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六章 PY交易

作者:o成佛o
“麥總啊,我是真的服了你。筆《趣》閣www.biquge.info事情比你想的還要嚴重,鬆峯現在簡直亂成一鍋粥了。”

  李總說的是真心話,包括那句“我是真的服了你”,因爲鬆峯市官場現狀只有更糟沒有最糟。

  沒見鬆峯市的一把手,欠着身子坐在李總左手邊的單人沙發上,眼巴巴看着他通話,全然沒有了往日的官威。

  五月下旬,麥小余從戛納回國,來到鬆峯,從李總手中接過鬆峯電視臺部分領導貪腐材料的時候,李總完全沒想過,事情會演變到現在的局面。

  當時他還認爲麥小余小題大做,明明他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麥小余非要大費周章。

  現在他算是看出來了,麥小余的小題大做非常成功,做的非常大。

  鬆峯電視臺鐵定完蛋,而且極有可能是窩案。他已經從省裏聽到消息,調查組不日抵達鬆峯市,入駐鬆峯電視臺,就麥小余實名舉報的內容,展開專門調查。

  那些材料是他找人調查,然後交給麥小余的,真實性如何他再清楚不過。爲了給公衆一個交代,調查組必定會嚴查,到時候拔出蘿蔔帶出泥,一個地方臺的窩案跑不了。

  他還記得,材料交給麥小余的時候,他曾專門暗示,自己不願捲入無端的是非中,因爲他認爲自己無法從這件事裏獲得任何收益。

  麥小余也沒有藉助他的虎皮,而是像普通人那樣,向有關部門舉報,還是實名舉報鬆峯電視臺。

  從實名舉報到現在,不過小二十天時間,鬆峯電視臺垮了。

  然而,垮掉的很可能不只是鬆峯電視臺,還有鬆峯市官場。

  首先,作爲鬆峯電視臺的主管單位,鬆峯市廣電局難辭其咎。

  其次,鬆峯市局派出幹警,赴京祕密抓捕麥小余,疑似麥小余舉報者身份外泄,引發衆怒。

  麥小余是誰?

  萌人影視老闆,身價數十億。

  而鬆峯市只是華北地區二線城市,被舉報的鬆峯電視臺也只是半官方機構。可麥小余這個實名舉報者仍舊無法避免被舉報者的打擊報復,性質惡劣。

  國家三令五申,要求保護舉報者的安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舉報人。而早在九十年代,最高檢就出臺了《關於保護公民舉報權利的規定》,以更爲詳盡的條文,對如何保護舉報人做出了規定。

  可現實呢?

  一個二線城市的電視臺領導被舉報,地方警察前往帝都祕密抓捕舉報人。

  那可是帝都啊!

  這是在打誰的臉?

  一旦落實,性質不是惡劣,而是相當惡劣。

  而且舉報人還是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身家豐厚,也仍然逃不過打擊報復的命運。要不是他練過散打,真就被鬆峯幹警抓走了。如果他被抓回鬆峯,回落得個什麼下場,喫瓜羣衆用腳趾頭也能想出來。

  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尚且經歷如此遭遇,要是舉報者換成普通老百姓,那下場絕對會更慘!

  國內普通舉報者遭遇打擊報復不是個例,某些地方嚴重的打擊報復,甚至會逼死舉報,或者逼得舉報人做出瘋狂之舉。

  龍行爆出這件事後,公知大v、各地律師、法學專家,紛紛通過不同的社交平臺,就國內如何行之有效的保護舉報人一事,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法學專家還好說。他們以假設麥小余舉報後遭遇打擊報復爲課題,就事論事,針對國內法律應如何行之有效的保護舉報人安全,進行學術性探討。

  各地律師就不一樣了。那些代理過舉報者遭遇打擊報復案件的律師,幾乎都列出自己代理過的案件。

  勝訴的律師,感慨國內法律制度對保護舉報人還存在較大疏漏;敗訴的律師,則直指某些地方的相關部門機構,對國家法律法規陽奉陰違,不但泄露舉報者身份信息,還會變着花樣打擊報復。

  總之,律師們還是圍繞現實案例,討論國內相關法律的漏洞,以及該如何完善。

  公知大v則不同,這是一個戰鬥力彪悍的特殊羣體。

  該羣體向來是不怕事兒大就怕事兒不大,絕不會在乎打擊報復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只要讓他們佔據道德、法律的制高點,他們就會架起一排排高炮臺,來個萬炮齊鳴,誓將對方“轟殺”成渣。

  而且他們還極其善於帶節奏、調動公衆情緒,感·性遠大於理性,網絡上的第一波節奏,他們功不可沒。

  他們的矛頭,指向過中JI委,因爲麥小余是直接向中ji委舉報的,身份信息遭外泄,中ji委難脫干係。

  他們的矛頭,指向過鬆峯當地官方,指責他們官官相護,妄圖捂蓋子保護鬆峯電視臺。

  他們的矛頭,指向過鬆峯市警局,罵他們是權力的走·狗,打擊報復舉報人。

  他們的矛頭,指向過國內相關法律條文和各地官場,因爲遭受打擊報復的舉報人,麥小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就已經比較麻煩了,可鬆峯市還發生了一起打記者、砸器材的治安糾紛,而“糾紛”的另一方,還是鬆峯電視臺的保安。

  這就是自己作死了。

  記者可是無冕之王,得罪了那麼多家媒體,你還想好過?

  於是衆多媒體同時發力,將事態從一個高朝推向了另一個更高的高朝,再次帶了一波更猛烈的節奏。

  而麥小余又在恰當的時間、正確的時機更新萌人官微,公司承認自己實名舉報鬆峯電視臺,這下鬆峯市扛不住了。

  鬆峯電視臺完蛋,鬆峯市廣電局作爲主管單位受牽扯,他們還和鬆峯市委宣傳部一起替鬆峯電視臺澄清,這倆部門能沒責任?

  鬆峯市公安局陷落,政法委書記有擔不擔責?

  鬆峯電視臺的腐敗,和鬆峯市公安局的亂象,鬆峯市紀檢委一點不知情?

  還有鬆峯市組織部,每年考察幹部的時候,有沒有發現?

  不知道?那你這個紀檢委書記和組織部長是幹什麼喫的!

  知道?知道爲什麼不及時處理!

  另外,鬆峯地方保護主義情緒嚴重,鬆峯市四套班子有沒有責任?

  政法委書記、紀檢委書記、組織部長都是市委常委,同時出現問題,這個鬆峯市一把手作爲市委班子的班長,要不要承擔領導責任?

  還有鬆峯市市長……

  自己扳着指頭算算,鬆峯市市委市政府有多少部門牽扯進去了?

  是,麥小余更新萌人官微時留有餘地,只針對鬆峯電視臺,其他部門的事情都不大……至少表面上看起來不大。

  然而事情雖小,卻經不住查,更經不起某些人惦記。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就像是鬆峯市一把手,這次肯定要揹負責任。但這個責任是大是小,未必由他說了算。

  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省有多少個地級市是有數的,每個地級市也只有一個一把手。

  把你這個蘿蔔拔起來扔一邊,不就多出個坑嗎?

  有些夠資歷的地級市市長、市委副書記等人,就惦記上了鬆峯市一把手的坑。甚至省內三四線城市的一把手,心裏惦記的也大有人在。

  畢竟鬆峯是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一把手,肯定不如二線城市一把手。

  官場人心,深不可測。

  官場詭道,防不勝防。

  鬆峯市,可不只有一把手的坑被人惦記,市長、政法委書記、紀檢委書記、組織部長、公安局長等等,那可都是種坑,而且種在裏面的蘿蔔不穩,有機會拔掉。

  面對這種局面,鬆峯市許多人不得不展開積極自救活動。根據級別的不同,自救活動的種類也不同。

  有試圖聯繫麥小余的,有在省裏活動的;有空降的直接聯繫更上層的;還有鬆峯市一把手這樣,來找李總求援的。

  不求援不行啊。

  他從省裏打聽到了,有人盯上他的坑了,準備拿這次的事件做文章,藉着這次機會換掉他這個蘿蔔。

  李總以儒商自居多少年,交遊廣闊朋友遍天下,經歷過無數風浪,見識過多次官場鬥爭,也沒見過鬆峯這種情況的,太特殊了!

  他很清楚這件事的起因,就是鬆峯電視臺爲了收視率,找馬瑢上節目,還拿王寶強的感情說事兒。

  萌人出面勸說,被鬆峯電視臺駁了面子,麥小余一怒之下報復鬆峯電視臺,殺雞儆猴。

  怎麼最後就鬧到,鬧到這種不可收拾的程度了呢?

  麥小余的戰鬥力要不要這麼逆天!

  是,事態的開頭,的確是麥小余設計的劇本,可是事態的過程走向已經超出麥小余設計的劇情,跳出了他的控制範圍。

  這裏面夾雜的各方面因素很多,既有鬆峯內部的因素,也有鬆峯外部的因素,但是麥小余卻是整個事態中最關鍵的一環,從開頭貫穿到結尾。

  而結尾……不管別人是死是活,他的目的達到了——鬆峯電視臺成了待宰的“雞”。

  上至臺長、臺黨·委書記,下至臺裏各部門中層幹部,沒有任何人敢保,而且幾乎都被暗中上了措施,嚴防有人出逃。

  這是鬆峯市官方的決定,官場上下一致決定,用鬆峯電視臺給全國人民、給被打媒體、給舉報人麥小余、給省裏、給高層一個交代。

  麥小余要的,不就是這個嗎?

  可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拿整個鬆峯電視臺血祭,事態也未必能平息。決定最終事態結局的,還是麥小余!

  如果麥小余不肯善罷甘休,又或者提前跟別人達成PY交易,配合本省某些人拔蘿蔔騰地方,鬆峯市能空出不少大坑小坑呢!

  心念至此,李總不能不又想到前兩年,麥小余收買美國黑人,上街遊行一事。

  其本意,就是爲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做宣傳,爭取一個高票房。

  結果他得償所願,可是山姆大叔哭了。

  而這回的鬆峯……何等相似。

  “這些天你沒少接電話吧?”李總平靜的問道。

  “可不是嘛,我的鴨梨手機差點沒打爆,一大半是你們省的電話,我都關機好幾天了。”

  看來是了。

  李總不再廢話,言簡意賅道:“兩清。”

  麥小余也很痛快:“我同意,不過我有兩個附帶條件。”

  “說來聽聽。”

  “鬆峯市警局必須給我一個交代。還有鬆峯市司法局,那裏有個副科長,姓張,就因爲說話直多年前得罪了某領導,在副科的位置上幹了十幾年,要不然以他的能力,早就副處了。”

  “可以,我替鬆峯那邊答應你。那個姓張的副科長,我保他退休前提到正處。”

  PY交易達成,李總掛斷電話,朝着對面的中年人點點頭。

  中年人如釋重負的擦擦汗:“還好,還好他答應兩清了。”

  “我說的兩清,是指他欠的人情兩清。”

  “啊……是這樣啊。不管怎麼說,這次多謝李總您了。”

  “不用着急謝我,明天去省裏活動吧,希望我在你身上的投資不會打水漂。”

  “李總您放心,我知道怎麼做。”

  兩人簡單交談幾句,李總藉口還有個國際長途要打,打發走了鬆峯市一把手。

  望着對方離去的背影,他眯起雙眼,心道自己反而欠下麥小余一個人情。

  所謂“兩清”,是指他爲麥小余提供彈藥的人情,與麥小余答應只誅“首惡”餘者不究還清人情。

  可事實上,兩個人情的差距太大,哪怕麥小余又提出兩個附帶條件,李總也佔了老大便宜。

  他可是挽救了鬆峯一把手的政治前途,只要對方在省裏活動活動,保住鬆峯一把手的坑,他和他的集團,今後在鬆峯的影響力將會大幅度提升。

  麥小余還的人情,對他來說賺大發了!

  可是麥小余偏偏沒糾結,還很痛快的答應“兩清”,這讓李總暗自感慨。

  他是儒商,是儒商。

  佔了便宜還故作不知,那能叫儒商嗎?

  這小子,難怪其他幾家跟他的私交都不錯,就是不知道,將來他和擎天,誰能笑到最後。

  這份人情怕是不好還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