輸速率和射頻穿透性。
也就是說基於UWB雙芯片組構建的家用WIFI系統,能夠實現100Mbps以上的數據流傳輸。
周新傻眼了,他不知道這個年代UWB技術還需要獲得許可才能在民用領域使用。
不過他很快想到了解決方案:“華國應該沒有相關規定,我們可以把UWB公司建在華國。”
胡正明點頭:“應該可以,我對華國通信方面的法規不太瞭解。
不過這東西性價比有限,現在的應用不需要這麼高速的流量。
在阿美利肯都沒有應用場景,在華國就更沒有應用場景了。”
華國的主幹寬帶擴容工程在1998年的7月纔開始啓動,啓動之後擴充至155M,即便你利用UWB技術搞了個100Mbps的家用網絡,電信那邊也支撐不起你這麼高的寬帶需求。
簡單來說,這技術太高端,現在不適用。
這就是時代所帶來的代溝,無解的難題。
胡正明接着說道:“我之前說的有上億美元的營收規模,那得你把這項技術應用在軍用雷達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