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麒山之戰 作者:未知 一會兒後,衆人在一千人馬的護送下,向着滄州而行。王妃謝絕了衆人的陪伴,獨自坐在一輛車上。約莫一個時辰後,趙立帶着王妃乘坐的馬車脫離和車隊,向着恆水而去。當落星出現的王妃的眼前,數行清淚緩緩流下,她站在恆水東岸,望着落星灘旁的岸邊,緩緩蹲下,不忍再看。這就是她最愛的的人戰死的地方,那個離開王府時還向她保證下次回來時要帶着她和世子去郊外的西山看秋景;那個只要離家便會日日寫信報平安,在信中說着情話;那個頂天立地,撐起了唐國軍隊半邊天,在她信中無所不能的人就這樣在據她不足十里的地方離她而去,沒有留下一句話。着秋日的暖陽也並未溫暖王妃的心靈,因爲他走後,她的世界已是悲涼一片。 趙立將黃色狼煙焚起返回後,望着蹲在地上無聲哭泣的王妃,也只得上前說道:“王妃,我們該啓程了,此地距離叛軍大營太近了。”,嗯了一聲,王妃機械的走上車,趙立帶着馬車迴歸車隊,捲起一陣塵土,車隊已然消失不見。 唐澋稽望着東岸升起的狼煙,心中一輕,手中長劍刺中一個士兵,一腳將其踹下城去。擡頭看向四周,經過三個時辰的激戰,已有部分叛軍登上了城牆,唐澋稽等人不得不與其短兵相見。 而在城下督戰的田廖二人臉色難堪,他們第一次覺得這座往日出沒的城市,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經過三個時辰的激戰,也只有兵力衆多的北門方向登上去少數士兵,但是很快便被打退,其餘幾個方向仍然一無所獲。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唐澋稽的強大氣勢感染了底下的士兵,畢竟當你看到一位皇子,一位統帥,一位名揚軍中的大將軍紅着眼,與敵人短兵相接,殺瘋了。你也就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力量提升到極致,與敵人拼命。 一下子坐在城上,唐澋稽渾身疼痛,痠軟無力,這是脫力的現象。這是他們打退叛軍第五次的進攻高潮,到了中午雙方默契的沒有在攻伐,趁着這個時間休整。用劍支起身子,唐澋稽站起來,抹去了臉上的血水,而後用衣服擦乾劍身的血跡,看向四周命令道:“衆人抓緊休息。”,火頭軍早已將飯食擡了上來,衆人一哄而上,搶了個乾淨,就連唐澋稽也多吃了些饅頭。填飽了肚子,唐澋稽才感覺身體裏多些力氣,向城外望去,叛軍亦在喫飯。 這樣的情況,在唐澋稽昨日作出部署便已預料到了。昨日他原本打算讓右衛軍渡江之後,支援京城,但是這樣一來,雙方在實力相當下,形成兌子。一旦虎衛軍被滅,那便意味着恆水以西,將以叛軍勢大,京城亦不能保。思慮再三,唐澋稽最後打算讓右衛軍與虎衛軍匯合,這樣唐軍兵力會稍佔優勢,這樣纔會有一定機率戰勝叛軍。但是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便是唐澋稽和京城將直面三萬餘的叛軍。以不足一萬的軍隊守城而面對三倍於自己兵力的叛軍攻城,唐澋稽自己也並沒有足夠的把握,更何況虎衛軍如今情勢不明,便意味着內無強軍,外無援軍,但唐澋稽不得不這樣做,恆水以西作爲唐國故土,決不能拱手讓人。 收回心思,只因爲唐澋稽的眼中已出現了叛軍的身影,又一次攻城開始。 而在唐澋稽苦戰時,姜越統帥的鎮北營也直面着數萬青軍的進攻。原本這幾日,姜越一直在猶豫是否南下支援京城,畢竟左衛左威二軍南下,對進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不過隨着青軍的南下,這個計劃便無法實行。對於青國的南下,姜越並不意外,其一直覬覦着唐國北境,而且經過兩年前的北伐,其丟失了昆蘭高地大部分地區,因此一直受制於鎮北營的威懾。如今,唐國內亂,對於青國來說,是一個機會,既可以收回昆蘭高地,甚至可以將唐國北境納入版圖。不過青軍的打算是不可能實現,在三族叛亂後,姜越便將防禦提升到最高級別,而且已做好了各項準備,因此一場在昆蘭高地上的消耗戰終於發生。 與此同時,青州的右威軍也遭到了大東軍的攻擊,拓跋渾率領五萬鐵騎,繞過飛雲市,直奔青州而來,若不是飛雲市的守軍發現及時,恐怕青州便會成爲第二個麟陽城。隨着飛雲市守軍的死戰,終於將拓跋渾的大東軍阻攔在唐國邊境,青州的右威軍大本營率軍前去支援。雙方在唐國邊境小城樂城,一守一攻,戰得不亦樂乎。 麒山,麟山的一條支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盡頭正對着麟陽城。太祖唐灃華曾招攬天下風水奇士尋找定都之地。而麒山山清水秀,內涵靈韻,且與麟山合爲麒麟,其正對着麟陽城,而成麒麟拱珠之勢,氣韻天成;麒麟不倒,麟陽城永興。 而今日的麒山腳下並非是祥和興旺之景。虎衛軍一路追擊黑衣軍道麒山腳下,雙方展開大戰,黑衣軍死傷慘重,若不是依仗山勢防禦,恐怕黑衣軍損失殆盡。在山中圍剿黑衣軍的唐洐信在見到唐澋稽的派來的人的時候,一瞬間腦中空白,而一旁的李回在聽到右衛軍被偷襲後,亦是驚訝不已。二人商議後,立刻集合大軍返回京城,畢竟一旦右衛軍有失,對唐國影響巨大。可是山上的黑衣軍卻並不打算讓虎衛軍輕易撤出戰鬥,猶如猛虎般下山,與虎衛軍糾纏,隨着左衛左威二軍的支援,虎衛軍便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況。唐洐信果斷下令大軍西南方向撤退,向麟山深處退入,亦打算藉助地形地勢與叛軍糾纏。只是自太宗時唐軍便多以重甲兵爲主,極爲適合在南原千里平原中實行大規模會戰,但與此同時,也犧牲了機動性和靈活性。如今虎衛軍行走在山間,多有不便。 不過兩日後,右衛軍的到來,重新將叛軍包圍,在這片谷地中。內外夾擊,叛軍損失慘重,但是還是憑着靈活性突圍向北,打算與圍攻京城的叛軍匯合,但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唐洐信豈能讓其如願,於是在麒山腳下,雙方再次展開大戰,唐洐信勢要將其消滅在此地,從而緩解京城壓力。 於是在唐國境內,形成了三大戰場。北線,便是鎮北營與青軍在昆蘭高地上消耗戰。東線,右威軍和大東軍在樂城攻防戰。南線,便是在京畿地區的兩個戰場,一個是在京城,一個在麒山腳下。唐國這個歷經兩百年多年依舊屹立在亂世之中的國家,終於遭遇到了最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