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 138 章
皇后已經跟喇哈達夫人說好了,這個月初八,喇哈達夫人會帶着自己的女兒邀請鄂拜夫人和女兒、並其他幾位滿洲大姓的夫人格格一起去法華寺上香。
皇后並沒有告訴喇哈達夫人事情,恰好國公府的尹德還沒成婚,喇哈達夫人便以爲皇后這是變相的給她弟弟相看
尹德也是她的堂弟,自家人的事兒,她自然積極。
皇后那邊把事情都安排妥當了,甚至連她們預定的宅院位置都告訴了蘊和。她需要做的就是說通皇上讓胤禛跟胤禶出宮去上香。
康熙帶着梁九功走了進來,他上下打量蘊和,“聽說你有事兒找朕?”
這可真是稀奇,貴妃入宮差不多有二十年了,還是頭一回主動找他。
面帶笑容的給康熙端了杯茶,蘊和道:“確實有一事兒希望皇上您能批准。”
她也沒賣關子,直接道:“您不是給他們倆預定了嫡福晉麼,臣妾也不知他們會不會喜歡,就拜託皇后娘娘幫忙,讓他們提前見個面。今兒個皇后娘娘來信了,說初八喇哈達夫人會帶着女兒去上香,臣妾想求皇上給他倆一天假,讓他們去法華寺來個偶遇。”
康熙笑了,“你瞧瞧你,不過是給兒子娶嫡福晉,我就沒見比你還能折騰的人。”惠嬪也好,榮妃也罷,不都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還提前見面?
康熙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蘊和不贊同道:“娶福晉一輩子就這一次,怎麼能叫折騰呢。榮妃那是之前就見過董鄂氏,她對董鄂氏有所瞭解。您給他倆說的這兩位格格,我之前可一位都沒見過。您忘記惠嬪了?她當初不就沒看上大福晉?不是您說的,說惠嬪對大福晉不好。
她本就看不上,心裏存了偏見,又怎麼會好好對人家。不是臣妾說嘴,您自己瞧,大福晉如今都成什麼樣了?”
才過了幾年,如今的大福晉跟之前選秀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
“臣妾不管別人怎麼說,如果胤禛跟胤禶看不上,縱然是天仙那也是不成的。臣妾也不跟您玩那些虛的,您就說給不給假吧?”
康熙樂了,“瞧你,朕也沒說不同意啊。朕以前怎麼沒發現你是個急性子。”他記得以前的貴妃很能忍,早前被張庶妃擠兌都能做到無動於衷,怎麼現在一點耐心都沒有了。
蘊和搖頭,“那不一樣,好姑娘就那麼幾個,我若不着急被人搶走了怎麼辦?我攏共就這三個兒子,早一點定下來,我才能放心。”
他忽然想起胤祺來,康熙嘆道:“如果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就好了。”
蘊和沒問他爲什麼這麼說,過了一會兒康熙自己反倒說了出來。“之前朕問過他,是他自己說讓朕做主的,如今朕給他做主了,他還不樂意。”
他早就打聽過了,他他拉氏是個很孝順、懂事的姑娘,她在家裏經常照顧兄弟姐妹,除了出身、漢文不好,其他的跟顧八代的孫女差不多。最主要的,這姑娘會一口流利的蒙語。
大概是跟着太后的緣故,胤祺漢語不太好,蒙語很出色,加上太后只能蒙語,所以他纔給胤祺選擇了這麼個姑娘。
出身低是低,姑娘也是好姑娘。
蘊和沉默片刻,開口道:“皇上,臣妾說句僭越的話您別生氣,這屆秀女那麼多,如果七阿哥真不願意,您又何必強求。臣妾知道您是好心,可如果他看不上,最後迫於您得賜婚娶了他他拉氏,您覺得他會真心對待人家嗎?不過是造就一對怨偶罷了。
他他拉氏有什麼錯?是錯在自身太優秀被您看上,還是錯在她阿瑪不爭氣官職太低?臣妾猜您選擇她除了她自身優秀意外肯定也跟他他拉家有關係。人家在家也是千嬌萬寵長大的,您讓她嫁入皇家本意是擡舉他他拉家,是好意。可若七阿哥不願意,您這不就成了好心辦壞事嘛。
您自己也說七阿哥是您的兒子,您不會害他,那就如了他的意唄。您就讓他自己選,橫豎人是自己挑的,若過得不好也怨不到您頭上。”
說這麼多,不是她對胤祺有多好,而是她可憐那位他他拉氏。人家姑娘好端端招誰惹誰,要被你們推出來當成父子之間博弈的犧牲品。
蘊和自己是女人,又經歷過未來世界的教育,她最看不上的就是犧牲女人得到自己想要的。
康熙很生氣,他啪的放下手裏的茶盞,“怎麼?他還敢怨恨朕不成?果真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心裏氣的狠了,康熙什麼話都敢往外說,此時胤祺在他心裏的印象一下子降到谷底。
蘊和伸手給他揉捏肩膀,這是她跟冬蓮學的,冬蓮的父親是個專治跌打損傷的老大夫,冬蓮自幼跟着父親走南闖北,把她父親的本事學了七八成。
她閒着沒事的時候就會讓冬蓮教她,如今她的手藝雖比不過冬蓮,揉捏肩膀的手藝也比其他人好。康熙被她捏的很舒服,他直接合上眼睛閉目養神。
康熙嘴上罵着胤祺上不得檯面,心裏不能不承認貴妃說的有道理。
他指婚他他拉氏確實帶着政治目的的,布雅努屬於舊勳貴,他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朝臣,大清、他們愛新覺羅家並沒有忘記你們,他一直都記着那些爲大清付出的人。
結親是結兩家之好,他的目的是感激,如果胤祺苛待人家姑娘,確實不像話。
康熙有些遲疑,“你的意思是給胤祺換一個?”胤祺身後牽扯的事情太多了,換一個又該換成誰?
蘊和輕笑:“臣妾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您跟七阿哥怎麼想,對了,還有太后呢。皇上您若拿不定主意不如去跟太后商量商量。七阿哥是她養大的,太后必定會知道七阿哥喜歡什麼樣的。”
“您是好心,您一心爲兒子着想,被人誤會了,多不值得。”
馬屁不要錢似的往康熙身上拍,蘊和一點不好意思都沒有。
康熙拍拍她的手,“還是你懂朕。初八是吧?成,朕到時候帶着他們一起,順便給胤禶把把關。”
蘊和欣喜道:“多謝皇上,有您在,臣妾就放心了。”
身爲后妃想要出宮太難,蘊和本也沒想過自己能出去。她想着皇上能讓兒子出宮去見見已經不錯了,如今有皇上跟着自然再好不過。別人說的總沒有自己看來的真切,皇上或許會不相信胤禶的話,總會相信自己的眼睛。
前面有胤祺不相信他做對比,蘊和這全心全意信任他的樣子讓康熙十分享受。他又道:“到時候你也跟着一起吧。我讓梁九功去安排,咱們一大早就出發,正好出去走走四處看看。”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蘊和更加高興了。
初八一大早蘊和就收拾妥當,她脫下宮裝直接換了一身家常衣裳。這衣裳的料子、做工都不算很昂貴,穿在她身上卻也遮擋不住這滿身的風華,搭眼一看就知道是富貴人家的夫人。
康熙從未見過這樣的蘊和,看到她的那一瞬間眼前一亮,心中有種別樣的情緒。
他今日也穿了身便裝,見蘊和收拾妥當,便道:“走吧。”
兩人並未帶很多護衛,至少明面上沒有。
兩個車伕兩個伺候的奴才足夠了。
一個半時辰,幾人終於來到山腳下,胤禶擡頭往上看去,上山的臺階上人羣攢動。他滿臉新奇,“這個什麼寺香火很旺盛啊。”
他們出門算早的,路上耽擱這一個多時辰來到這兒也才辰時中。他站在山腳下往上看已經看不到頭了。
旁邊同樣上山的人笑道:“小哥你是外地來的嗎?”
康熙插話,“何以見得?”
那人笑道:“京中誰人不知法華寺香火最靈。法華寺的香客從來都是最多的。每到大選之年,外地的秀女來得早也會結伴前來上香,乞求能有個好成績好姻緣。不過聽你們的口音也不像是外地的。”
眼前之人口音是地道的京城口音,可若說他們是京城人士卻又不知道法華寺,就顯得很奇怪。
康熙隨口胡謅道:“我們是京城本地的,不過一直在外面,好幾年沒回京了。難得回來,聽說這邊的香火很靈,就帶着家人過來求個籤。”
那人看了胤禶一眼,心中瞭然。
“讓開,快讓開。”
隨着喊聲,康熙被人羣擠的差點摔倒,蘊和就站在他旁邊扶住他。康熙轉頭看了她一眼,拉着她往旁邊躲了躲。之後就看見有一隊侍衛和丫頭護着兩個年輕帶着氈帽的姑娘往上走。這一羣人有些囂張,今兒上山的人本就多,那護衛還要把人羣隔開,留出中間的一大片位置給兩個姑娘。
康熙深深蹙眉,胤禶探頭往裏面看,他們上山的時候比較靠邊,此時前面堵着好些人,他踮起腳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胤禶道:“這誰啊,這麼大派頭。”
之前說話的中年人剛好就站在他前面,那人長得高大,看的比胤禶真切。他並沒有回答胤禶的話,一直等前面的人走了,人羣開始鬆動,他才道:“我現在相信你們是纔會京城的,居然連佟家都不知道。”
蘊和挑眉,佟家?該不會是她想的那個佟家吧?她下意識的去看康熙。
康熙道:“你說的可是一門兩國公,天子外家的那個佟家?”京城姓佟的還有很多,天子外家只此一份。
中年人點頭,“就是他家。剛纔那兩位應該是佟家的小姐。”
胤禶:“佟家了不起啊,汗、皇上出行都沒有她們的派頭大。”喊習慣了,他差點張口喊成汗阿瑪。
他說的是事實,皇上之前就說過,出行在外不許擺譜更不許擾民,像佟家這樣的更是不允許的。
中年人嘆息着搖頭,“小哥你還是太天真,皇上說的有什麼用。皇上整天坐在金鑾殿上,他能知道什麼?他能知道的還不是底下人讓他知道的?這在那些達官貴人眼裏是在正常不過的小事,誰會爲了這點小事去告訴皇上?”
看出中年人很健談,康熙也並沒有因爲他說的話而生氣,他道:“聽老哥的意思,這種事經常發生?我聽說法華寺很公正,不是不允許麼?”
來之前他還讓梁九功調查過法華寺呢,據說這座寺院一視同仁,不管你是平民還是貴族,都得排隊聽從他們的安排。
中年人嗤笑道:“不允許?那也得看是對什麼人,人家可是天子外家,你覺得這裏的主持敢讓他們等?”
公平是相對的,這種人就是主持都不敢得罪。
康熙有意探聽更多的消息一路上都在跟中年人攀談,等衆人到達寺院門口,站在上面往下看。蘊和眼睛一亮,她扯了扯皇上的袖子往下面指了指。
下面上山的人羣中有一羣人衣着光鮮靚麗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蘊和眼神好,她在裏面看到了喇哈達的夫人。
蘊和輕聲說着:“也不是所有人都跟剛纔那兩個一樣吧,我看那邊那一羣人就很守規矩。”
中年人順着蘊和的手指看去,他道:“那個啊,那是國子監祭酒家的夫人跟小姐,人家國子監是文人當然懂規矩。這位祭酒大人的性子也很直接,能跟他家一起的,必定也是同樣的規矩人,不然縱使你是天潢貴胄人家也不搭理。”
喇哈達官職高,中年人不認識他也不認識他夫人,但他認識國子監祭酒鄂拜鄂大人和他夫人。
蘊和悄悄與康熙對視一眼,他們這次來本就是爲的鄂拜與喇哈達的女兒,見這人似乎知道些什麼,蘊和不想放過這個機會。
康熙笑道:“老哥也不是普通人吧,居然能認識國子監祭酒。”
那人笑着擺手,“這你可就猜錯了,我啊還真就是個普通人,我也不認識鄂大人,不過我兒子在國子監讀書,我有幸講過鄂大人一回而已。”
蘊和稱讚道:“那您的兒子一定很出色。”
國子監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就算是達官顯貴都不行。除了靠祖上餘蔭皇上賞賜的名額之外,就只有通過它的考覈才能進。再說這賞賜名額它也有限制,一家最多也就是一個。除此,其他人想要進國子監同樣需要考覈。
一般情況下,就算有名額,也很少有人用。因爲這種靠祖上餘蔭進去的,會被人瞧不起。
能進國子監的,無一不是才華橫溢之輩。人家都有真才實學,憑什麼要跟你們這羣草包一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