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拓跋渾的線索 作者:未知 如此簡單的攻下燕山城,唐軍中各種聲音都出現了。有人說大東軍未戰先潰,是懼怕唐軍的戰力,趁此機會,應當轉道南下,直奔南水城。有人說此乃大東軍的陷阱,用一座城池來麻痹我等,待到我等飄飄然的時候,再行襲擊,因此此刻便應該警戒。田兮啓和廖盛遠知之更多,但也疑惑不已。對於拓跋渾的手段,田廖二人算是見識了。兵者,詭道也。此人算是將這句話踐行到底。但是另一方面,卻也看出了拓跋渾卻是在踐行者在藍衣鎮所留的信息中的內容,這讓田廖二人心中鬆了一口氣,和則兩利,戰則兩敗。這二人如今苦惱的便是拓跋渾下一步到底是什麼,這幾日他二人已派了心腹在燕山城中搜尋了無數遍,並未找到絲毫線索。 “如今燕山城被攻陷,我等也算對朝廷有個交代,估計二皇子暫時不會在催促我等。”廖盛遠說道。 “大東軍什麼戰鬥力,他和咱們一樣都清楚,如此之快的攻下燕山,恐怕他會有所察覺。即使他一時不察,大皇子亦會提醒。”田兮啓一隻手拍打着城牆說道。 “那我們是否要準備準備,預備着二皇子詢問。” “不必,戰場之事誰又能說清楚。當務之急,還是要弄清楚那個人的下一步,我們纔能有相應的部署。” “到現在快將燕山城翻一個底朝天了,也未能找到絲毫線索,恐怕是他未在此處留下什麼。”廖盛遠無奈的說道。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昨日我發覺那日燕山守軍突圍的方向是鄂都,你說是不是他讓我等去往鄂都。”田兮啓看向廖盛遠,希望廖盛遠能夠給他些意見。 “既然如此的話,派人去偵察,看看鄂都情況。” 對於這個意見,田兮啓自然同意。此時此刻,聞名唐國的田廖二人也沒發現,不知不覺中他們已完全失去了自主性,一切都被對方的拓跋渾牽着鼻子走。 而在雙水渡口的唐澋清兄弟二人,愁雲繚繞。如今燕山城被攻破,便意味着他他們最後計劃的施行地點必須要改變。但是如今前方已然不在他們掌握之中。而且從這場戰事中,可以看出,前方存在着古怪。 “我們的派人去往前方仔細查探,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唐澋稽說道。 “不止,得讓錢林和餘飛英仔細盯着田廖二人。我現在懷疑這二人和大東國之間有種某種聯繫。”唐澋清嚴肅說道。 “你是說他們是泄密的人?”唐澋稽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泄密的估計不是這二人,但是我感覺他們絕對和大東國有某種聯繫。我不相信以他們這些久疏戰陣的軍隊會如此迅速的攻佔如此重要的城市。”唐澋清冷笑道。 唐澋稽嘆了口氣,此次東征一波三折,讓人無言。半晌後,唐澋稽說道:“如今我們在此猜測再多,也無濟於事。還是想想派誰去燕山城最爲穩妥。” “你我二人自不能去,他們本就對我們戒備,若是如此前往,更會讓猜疑。須得找一個,和他們二人相熟的人。”唐澋清分析道。 唐澋稽思索半晌,眼前一亮,“你覺得信王叔怎麼樣?” 唐澋清先是一喜,而後定了一下,搖搖頭,“父皇一定不會允許的,信王叔威望倒是可以威懾田廖二人,只是信王叔殺氣太重,若是真查出了些什麼,恐怕前方立時大亂。”聽得唐澋清的話,唐澋稽也是點點頭,對於信王叔的脾性,他也是深感頭疼。 “你覺得從六部中選擇一個人以慰勞大軍的名義去往燕山城怎麼樣?”唐澋稽又出一策。此時,唐澋清點了點頭,並未反對,讓六部尚書去一趟,倒也可爲。唐澋稽又說道:“只是這人選?” “交給父皇吧,他比你我更清楚朝堂情況。”唐澋清說道。對於唐澋清說得情況,唐澋稽也是清楚。二人議定後,便立刻派人去往麟陽城中向唐洐禮回稟箇中緣由。而與此同時的便是大軍塘報被送往朝廷,在被唐洐禮當庭宣佈之後,引起了大臣轟動,衆人皆道此乃大唐天命所歸。只有少數的認識到了此中的怪異。 而與此同時,唐洐禮當庭宣佈讓梁起前往燕山城慰勞大軍。衆人也並未有什麼異議。不日,梁起也是辭別麟陽城直奔燕山城。 而在這段時間內,燕山城內的田廖二人派了探馬去往鄂都,希望能夠打探出些消息,只是鄂都一如之前的燕山城,所以他們也並未得到關鍵線索。而在這些日子裏,燕山城中可並非只有田廖二人在仔細搜索。身爲二營副將的錢林,也並沒有閒着,他被唐澋清投入東征大軍,一則是爲了保護唐澋相的安全,二則監視大軍的衆將的一舉一動必要時可以唐澋清的名義調動大軍中的唐民,而這項權利即使現在的唐澋稽也並未得到,錢林的能力本就不煩,不然也不會讓唐澋清視爲可以頂替他的存在。對於這場攻城之戰,錢林比其他的人看得更爲深入,他亦不相信大東軍會如此不堪。所以他需要找出其中的聯繫,因此他也在此處時常與搜索的田廖二人的心遭遇,若不是依靠着敏銳的感覺,恐怕他早已被人發現,縱然如此,他也並未發現什麼。不過他也知道田廖二人必然隱藏着一些不爲人知的事情。 而隨着幾日的休整,大軍的下一步部署已成爲衆人的議論焦點。畢竟燕山城雖在大東國中部六城的西部邊緣,但是這幾座城池相距不遠,增援極爲迅速,所以必須要有所動作,不然的話,極有可能會被五城援軍圍困在燕山城內,不利於唐軍展開攻擊,反而會因爲城池的原因,只能發揮出大軍的幾成戰力,這對於唐軍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