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
她摸不準貴妃與三阿哥是什麼意思,若說守孝,大家都一樣,皇上不也給九阿哥等人賜了嫡福晉。一個側福晉而已,擡入府中不用就是了;或者先賜婚,等三年孝期過再過門也不是不可以。
側福晉嚴格來說也是妾,婚禮要求可沒有嫡福晉那麼多的講究,尋個宜嫁娶的日子就行。
貴妃不想談,她只會順着對方的話往下說,不會不識趣一直抓着這個話題不放。
商談好具體的細節,榮妃又說了幾句場面話就告辭了。
等宣召秀女那日,她帶着四福晉,蘊和把她那三個兒媳婦也都喊了來。她與榮妃跟這些秀女年齡差距大,秀女們面對她們跟面對皇子福晉必定是不一樣的,三人計長,讓她們來也能幫着參謀參謀。
今日天氣不錯,明媚的陽光中帶着點微風,不會讓人覺得燥熱。蘊和把設宴的地點放在永壽宮小花園,她讓三福晉與四福晉帶着兩個弟妹招待秀女,自己與榮妃等在屋子裏說話,胤祐生母成貴人戴佳氏、胤禩生母剛被冊封的衛貴人以及小郭絡羅貴人陪着。
與蘊和、榮妃的愜意不同,三人明顯帶着急切,眼神頻頻往外望去。
蘊和:“看見她們我就彷彿看到當年的咱倆。”
三阿哥與四阿哥只相差一年,兩人是同年選的嫡福晉,想當年她與榮妃在坤寧宮,皇后娘娘宣召秀女的時候也是這般急切。
榮妃感慨;“可不是麼,一轉眼好幾年過去了。”
她心說若不是二阿哥,她兒子早就大婚,她說不定孫子都有了。現在可好,想要孫子至少還得等兩年。
皇上對孝昭皇后的態度擺在那,誰敢在這時候有孕,那不是老虎頭上拔牙?就算真的不小心有了,也得一碗藥灌下去。
還好她家老四不是胡來的性子,日後誰在說她家老四是書呆子她就跟誰急,書呆子怎麼了,書呆子不會犯大錯。如果她兒子是胤祚那樣,她纔要着急上火呢。
想到胤祚,她湊到蘊和耳邊小聲說道:“安妃也算有福氣,早早地從胤祚這條船上下來。”
蘊和噗嗤笑了一聲,“我昨個晚上遇見安妃在外面溜達,她說晚上多吃了一碗飯,在消食。”
皇后喪期剛過一年,胤祚就迫不及待的臨幸了伺候他的大宮女。事實上就算是至親過世,也很少有人能真的守一年,你在自家怎麼胡亂搞,只要不鬧出來誰也不知道。胤祚不?
也不知是不是皇上的原因,給他取了這麼個名字,他若不時不時作一下就不是他。前幾日,他身邊的兩個宮女爭風喫醋,其中一個把另一個推倒在地見了紅,他當即給請了太醫,於是大家都知道了。
三個月,整整三個月,若不是那宮女一推,大家還被矇在鼓裏。
皇上的臉當即就黑了。他直接一碗藥灌了下去,又令人給胤祚身邊的宮女做檢查。兩個大宮女、四個二等,其中大宮女被禍害了個乾淨,只有兩個二等宮女是完璧。
這倆二等宮女之所以能保持完璧,不是胤祚良心發現,而是她們倆長得安全。跟其他四人相比,只能算是清秀的她們根本入不了胤祚的眼。還有一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理由,這倆人出自小家族,背後沒什麼大勢力。跟完顏氏、富察氏根本不能比。
生命不止,胤祚折騰不息,假如安妃還是他的額娘,她能喫得下飯?
蘊和只從她臉上看到了慶幸,而不是丟了一個兒子的失落感。
兩人正說着,山梅從外面走了進來,她對着衆人行禮,“娘娘,各位小主們已經到了。”
這一次兩人一共宣召了十六位秀女,十六人滿蒙漢都有,其中滿軍旗有八個佔了一半,剩下的則是蒙軍與漢軍。
十六人中,打頭的是富察氏與郭絡羅氏,董鄂氏與哈達納喇氏不遠不近的跟在二人身後。
蘊和與榮妃交換眼色,從這個順序兩人看出富察氏與郭絡羅氏一樣都是不服輸的性子。
大清的規矩,滿洲旗最尊貴不假,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有族人在宮中做后妃、做宗室福晉的優先。這是皇恩,她們會被安排在最前面。
大選的時候如此,宣召秀女的時候不管會不會選她們,不管哪個后妃宣召,都會把她們也帶上以示尊重。
董鄂氏的堂姐是四福晉,哈達納喇氏也有族人在後宮爲妃,還有蘊和這個同爲那拉的貴妃在,按理說她們倆應該走在最前面。就算不是她倆也應該是來自蒙古的那幾個。
每年蒙古都有大量的秀女參加選秀,她們精挑細選出來的這五個蒙軍旗秀女不是部落首領的女兒就是侄女,總之都跟蒙古部落息息相關。
富察氏也就算了,富察家勢力大,她阿瑪還是個伯,郭絡羅氏憑什麼走在這麼多人前面?就憑她那個過世的郡王郭羅瑪法?
真要這麼論,她們這羣被宣召來的秀女,誰家不能跟皇親宗室扯上關係?
不過是虛榮心作祟罷了。
蘊和不着痕跡的去看郭絡羅貴人,在她心裏這位比她姐姐聰明,她很好奇郭絡羅貴人此時的想法。
皇上欲選擇富察氏做十二福晉,她不信郭絡羅貴人不知道。
郭絡羅貴人確實知道,此時她眉頭輕蹙,手裏的帕子收緊,顯然是不滿意對方的。
在她心裏兒子的嫡福晉不但出身要好,最重要的還是性子。
她幫不上兒子什麼忙,福晉出身好了,兒子將來纔不會那麼辛苦。性子好不惹事,兒子才能安心給皇上辦差。夫妻兩個齊心協力,日子才能火紅。
顯然,富察氏並不符合她心中對兒媳婦的人選。
她沒有急吼吼的表現出來,而是拿眼去看衛貴人,她想看衛貴人會如何。
可惜衛貴人是個軟弱的性子,她又無條件的溺愛胤禩。郭絡羅氏是胤禩自己選的,縱然她覺得不合適讓就笑的和善。
她對着郭絡羅氏是和善了,郭絡羅氏看都沒看她一眼。給蘊和與榮妃二人請過安之後,衆人又給三位貴人見禮,包括富察氏在內都表現的很溫順,只有郭絡羅氏禮行的敷衍。
蘊和:“今兒天氣不錯,山梅,你帶着各位小主去永壽宮小花園逛逛,看看咱永壽宮不一樣的景緻。”
小花園裏,三福晉她們早就準備好了,正等着她們呢。
人走後,蘊和再度開口:“本宮不喜歡繞圈子,皇上選的人大家心裏應該都有數,都說說吧,這第一印象如何?”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打頭,蘊和只好點名,“九阿哥最年長,成貴人你先說吧。心裏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
成貴人是個老實人,這些年在後宮一直安安穩穩。九阿哥跟胤禶他們關係也算不錯,從未紅過臉,蘊和也願意給她這個臉面。
成貴人站起來福身道:“回貴妃娘娘,卑妾覺得哈達納喇氏挺好的,卑妾想再看看。”
哈達納喇氏的阿瑪是都統,出身不錯,算是哈達那拉這一支中的佼佼者。她家雖然是那拉,但在整個那拉四部來說並不是很出衆。
她剛纔進來的時候沒有跟富察氏、郭絡羅氏爭搶第一;給她們行禮的時候一直低垂着頭很規矩,看着是個懂事的。
出身不差,人懂規矩知進退,這樣的兒媳正是她想要的。
蘊和頷首,她讓成貴人坐下緊接着看向衛貴人。她心裏清楚郭絡羅氏已經定下了,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不然傳出去豈不顯得自己偏心。
衛貴人與成貴人的說辭差不多,她小聲道:“郭絡羅氏出身名門,卑妾很滿意。”
最後是郭絡羅貴人,郭絡羅貴人有些猶豫,最後還是兒子佔了上風,她把心一橫說道:“娘娘,富察氏的脾氣……卑妾覺得與十二阿哥不太匹配,不知娘娘能不能幫忙跟皇上說說?”
蘊和勾起一個嘲諷的嘴角,很直接道:“不能,你又不是沒嘴,自己不能跟他說麼?”
皇上之前不去永和宮不假,如今可是十二阿哥選嫡福晉,他就算是爲了兒子也會去郭絡羅氏那邊坐坐的。十二阿哥又不是她生的,郭絡羅氏不滿意富察氏憑什麼要她來說?
當年的事情她並不能確定到底是誰所爲,她不去找郭絡羅氏的麻煩已經是仁慈,指望她幫忙那是不可能的,她又不是聖人。
哪怕皇上之前對郭絡羅氏不滿,事關十二阿哥,他也會耐着性子聽郭絡羅氏說完。一句話的事兒,她不明白郭絡羅氏爲何要讓她來轉達。
郭絡羅氏被懟的有些尷尬,心說她當然知道自己有嘴可以自己說,但皇上對她跟貴妃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假如貴妃肯開口,皇上肯定會重視十二阿哥的婚事。
她不敢保證自己說了,皇上會同意。
蘊和顯然沒給她再次開口的準備,她道:“第一印象本宮已經知道了,但瞭解一個人還需要仔細觀察,本宮讓人帶着你們去小花園,附近有個假山你們可以去那兒看看。”
招待秀女的地方不是瞎選的,得能藏得住人方便她們觀察。爲此她第一次幫忙主持選秀的時候就開始在永壽宮折騰了。
成貴人當即就站了起來,她對着蘊和與榮妃行禮之後就跟着宮女往外走。她身後衛貴人猶豫一下也跟了出去,一方面她很好奇郭絡羅氏,另一方面她不知道留下來該跟貴妃說什麼。
三人走後,榮妃搖頭:“郭絡羅貴人這回落了下乘。”
她能明白郭絡羅氏的想法,換做她或許也會這般做,但並不表示這樣就是對的。
郭絡羅氏應該清楚貴妃可不是善茬,你看三阿哥他們什麼時候主動找過十二阿哥玩兒?他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拜託貴妃還不如自己開口來的實在。
“她大概是覺得當年的事情皇上已經下了定論,又過去這麼多年,我早就忘了。可她也不想想事關自己的兒子,她都能拉下臉求我,我又如何會忘記?”
蘊和覺得郭絡羅貴人這樣的、能屈能伸才能在後宮活得長久。如果不是她們當初算的人是萬黼,她對郭絡羅貴人還挺欣賞,可惜啊。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郭絡羅貴人要怪就怪她們姐倆吧。
蘊和並不打算管皇阿哥們這些事兒,她沒想到皇上當晚會來永壽宮。
“聽說你今兒召見了秀女,你覺得她們如何?”
端茶的手頓了下,緊接着她就把郭絡羅貴人求她的事兒說了出來,當然也包括她懟對方的話。末了,她還撇着嘴道:“您說這是她嫡親的兒媳婦,她若是沒嘴,臣妾幫也就幫了,她自己有嘴還讓臣妾幫忙,臣妾很閒麼?”
康熙靜靜地聽着她抱怨,隨後低低的笑了,“你啊你,朕竟然不知道你還是個記仇的。”
說了這麼多,康熙當然懂蘊和不幫郭絡羅貴人的原因,這跟他想的可不一樣。
蘊和很大方的承認,“莫非臣妾在皇上心裏是聖人不成?聖人還講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呢。”
她心裏清楚,自己跟後宮很多后妃關係不錯,這必定不會是皇上想看到的。人太‘善’,顯得太假,她得做個‘真’的人,只有如此康熙的心裏纔會有她一席之地。
“那你怎麼又說了?”
“這不是皇上您問了?”她的意思是皇上問了她就說,不問她就什麼都不說。
這樣的性子雖說不太‘寬和’卻意外地對康熙的胃口,讓康熙越發滿意。
又在永壽宮呆了一會兒,他起身去了永和宮,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低眉順目的女人,康熙的臉上毫無笑意,“聽說你今兒去了永壽宮,看的如何?”
一樣的開場白,面對的人不同,得到的回答也不一樣。
郭絡羅貴人仔細斟酌了很久纔開口:“回皇上,富察格格出身沒的說,就是性子,卑妾覺得可能跟十二阿哥並不是太匹配。”
說完她心裏打鼓,她很怕皇上會斥責她。
康熙盯着她看了許久,就在郭絡羅貴人準備跪下求情的時候,他忽然說道:“你的意思是給他換一個?可有相中的?”
什麼叫喜從天降,這大概就是。
郭絡羅貴人驚喜的擡頭看向康熙,然後看到的就是一張冰冷的臉。喜悅的心情如同被一桶冷水澆下來,她內心冰涼一片,“卑妾不是那個意思,卑妾就是覺得她性子有些活潑,胤禌性子悶,怕他們合不來,不過現在想想這樣也好,說不定、說不定胤禌就被她帶的活潑了呢。”
康熙把玩着茶盞,“這麼說你覺得她做十二的嫡福晉很合適?”
郭絡羅貴人點頭如搗蒜,“合適,很合適。”
康熙再次問道:“這是十二的嫡福晉,你可要想清楚了。”他決定再給這女人一次機會,如果她能說出富察氏的缺點讓他覺得富察氏卻是配不上十二,他會給十二換人。如果她僅僅是覺得對方太愛表現等無傷大雅的小缺點,或者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單純的看不上,他一定不會原諒對方。
郭絡羅氏沒有任何猶豫,她道:“想清楚了,卑妾覺得富察格格挺好的。”
不過是喜歡錶現而已,比起郭絡羅氏來,富察氏確實好太多了。現在想想是她太小心的,有郭絡羅氏這樣的妯娌在,如果十二福晉出身不好、或者性子軟綿,那不是擎等着被欺負嗎?
想想六福晉,所有皇子福晉裏面她出身最低,將來必定是郭絡羅氏重點欺負的對象。
欺負人和被人欺負,郭絡羅氏肯定會選擇前者。
郭絡羅氏並不知道蘊和把她今天的說的話告訴了皇上,如果她知道肯定不會這麼說。現在她在康熙的心裏就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一邊求着別人幫她說清,一邊又自己扯後腿。
這樣反覆的女人,讓康熙很厭惡。
厭惡歸厭惡,康熙也不想坑兒子,隔日早上請安的時候他單獨把胤禌流了下來,打算問問胤禌對富察氏的看法。
“朕給你相中了富察氏爲嫡福晉,你覺得如何?”
胤禌沒料到汗阿瑪留下自己是爲了這個,他道:“多謝汗阿瑪,汗阿瑪選的必定是好的,兒臣沒意見。”
胤禌跟胤禶他們的想法不同,他跟絕大多數大清男人一樣覺得嫡福晉是門面只要拿得出手就行,愛不愛的不重要,大不了就多選幾個可心的妾室。總歸不是大問題。
富察氏的名頭他聽說過,滿洲大族,論在朝堂上的地位不比董鄂氏差,如此就行了。
胤禌倒不是有爭皇位的心思,他純粹就是不服氣、愛攀比。因生母的原因他心裏憋着一口氣,他不想讓人覺得他很差勁。
汗阿瑪給他選了個大家族出身的嫡福晉說明是看重他的,他只有高興地份,哪裏會不滿?
那可是富察氏,如果他真娶了富察氏,自己比之四哥也不差什麼了。四哥的額娘可是四妃之首的榮妃娘娘。
他怎麼可能不滿意,胤禌簡直太滿意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