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進宮面聖,中書議事 作者:未知 第二日,唐澋清,田兮啓,廖盛遠具上朝參見唐皇。散朝後,田,廖二人便被唐洐禮召入宮中。 正德殿內,田,廖二人正襟危坐,唐洐禮也是坐在榻上,笑着說道:“你二人一同站在朕面前怕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吧。盛遠離京不過月餘。倒是兮啓你,怕是一年多沒有回京了吧,着實有些讓朕有些思念啊。盛遠倒是常來書信,而你除了軍務,遞上來的書信沒幾個。” “勞皇上掛念,臣就這個性子,平常無事不願多言。”田兮啓平凡的臉上難得出現笑容,對着唐皇說道。而後便跪倒在唐皇腳下,口中又道:“上次,府中惡奴傷人,又惹惱了二皇子。原本想着上個請罪摺子,但是又覺得不夠誠懇。欲進京請罪,左衛軍中軍務繁忙,無法脫身,所以今日纔有機會當面向陛下請罪,望陛下賜罪。” 唐皇心中冷笑一聲,而臉上卻依然含笑說道:“起來,此事本就不怪你。你遠在衛城,家中之事本就難以管理。況且此事,你兒子也受到了懲罰。就過去了,這些日子朝中幾位御史一直參你,朕都沒有理會。” 田兮啓仍舊不肯起來,執意要讓唐皇賜罪。最終還是唐皇親自把田兮啓扶了起來,而後好言撫慰一番,方纔揭過去。 “今日留你二人,想必你們也知道。如今朝廷已經定了由左衛左威兩軍作爲主力東征。原本不該由你們征戰的,長途跋涉。但你們也知道澋清的右衛右威兩軍第一要防衛齊國,雖說這幾年齊國與我交好,但此國狼子野心,圖謀甚大,所以不得不防。第二,東方三國已經與我同盟,一旦右衛右威兩軍出動,也會無法照應這三國。第三,便是還要防備大東國狗急跳牆先行攻擊我國邊境。所以這兩軍不能動。至於澋稽的鎮北營,你們更是熟悉,北線防禦青國,已消耗了他們大部分精力,是在無力他顧。最後朕也只好讓你們二人帶領左衛左威二軍出動,揚我國威了。”唐皇換了話題跟這二人說道。 “陛下既已下旨,臣等遵循就是,況且保家衛國,征戰沙場,本就是軍人的天職,臣等必以死報國。”原本欲說話的廖盛遠,被田兮啓偷偷拉了下,並搶先說道。看着唐皇露出滿意的笑容,廖盛遠也只得說了些和田兮啓同樣的話。 “你們有此覺悟就好,趙相還說怕你二人不願意。如今一看,趙相還是不瞭解你們啊。”唐皇頓了頓道,“不過以死報國就不用了。朕還要你們爲大唐守護百年呢。” 說罷,三人一起笑出了聲。不過又有幾人能夠知曉這笑聲背後的意思呢。 “澋稽這孩子在你們帳下,也是你們一手調教出來的。這次讓他籌備東征各項事宜,也是能夠快速配合你們。不過也是第一次擔了這麼重大的擔子,所以處處小心,這次也是向朕請求讓你二人和澋清一同回來商量東征的進軍方案。朕也同意了,你們這幾日辛苦些,多幫着澋稽這孩子一些。”唐皇又道。 “二皇子在廖將軍的手下就已展露鋒芒,後又統帥鎮北營屢,立戰功,威震北境。本不需如此,他一人即可。但二皇子有心擡舉我二人,臣等鼎力相助。”田兮啓鄭重說道。 感覺唐皇對於此話頗爲滿意。對田,廖二人愈加熱情,特地留下陪他用過午膳,又說了些閒話,才放他二人離去。 在回去的路上,廖盛遠向田兮啓抱怨道:“你爲什麼攔着我?今天我原本打算一吐爲快。” “哼,你說了有什麼用。咱們這位陛下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這隻會爲你多添幾分不信任。我們現在什麼都不要說,順着他的意思走下去。明日見了大皇子,二皇子,看看他們的意見再做決定。”田兮啓沉聲道。 “要不要去趙相家裏,和他通通氣。”廖盛遠問道 “不需要,從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爲來看,他們趙家現在作壁上觀。咱們去了也只是說些場面話,無關痛癢。”田兮啓有些無奈的說道。 “呵,他們不就是仗着一個大皇子嗎,難道能保他趙家百年不倒。想當年雷氏一族,如日中天,最後不也是被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廖盛遠不服道,原本趙,廖,田三家勢均力敵,脣亡齒寒。未曾想到大皇子聲名顯赫,離太子之位一步之遙,不僅讓趙家立時拉開與其餘兩家的差距,如今更是對他們敬而遠之,生怕與他兩族沾惹上些什麼。讓人頗爲不忿。不過廖盛遠知道田兮啓說得有理,也只能點點頭,二人相伴而去。 唐澋稽早朝完畢之後仍然忙碌於戶部,兵部的各項事務。他本欲打算將唐澋清請來幫着一塊參謀參謀,但又不忍心打擾唐澋清一家的生活。不過唐澋清卻在午後來了中書省廷內, “怎麼,看到我很驚訝?”唐澋清笑着對唐澋稽說道。 “有點,你不在府中待着陪王妃嫂嫂和侄子。倒是來了這裏,原本還想着請大哥呢。”唐澋稽邊說邊將唐澋清迎入堂中吧,並吩咐手下的人看茶。 “你知道我這人的性格,遇事早一點將其處理完畢,我心也安寧。”唐澋清說道。 唐澋稽笑了笑沒說話。“戶部,兵部還有什麼事情?”唐澋清問道。 “幾件大事都與大哥通了信,你也知道了。現在也只一些小事,各司報上來的一些資料,我現在在看。既然大哥在這兒,剛好還有一件事,要和大哥商議。”唐澋稽說道。 “這是兵部前些日子,根據年前的上報所統計出來的缺少校尉的人數,共計一百一十餘位。現在實地統計上報上來了,實缺一百二十多位各級校尉軍官。兵部的楊陳原意是打算逐級擢升以補這些缺位。但我意還是從咱們各軍中調職過去一些比較好。這幾日我與楊陳以討論好幾次,一直無法定奪。”唐澋稽將桌上的一份冊子翻開遞給唐澋清說道。 “校尉軍官怎麼會缺了這麼多?”,看着冊子內的內容,唐澋清皺眉道。 “這幾年,左衛左威兩軍一直在屯田。雖說日常有些剿匪任務,估計也只大本營的軍隊執行,散落在各地的軍隊沒有戰鬥任務,缺少一些軍官倒也不妨事,因此日積月累缺的人便多了起來。”唐澋稽分析道。 看着冊子上的內容,唐澋清也認可了唐澋稽的分析,那些缺位的軍隊確實都是散落在各地的軍隊,而在衛城大本營的各營都是滿員狀態。 “這麼多人一下子逐級提升,確實會有些才能不足的人藉機上位,這對於即將東征的兵士來說可是滅頂之災。楊陳這個方法雖然易於實行,兵將熟悉,也有利於戰時指揮,但總歸還是有些隱患。”唐澋清說道。 一時間兩人都在思索,面色凝重。對於軍務,兵士,這二人向來是慎之又慎,因爲從軍中出來的人對於兵員有着不一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