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布棋 作者:未知 楚亦蓉原本還想問問灰衣客的事,後來也放棄了。 只要他還在城中,她自然有機會見着,不用靠這些無賴說三道四。 她從京兆府尹出來,去了一趟四風茶樓,在那裏買了一包新進的,上好的茶葉,又包了一份茶點。 然後往一處宅子裏去。 這宅子是宮中一位太醫的,姓宋。 楚亦蓉常去華清宮給太后診病,有些藥方和膳食補充,也會跟那些太醫們商討,一來二去,就熟悉了幾位。 不過他們平時都不私下來往的。 朝中有安王和太子結黨已經人心惶惶,太醫們在夾縫中求生存,平時裝聾作啞,能把自己的事做好,保住一條小命,已屬不易,根本不敢去妄想別的。 還好楚亦蓉的身份沒有暴露,至少太醫們只知她是皇太后身邊的大夫而已。 入了宋太醫的門,兩人自然要客氣一番。 楚亦蓉送了自己拿來的東西,跟宋太醫閒聊時,又針對一些雜病,做了些微的剖析。 把他聽的頻頻點頭:“沒想到楚神醫,年紀輕輕卻對醫理就有如此深的理解,實在叫老朽佩服啊!” 楚亦蓉謙虛道:“宋太醫客氣了,我與你們不同的是,你們身在宮中,凡事都得小心謹慎。有些方子不是想不到,而是想到了也不敢用,怕萬一運氣不好,就得把命搭進去。” 此話說到了宋太醫的心窩裏。 他不無感慨:“誰說不是呢?虎狼藥自然有奇效,可也容易出事情,宮中哪一位的身份都比咱們矜貴千萬倍,這種方子,還真是不敢輕易使啊。” 楚亦蓉就笑了起來:“其實也無妨,只要能把病看準了,最後又能治出好的結果,病者還是很願意接受的。” 宋太醫被她顛三倒四的繞,竟然還覺得頗有道理,連連點頭,稱讚楚亦蓉行事果斷,醫術高明。 他是不會忘記當時在華清宮裏,這名女子是怎麼頂着衆人的壓力,給皇太后用藥的。 別說她還是一個小娃娃,就是宋太醫這樣的,如果遇到當時的情形,也會聽從衆人,找一個平穩的方子開下去。 當然無用,但對自己也無害呀。 就憑這種爲救病者,敢捨己命的精神,宋太醫也對她欽佩有加。 兩人來來回回聊,慢慢的話題就深入下去,開始轉到一些病例上。 宋太醫一直在宮內,也只給宮中人診病,所以他說的病例就全部來自宮中。 楚亦蓉是來套話的,自然殷勤,宋太醫說到某一病證,她必然有相關的法子說給他聽。 在她有意的引導下,問題終於說到安王的身上。 宋太醫說:“安王妃來京城已經數年之久,身下一直無子嗣,爲此宮裏淑妃娘娘還特意請旨,讓我們去診了脈。從脈象看,她並無婦跡,卻不知爲何,多年不育?” 楚亦蓉點頭道:“不育並非都因婦疾引起,也可能會有別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不是安王妃的原因呢。” 宋太醫好學上進,趕緊問:“此話怎講?” 楚亦蓉委婉地給他講了夫婦間生育的條件,最後說:“當然,還得根據實際情況爲準,要是在下有機會給安王妃診脈,就能弄清她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宋太醫一聽這話,激動到不行,腰都坐直了:“楚神醫啊,實不相瞞,您給皇太后診過病後,淑妃娘娘還真的來找過老朽,想讓您給安妃娘娘也診診脈。” 楚亦蓉“哦”了一聲:“是嗎?怎麼沒聽您提起過?” 宋太醫有些羞愧地別開臉:“楚神醫前面也說了,這宮中情勢複雜,您又是皇太后身邊的人,我們這等人怎麼說得上話?淑妃妃自己就有往皇太后面前說話的機會,不去求她老人家,卻來找我,您說我能答應嗎?” 誰說不是這理呢? 萬一皇太后怪罪下來,那宋太醫的小命還要不要了? 楚亦蓉就坡下驢:“這麼說來,還是不診的好,不診的好啊。” 宋太醫不知是真爲了學習,還是有別的原因,竟然給她想了一招:“楚神醫您不在宮中,又在外頭有醫館,如果安妃娘娘的病不是在宮裏問診,而是去您的醫館,那不就沒事了嗎?” 楚亦蓉趕緊擺手:“不妥,娘娘是何等尊貴,怎能像普通百姓那樣,進入我那小小的醫館?就算是不去宮裏,也得是安王府,怎可隨便往外帶?” 她說完這些,又趕緊說道:“還是算了,你我都不缺這份銀子,不管這些閒事,大家省心豈不更好。” 她起身告辭,宋太醫卻把她的話聽進了心裏,再進宮,就跟淑妃娘娘把這事說了。 楚亦蓉把這步棋鋪了下去,卻沒有馬上用,因爲又過一日,已經是楚玉琬和太子的大婚了。 這婚事跟她沒有多大關係。 她現在既不是楚家的女兒,也跟太子不熟,都沒有去參加的必要。 只是因爲皇太后那邊要有一些應酬,所以她提前進宮,開了一些滋補的膳食備着,讓小玲按時給她喫下去即可。 但蕭煜卻忙的不可開交。 太子大婚,他又是皇子,而且安王還不在京裏,就算有禮部的把所有事都安排妥當,必要的應付還是要的。 所幸蕭煜平時給人的印象就很隨性,既是在這種場合,他嘻嘻哈哈,也沒有人會怪罪。 他手裏端着一杯酒,跟枝交際花似的,到誰的面前就跟人碰一杯,轉身看到另一個又跟人家玩笑幾句。 混沒正經,也就沒人去理他。 楚家來的人極少,只有一個楚中銘。 原本這樣的場合,楚夫人和楚玉琅都要來的,至少得向皇上謝恩。 但是楚夫人的臉實在不宜出門,身上也多處有傷,行動起來都便利。 楚玉琅就更別提了,病的太久,精神都已經出了問題。 再沒有過去官家公子的樣子,喫飯要用手抓,喝水像牛一樣爬在杯子猛灌。 打起丫鬟來卻心瞎手狠,聽說已經打死過人了。 但楚府瞞的很好,半個字也沒往外面透。 蕭煜終於轉到了楚中銘身邊,他把酒杯倒滿,朝他一舉,高聲說:“楚大人真是高才啊,終於攀上了太子這根高枝,以後加官進爵,前途無量,來來來,本王敬你一杯,以後還請楚大人多多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