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
對於聯想來,最痛苦的是你理想中應該走的路被別人給走了。
米電腦走的這條路其實是聯想一直在公開場合和大衆所宣傳的路,柳之後的接班人楊元慶在面對外界關於聯想沒有技術的質疑時,一直習慣性放狠話:
諸如“聯想不辱沒高科技行業的稱號”、“如果華國最好的高科技企業沒有技術,那華國的高科技企業也不能稱之爲高科技”、“聯想在It寒冬還沒有過去之際,純利率和毛利率均上升這正明瞭聯想的技術有多值錢。”
聯想缺乏核心技術並不是在2018年之後才被大衆所關注,早在九十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段時間,因爲倪柳之辯,加上聯想上市後的財年業績逐年走高,聯想沒有技術被媒體、專家學者輪番拿出來。
因此聯想的各路高管,都公開表示過聯想有技術,只是聯想的技術和大家所以爲的技術不太一樣。
在楊元慶回答完記者關於聯想技術的提問後,他聯想會和英特爾聯合開發一款cpU,馬上有記者反問:“聯想的首席技術官賀志強之前在接受公開採訪的時候:
如果明聯想做cpU的話,就得死。
而楊總剛剛聯想要和英特爾聯合開發cpU,這二者是否有點矛盾?”
賀志強也是妙人,他是倪光南的部下,當年跟在倪光南後面做漢卡的研發,後來站到柳那邊。
他接受採訪的時候原話是:“聯想有技術。有產品技術和應用技術。如果聯想明做cpU的話,就得死。核心技術是能不斷給企業帶來持續價值的技術,僅僅做一個東西出來,不能稱之爲企業的核心技術。”
這還不是最扯的,最扯的是賀志強對聯想研究院的現狀頗爲自滿:三年前,聯想研究院只能做5個饒項目,去年我們能做十幾個饒項目,今年二十幾個饒項目我們也能做了。
這是他在2002年的原話,對於一家營收100億港元,利潤5億港元的企業來,能做20個人聯合研發的項目就叫有技術。
記者問完後,楊元慶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賀志強,賀志強從主持人手裏接過話筒,絲毫沒有感到不好意思:
“對於這個問題,我當時的意思是如果純靠聯想自己去研發cpU,那是死路一條,和英特爾這種企業聯合研發,那又不一樣了。
英特爾有技術,聯想則深耕華國市場多年,瞭解華國市場的消費者需要什麼,雙方聯合開發是對華國消費者的重大利好。聯想也能借助這一機會進一步掌握核心技術。”
因爲聯想希望把legendorld技術大會搞的足夠盛大,所以邀請了大量媒體,這些媒體並不是都待見聯想,聯想也影響不了這麼多媒體,尤其在這個絕大部分媒體還姓國的年代。
更別在場還有跑得飛快的香江記者:“賀總,我想請問是因爲新芯科技率先和英特爾合作,所以聯想纔開始和英特爾合作的嗎?”
賀志強點頭:“是的,新芯給了我們新的思路,我們可以更多介入到電腦的上游去,這次和英特爾的合作就是一種嘗試。”
聯想的算盤和新芯還不一樣,新芯和英特爾的合作雖然更多是浮於表面,只是派了一批員工去硅谷和英特爾聯合做芯片設計,實際上只是做一些外圍輔助工作,在這過程中新芯科技是抱着讓員工學點東西的想法。
最重要的還是在幫英特爾代工,培養代工的這批隊伍,這是新芯的核心目的。
聯想則是完全表面功夫,他們連人都不打算派,到時候開幾次遠程電話會議,然後付一筆錢給英特爾,到時候買個英特爾華國特供芯片的聯名授權就完事了,屬於是花錢請人來搞聯名款了。
記者繼續問:“那聯想會和新芯一樣,介入到芯片代工中去嗎?以及未來聯想會藉助這次機會,成立專門的芯片設計公司嗎?”
這種涉及到企業具體經營的問題賀志強回答不了,只能由楊元慶來回答,他:“我們暫時不會考慮做芯片代工,芯片代工是重資產的行業,聯想現在的底子還是太薄了,芯片代工的風險巨大,我們需要極度審慎考慮這件事。
成立專門的芯片設計公司同樣需要考慮。
這兩件事都要看我們和英特爾合作推出的芯片是否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然後難易程度的話,芯片設計公司顯然要排在芯片代工前面。
聯想一直都希望把每一步走的足夠穩,而且即便做芯片代工,我們也更多的會考慮和外部公司合作的方式。
新總的新芯科技是華國首屈一指的芯片企業,他們旗下的芯片代工接受外部融資,我們如果要做芯片代工,是有考慮過新芯的芯片代工業務合作模式。”
“楊總,聯想和周先生旗下的米是直接競爭關係,而新芯科技和米可以看成是一家集團下面不同的子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芯科技恐怕不會接受聯想的投資吧?
聯想是否會考慮自己去走周先生的產業模式?通過面向消費者的企業帶動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協同發展,也就是同時做電腦、電腦核心零部件的模式。”
楊元慶反應很快:“華國的個如腦市場不是一個零和博弈,它足夠大能容納足夠多的玩家,而且我們和米也不是直接競爭關係。
聯想的產品線遍佈2000元價位到上萬元價位,米只能影響到3000元到6000元之間的市場,我們只是部分競爭關係。我認爲是不會影響到聯想和新芯之間的合作。
第二暫時聯想是不會考慮走米、新芯這樣的發展模式,因爲我們沒有經驗,重新開始探索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遠不如直接採購芯片來得划算。
隨着科技的發展,企業的分工越來越明確,我們需要做的是把供應鏈整合起來,去做供應鏈該做的事情不是聯想的職責,現在是高度細分的全球化時代。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