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八章 票房破千萬!

作者:o成佛o
晚上回到學校,和馮曉友吻別後,露西回到自己的公寓,找來合租的好友,興致勃勃的告訴她們,今晚自己看了一部非常酷的東方電影,結局出乎她的意料。筆%趣%閣qu

  “東方功夫片嗎?比《臥虎藏龍》還好看?”

  “我看過一篇文章,裏面說東方的功夫沒有那麼神祕,那些電影都是騙人的,實際上東方人並不會在房頂或者空中飛來飛去。”

  好友的反應令露西失望,好像自己欺騙了她們,她極力解釋道:“不是功夫片,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風格的驚悚懸疑片。我保證,不到最後一刻,你們很難猜到電影結尾。”

  爲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她打開電腦登陸特推賬戶,搜尋有關《致命id》的文章。

  她記得自己好像在推特上看過一篇文章,是介紹的《致命id》的。不然今晚在影院見到宣傳海報時不會覺得熟悉,更不會在剛纔說出“阿加莎·克里斯蒂”這種專業術語。

  花了半個小時,她終於找到了。

  那是美國知名影評人的推特,發表的一篇文章:《不一樣的華夏電影》。

  “功夫片是華夏獨特的成熟類型片。從上個世紀到現在,華夏電影和華夏演員最先被我們接受、所熟知的就是功夫電影和功夫片明星。從某種角度來說,功夫片已經成爲華夏電影獨有的標籤。

  直至昨天,一部名爲《identity》的華語電影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這部電影沒有眼花繚亂的打鬥場面,也沒有飛天遁地的神祕功夫效果,而是一部充滿‘阿加莎·克里斯蒂’風格的驚悚懸疑……

  ……最令我驚訝的是,這部優秀的電影居然僅在有限的唐人街影院放映。如果不是朋友強力推薦,我特地跑到洛杉磯的唐人街,可能就錯過了這部電影……”

  這是三天前推特上的文章,發表後並未引起較多注意,與該影評人其他文章的熱度天差地別。當時露西無意中看到,也是匆匆讀過一遍,沒有心裏去,直至今晚。

  然而到了現在,這篇文章的點擊、轉發依舊少得可憐,不過回覆到是多了一些,有一百多條。

  “我昨天問了公司華夏同事,他說沒聽過這部電影。還好今晚我特地去了趟華夏城的影院,看完這部電影,要不然就錯過了。很難想象,這麼好看的華夏電影,我的華夏同事竟然沒聽過。”

  “不得不承認,除開華夏演員千篇一律的臉孔,電影情節本身還是很棒的。”

  “同意樓上的說法,不過我認爲,影片中部分華夏演員的演技有待提高。”

  “我覺得比功夫片好看。”

  “東方人抄襲了好萊塢電影的情節結構、拍攝手法,反過來在我們國家上映。想想看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宜華夏貨,我們不應當警惕那個東方國家嗎?支持xxx議員提出的華夏威脅論!”

  “該死,我們社區的影院居然沒有放映,非要開車前往十幾公里外的唐人街才能觀看,我能抗議這是種族歧視嗎?”

  ……

  百多條回覆,五花八門,引起露西好友們的興趣,相約明晚一起去看電影。

  然而次日上午提前訂票的時候,她們發現學校附近的影院沒有《致命id》的場次。一連問了周圍三四家影院,哪怕是鬧市區的影院,答案也一樣——沒有上映這部電影。

  “要去唐人街嗎?”

  《致命id》第二週的票房成績,回答了這個問題。

  19萬美元,還是少得可憐,但是相比首周票房,數據精彩了許多,而且第二週只剩下十一塊銀屏放映。

  上映影院減少七家,票房提高八萬,而且這週上映的十一家影院,票房最少的也有九千美元,不存在半點下線風險。

  看着手中的統計結果,麥克唐納眉頭皺得,夾死了兩隻蚊子。

  莫非,華夏人自己買票房?

  一定是!

  爲了查明真相,抓住買票房這種備受業內唾棄行爲的證據,麥克唐納派人前往影院暗中調查。

  兩天後,調查還沒結果,卻傳回來一個奇怪的現象——去影院觀影的人羣,黑人、白人比華夏人還多!

  這不科學!

  華語片的海外觀衆向來以華人和留學生爲主,其中美國觀衆約佔15%,某些功夫大片例外。

  可《致命id》僅是部投資300萬華元的小成本電影,華夏新生代導演執導,演員……好多華夏人都沒聽過,有沒有在美國大規模宣傳,怎麼會……

  這裏面一定有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麥克唐納判斷的沒錯,可是他沒時間去探明,因爲院線方聯繫他了。

  “你們要增加《致命id》銀屏數量?”

  這不廢話,誰會跟錢過不去?

  利益至上是全世界成功商人的共同守則,不分國界,不分膚色。

  《致命id》能吸引觀衆走進影院購票觀影,能產生票房,能爲影院、院線帶來收益,院線方爲什麼不增加銀屏,賺更多的錢?

  和華夏院線方一樣,初始排片率看關係、看導演名氣、看演員陣容、看投資規模,可是上映後的調整,只看票房!

  能者上,不能者下。

  上座率高的電影排片率高,就這麼簡單!

  院線方聯繫麥克唐納,不是徵詢意見,而是出於多年合作關係,打聲招呼而已,他同意與否……一點也不重要。

  11塊……

  20塊……

  50塊……

  當銀屏數量增加到一百塊的時候,發行商福克斯坐不住了。

  《致命id》靠口碑效應營造出來的票房逆襲,使得福克斯陰謀流產。他們一改之前方案,積極聯繫院線方繼續增加銀屏數量,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準備在加拿大地區上映,真正實現北美髮行,賺票房!

  既然遏制不住影片票房,無法低價拿到改編權,在多時間內改編上映,那就盡情享受高額票房分成吧!

  他們雖然是發行商,但是票房分成比例比製作方萌人影視還要高出一大截呢!

  而且除了票房分成,他們還想在音像製品市場再分一大杯羹。

  全世界都知道,山姆大叔是非常講究“民主”的,利益面前從來都是知錯能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

  200塊,400塊……十月底,《致命id》的銀屏數量,最終停留在813塊,票房也步步攀升,逼近千萬美元大關。

  之前上映的兩三週浪費了不要緊,美國影片的上映時間與華夏國內不同,長達三個月之久。即便是中小成本的文藝片,也會開闢出專門院線放映,以保證文藝片在美國的市場。

  這段時間,麥克唐納也徹底搞清楚《致命id》逆襲的原因。

  口碑……好吧,是有口碑效應,可是純靠口碑,不足以如此快速的扭轉形勢。

  真正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是偉大的水軍,美國水軍!

  “水軍”並非華夏特色,美國同樣不缺,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止五毛和五刀。

  華夏“網絡水軍”的一大特徵,就是這個羣體有着極強的恥感。哪怕是年入千萬的水軍頭目也往往會暗藏身份,輕易不會向外表露自己的職業。

  美國水軍不同,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正規化。

  有專門的網站作爲買賣雙方交流平臺,美國水軍沒有任何華夏同行的恥感,他們將網絡評論作爲一種正大光明的有償勞動,進行交易。

  《致命id》倉促上映後,麥小余找到了遠在美國的葉楚,拜託他兩件事。

  一件事是請少量美國知名影評人觀影,然後寫影評,起到軟文宣傳效果。

  這件事不算難,花費也不算高,最大的開支是……僱傭美國水軍。

  美國水軍真心貴啊。

  國內******,網絡上一條評論撐死五毛,可尼瑪美國水軍,一條評論起價五刀,接不接還得看人家心情。

  整個計劃,麥小余拿出了五十萬美元預算,水軍方面預算超過三十萬。

  葉楚在網站上發佈任務,《致命id》上映的那幾個城市居住的人,免費提供《致命id》的電影票。他們只要領了電影票看完電影,然後發佈一條積極的評論,就可以得到五美刀。

  有人領了電影票不看電影,純粹爲賺五美刀寫積極評論的;也有人領了電影票看完電影,認爲電影不好看,不爲五美刀折腰的。

  無所謂,總會有人領票進影院免費觀影,喜歡《致命id》,然後寫積極影評。也總會有人看到評論後,前往影院購票觀影。

  所以纔會出現影院內,《致命id》的觀衆中,白種人、黑種人比華人還多的現象,而這些人是真正的主力。

  在美國,由於電影票價佔月收入比例極低,看電影已經成爲一種娛樂方式。喜歡《致命id》的人,會推薦給親戚朋友。親戚朋友看後,喜歡的人會繼續推薦給他們的親戚朋友……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

  有點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意思,但是電影口碑至關重要!

  十一月初,華夏。

  根據韓國漫畫改變的電視劇《浪漫滿屋》即將播出的時候,龍行工作室突然爆出猛料——“《致命id》美國票房過千萬!”

  緊接着,國內各大主流媒體紛紛或報道、或轉載這條消息,吹捧《致命id》、吹捧導演晹小星、吹捧萌人,其中吹捧最歡的,正是上個月謾罵最厲害的!

  這號主兒心裏,從沒什麼底線只說,只要能吸引眼球博關注,只要利益足夠大,跪下衝狗喊“親爹”都不會猶豫。

  “《致命id》在美熱映,顯我華夏雄風!”

  “萌人小成本電影再創佳績,閃亮北美令國產大片汗顏!”

  “《致命id》,萌人影視用實際行動,爲國產片指名一條新的出海方向!”

  “晹小星——征服美國的華夏導演,繼續小成本電影導演之王傳奇!”

  “好萊塢大導演讚揚馮紹鋒,《致命id》男主演有望明年赴美拍片。”

  “《致命id》女主演身世之謎:沈菲是福克斯某華裔高層私生女……”

  ……

  網上的報道真真假假,煞是熱鬧。

  《致命id》在美國確實引發了一定程度的熱議,也引起美國影壇的注意,主要原因在於這是一部非功夫的華夏電影。至於說票房有多火……上映一個多月,票房破千萬,在美國影壇票房排行榜上只能算是中等偏上,達不到華夏媒體吹捧的高度。

  至於“小成本電影導演之王”的說法,晹小星和麥小余、張小泉逗比的時候雖然經常提起,但是接受記者採訪時,他給與嚴厲駁斥,打心眼裏不承認。

  像什麼“馮紹鋒明年赴美拍電影”,“沈菲是福克斯華裔高層私生女”之類的報道,純屬子虛烏有,用類吸引喫瓜羣衆眼球,騙點擊的。

  不過,馮紹鋒的人氣猛地竄了一截,作爲《浪漫滿屋》男二號,有部分觀衆因爲他坐等《浪漫滿屋》開播,也算是意外收穫。

  但是有一點說的沒錯,那就是《致命id》的成功,爲華語電影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最大載體的美國市場,提供了一條不同於功夫片的途徑。

  以目前的美國票房成績來看,《致命id》無疑是成功的,因爲這是一部華夏電影。

  刨去香江影壇黃金十年時期的幾部影片,九十年代以後,國產片在美國的票房普遍不如人意,除了那幾部功夫大片外,美國票房過千萬的寥寥無幾。

  而《致命id》的製作成本僅僅是三百萬……華元。

  衆多華夏電影人有心解剖《致命id》,將其剝皮抽筋,喫透故事架構、拍攝手法、主題立意等,找出影片收到美國觀衆歡迎的內因,爭取自己能夠複製《致命id》的成功。

  卻悲催的發現,《致命id》尚未過審,想看的話,只有……去美國。

  也有人好奇《致命id》在美國上映後的運作方試,究竟是如何從18塊銀屏、首周票房不足十一萬,運作成813塊銀屏同時放映,票房超過千萬。

  作爲海聯院線的代表,陳向西當仁不讓的成爲聯繫麥小余的首選:“麥子,你們公司那部電影在美國怎麼玩的?”

  “嘿嘿,水軍。”

  “我艹,不是吧!”

  得知真相後,海聯院線發行部全體人員一臉懵逼,嚴重懷疑陳向西拿他們開涮。

  要是水軍這麼有用,華夏電影還不隨便在美國圈錢?

  “你們就是一幫棒槌!”陳向西從美國歸來,對西方文化較爲了解,“水軍只是個引子,真正的原因是那部片子符合美國人觀影心裏。說白了就是水軍開路,口碑作保!”(未完待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