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二一〕長房

作者:奶油餡
“她倒是把這些威風都撒到了八孃的身上。”

  溫蘭院的事罷了,周氏才從外歸來,得知曹素貞鬧事,忙來探望溫鸞。

  一道來的還有十三娘,才一見面,就一頭撲進了溫鸞的懷裏。

  溫鸞被撞得往後退了幾步,這才抱住人,站穩了腳步。

  周氏一看溫鸞手背上的紅腫,心疼不已,忙又問有沒有上過藥。

  顧氏點頭:“抹過了。只是八娘天生皮膚嬌嫩,稍稍用些力氣都能青上一塊,這都劃開了,難免看起來腫得厲害。”

  想到這一下劃拉,還是因爲曹素貞想要扇人巴掌,顧氏有些慍怒:“嫂子,你同我說說,娘怎麼就會這麼縱容她?”

  顧氏嘆氣,旋即冷笑:“還能爲了什麼。大妹妹你是不知道,曹家如今快敗了。”

  這世上哪有永遠不敗的宗族。顧家是,曹家也是,經過了幾代人,到如今都已經漸漸沒落。

  曹家重男輕女,嫡出的子孫後代中,唯有男丁能得最好的照料。至於女兒大多視同草芥,並不放在心上。

  於是一代代下來,連曹家的妾都會選擇得知自己懷的是女胎後,打下孩子。或是生下後溺死。

  曹素貞是她娘在庵堂還願的時候出生的,等母女倆回曹家,孩子都已經長結實了。曹家再想弄死,也顧忌到她出身,只能養着。

  曹素貞的娘和外祖家十分疼愛這個外孫女,養得女兒有些驕縱。等到三年前,生母離世,曹家不過三月立即續娶,曹素貞的性子就變得潑辣跋扈起來。

  “娘覺得她性子像極了自己年輕的時候,所以尤其疼愛,時不時就將人請到家裏小住。孝期還沒過的時候,娘就打定主意要撮合她和長房的三郎,回回把人往家裏請,巴望着能成事。”

  周氏說着往溫鸞臉上看了兩眼,“我倒是沒想到,她被娘照顧得還會在二房耍起威風來。”

  “表姐她一直很會耍威風的。”

  溫鸞被十三娘箍得快要翻起白眼,聽到她突然出聲,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看。

  十三娘眨眨眼:“表姐她三個月前來的時候,想去吳霜院找三哥哥被青山攔住了,她還訓斥了青山。”

  “她還跑去了吳霜院?”周氏一怔。

  顧氏皺眉:“那不是長房的地方,她怎麼還往長房去?”

  周氏苦笑:“果然是心大了,想着要和三郎熟絡熟絡,好順順利利嫁進咱們顧家。長房老太太可沒答應過這門親事,娘一門心思地鑽營,也不怕惹惱了他們。”

  溫鸞有些詫異:“既然是長房的地方,曹家姐姐這麼過去,豈不是長房都應一清二楚。一直沒鬧到二房來,難不成兩房其實已經都打過了招呼?”

  十三娘抓着她手搖道:“沒有,沒有。長房一向管理鬆懈,尋常人往他們那兒去,長房的人從不攔着。況且,她雖跑去了吳霜院,可三哥哥沒叫她見着人!”

  十三娘說着,自己先咯咯笑了起來。

  “三哥哥爲了躲她,連家都不怎麼回了。一直待在國子監,每月只回來幾日,隔天一早就走。”

  這分明就是明晃晃的拒絕。

  可聽起來,曹老太太和曹素貞壓根就沒有放棄這事。

  溫鸞有些驚歎。

  想到先前在家時見過的顧溪亭,再想到上輩子幫着爲溫家平反的恩人,果然皮相好的人,心地也多半是好的。

  曹素貞這一鬧,鬧得自己的臉丟了個乾淨,整個人跟着就老實了起來,二房上下這會跟着一片歡欣。

  溫鸞幾次聽周氏同顧氏感嘆說,沒料到曹素貞背地裏在二房耍了那麼多的威風。就連七郎都叫曹素貞暗地裏欺負過,只七郎生性內向老實,又是過繼,不敢抱怨太多,這才叫她一直沒能知曉。

  溫鸞之後還是每天都能見到曹素貞,對方似乎吃了教訓,看到她多少知道避一避。

  實在避無可避,就點頭笑笑,再沒了之前的輕視,和得知她出身後的殷勤。

  不過這些對溫鸞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顧溪亭還是沒回來。

  還有從溫家過來的信,說是季瞻臣和溫鸝正式定親了。

  她纔不管這兩人究竟跟誰定親,只是季家溫家聯手的事和上輩子比起來,更明確了些。

  溫鸞有些愁眉苦臉地從牀上坐起來。

  外頭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天氣微沉,分明纔到白日,就有了傍晚的影子。

  曹老太太這幾日氣急了,不願一大早看到她,特地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溫鸞便心安理得地晚起。

  松香在邊上伺候,見她滿臉愁容,卻不忘靠着人撒嬌,笑着讓瑞香端來熱水服侍洗臉洗漱。

  正準備往臉上抹點香膏潤面,外面傳來腳步聲。守在門外聽遣的小丫鬟進門:“八娘,夫人喚你過去。”

  小丫鬟是從鳳陽隨行來的,口中的夫人不作他想,自然指的是顧氏。

  溫鸞有些意外,看了看外面的雨,道:“阿孃可說了有什麼事?”

  小丫鬟搖頭。

  松香瑞香忙趕緊給溫鸞梳頭換衣。

  溫鸞心下略微有些不解,等到了顧氏那,她見着了周氏。姑嫂倆正說着話。

  “論理早該帶你們給長房老夫人請安,只是老夫人這些年崇佛,三郎搬去國子監後老夫人覺得冷清些,跟着去了廟裏清修。人昨夜回來了,所以今早我特地過來,帶你們去見見老夫人。”

  溫鸞聽得一臉迷糊。

  顧溪亭是長房二老爺之子。長房人口衆多,怎的顧溪亭一走,老夫人就覺得冷清了?

  溫鸞並未藏着,直接問出口。周氏頓了頓,忍不住擡手揉了揉額角。

  “也是……長房的一筆爛賬吧。”

  長房是顧府最大的一處宅子。因爲有三子,在長房裏又分了三房。

  顧溪亭出身其中二房,曾經也是有父有母,但這對父母縱情山水,對獨子並未投注過太多感情和照顧。

  之後二老爺顧洽英年早逝,顧溪亭生母裴氏留下孩子,回了裴家,一年後改嫁了同樣喜愛山水的顧洽好友,如今夫妻倆雖膝下無子,卻感情深厚,到處遊山玩水,裴氏還聽從丈夫時常給老夫人和顧溪亭捎帶一些禮。

  但不管怎麼說,顧溪亭幾乎就是被長房老夫人拉扯長大的,祖孫倆的感情自然非一般人能比。

  溫鸞錯愕地聽着周氏講起長房二老爺和夫人丟下一家老少,又跑去南邊遊山玩水,滿心覺得長房那位老夫人簡直就是救了一整個顧府——

  這要是顧溪亭被放養成了紈絝子弟,或是無心求學,只怕顧家下一代當真是要門庭冷落至一地清秋了。

  溫鸞還在出神,周氏喊她:“八娘,你等下去給老夫人請安,且要嘴甜些。”

  溫鸞茫然。

  “罷了罷了,你慣常就是個嘴甜的,再甜些,怕是要叫老夫人牙疼。”周氏笑着,打趣她道,“漂漂亮亮的小娘子,就是嘴不甜也沒什麼,光站在那兒就叫人眼前一亮,歡喜地不行了。”

  顧氏跟着也笑出聲來,打量着她的衣飾,伸手正了正她戴在頭上的脖頸上的瓔珞。

  她家八娘玉雪可愛,嬌嬌軟軟的,誰人不喜。就是碰上不喜的人,多半也是眼神不好,瞧不見八孃的好。

  出了二房的黑漆角門,過一條不算長的甬道,便能走到長房北面的松柏堂。臨近松柏堂的甬道地上,鋪滿了各種祥瑞圖紋,更有綠樹成蔭,鳥雀成羣。等過了甬道,便是松柏堂的園林。

  長房老夫人據說本家原是從江南遷至永安,因此在老夫人搬進松柏堂前,整個庭院都做了一番大休整。只要走進松柏堂的範圍,入目可見的,便一俱都是江南風情,水鄉園林。

  嶙峋的怪石,從外引水的池塘,沿着石板路高低錯落種着的各色花木。沿路往前走,過了池塘,穿過綠藤成蔭的月洞門,眼前豁然又出現了一片另外的天地。

  垂柳蔥鬱,伴着九曲長廊,繞過青山綠水,接連上掩映在滿目濃綠間的翹角飛檐與粉牆黛瓦。

  “那兒就是松柏堂了。”周氏指了指從綠樹間延伸出的垂獸道。

  溫鸞擡頭看着,心下感嘆松柏堂的規模,提着裙襬,跟着周氏又走了一段路。

  松柏堂門開着,顯然已有人來請過安。

  溫鸞望着門楣上字跡渾厚的“松柏堂”三個大字,微微有些出神。顧氏跟着看了一眼,解釋道:“是長房老太爺年輕的時候留下的,想說日後能與老夫人如鬆如柏,長命百歲,終老一生。只是老太爺搬到松柏堂不久,身子骨就敗了,如今住在這松柏堂的,只有老夫人一人。”

  如此,溫鸞倒也明白了爲什麼長房老夫人會因爲顧溪亭不在,覺得冷清,寧可跑去廟裏清修。

  門口有丫鬟,見溫鸞一行人進門,只認出了周氏一人,行過禮後忙進屋去通稟。

  不多會兒,丫鬟回來,言說長房老夫人正在用早膳,這就引她們過去拜見。

  溫鸞隨着周氏顧氏往前走,一個穿着蔥綠色衣裳,丫鬟模樣的小姑娘撐着傘笑盈盈地迎了過來:“夫人,大姑奶奶。”

  周氏顯然和這丫鬟很熟,笑道:“青螺,老夫人昨夜回府,現下可還累着?”

  “廟裏清修,老夫人身子骨硬朗不少,今早天不亮就醒了。”被喚作青螺的丫鬟笑着回話,“方纔大夫人三夫人來請安,陪着說了好一會兒話,老夫人這才得空喫口熱粥。聽聞大姑奶奶回來了,忙讓奴婢過來請夫人和大姑奶奶先去廳堂喫口茶。”

  青螺說話利索,做事也絲毫不拖泥帶水,當即就引着人往廳堂去。

  松柏堂的屋子都是江南園林的風格,粉白的牆面,漏窗雕花,用的都是南邊的工藝。但各處的擺設,又顯出了北方的風格,南北交融,顯得別有一番氣派。

  溫鸞在廳堂裏坐下,那青螺不多會兒就給她們奉上了茶。

  一盞茶喝了不過一半,廳堂外就傳來輕輕的說話聲。

  溫鸞循聲去看,屋檐下,細雨直墜,一頂傘遮住了來人大半的身影。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