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 第568節

作者:未知
且正如祖父說得那句——到手的東西,難道還能跑了不成? 縱然真跑了,也斷沒人敢接。 吳恙道:“……還說恰也能再躲些清閒,往後怕是難得有閒暇了。” 他爹說這話時,整個人癱靠在羅漢牀中,渾然一副還未接手便已想要躺平的姿態。 許明意笑了笑,道:“王爺如今倒也享受起閒暇來了……” 有躲懶的心思是好事啊,說明人是鮮活的,是在用心感受身邊事物的。 “每日喫得也多——”吳恙笑道:“聽赫風說,這些年來在密州,甚少見他有過近日這般好胃口。” 許明意聽得莞爾。 她覺着,王爺如今有此變化,除了了結了那些舊怨之外,更多的必然是因爲有吳恙在身邊。 家人帶來的慰藉,總是最好的良藥。 她挽住了吳恙的手臂,整個人都靠在了他的身上。 當下可真好啊。 是她所能想到最好的局面。 少年氣息清爽溫暖,她這般靠着,只覺得酒意都被暖得上了頭。 聽他說着話,她偶爾應一句聲,意識卻在漸漸變得朦朧,眼前是夜幕之上的璀璨星河,她枕着他的肩膀手臂,便彷彿枕在了星河之上,靜謐而美好。 見她沒了迴應,吳恙轉過頭看着抱着他的手臂已然睡去的女孩子,眉眼間不禁現出笑意。 他伸出另一隻手去,拿手指替她輕輕撥去斜斜垂下的一縷烏髮。 他的動作很輕,指腹輕輕觸到她的鼻尖,觸感微涼而細膩。 少年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齊好看的白牙,本是清貴無雙的一張臉此時顯得有些傻里傻氣。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大抵是世間最幸運的那個人。 他就這樣保持着端坐的姿態,靜靜地看着抱其臂而眠的女孩子。 直到忽有冷風起,他適才試着溫聲喚道:“昭昭,昭昭……” 他十分樂意就這樣坐上一整夜,由她抱上一整夜,直到天亮,或者更久。 可春夜到底是寒涼的,她也未穿披風。 然而他喚了數聲,卻依舊未見女孩子有轉醒的跡象。 今晚她也吃了許多酒,此時想是酒意之下睡得昏沉了。 如此便更加不能着了寒氣了。 吳恙沒有猶豫,另隻手託到女孩子的膝彎後,起身輕輕一託,便將人打橫抱起。 本抱着他手臂的人,雙手很配合地環抱在了他的脖頸後。 那手指手腕溫溫涼涼,就這樣觸貼在他的肌膚上。 叫他面上一熱,心中卻愈軟。 少年心口處怦怦跳,不由低下頭看。 這究竟是……睡着還是醒着的? 靠在他懷中的女孩子依舊閉着眼,嘴角卻隱隱有淺淺笑意在。 吳恙嘴角也輕輕動了動,溫聲道:“抱緊了。” 不管是睡着還是醒着,都是他的榮幸便是了。 女孩子也果真依言,將他抱得更緊了些。 “帶路。” 吳恙輕輕踢了踢腳邊的大鳥。 大鳥有些咕唧了兩聲,不情不願地起了身,扇了扇翅膀驅趕睏意。 兩人一鳥一路往熹園而去。 夜已深了,路上未見什麼下人,縱是有,吳恙遠遠聽到動靜便也避開了——他倒是不在意什麼,卻還是要替懷裏的姑娘顧忌一二。 饒是如此,待到了熹園中,免不了還是對上了一張張震驚的臉龐。 以阿梨爲首,熹園裏的五六個丫頭俱是被這一幕驚得險些魂魄昇天——姑娘怎被吳家世孫給抱回來了! 到底是被玉風郡主薰陶過的人,幾個丫頭們紛紛覺得但凡是換作自家姑娘抱了吳家世孫回來,她們也不至於如此震驚。 被這樣一雙雙眼睛盯着,吳恙面無表情地將人送回了臥房中,放到了牀上。 本已彎身下去,想替人將繡鞋脫下,礙於那些身形僵硬着跟進來、緊緊盯着他的丫鬟們,到底還是收回了手。 他直起身來,又多看了女孩子片刻。 這回人是真的已經睡着了。 呼吸輕而均勻,睡得極熟。 睡顏恬靜美好,且似十分安心。 他眉眼溫和,聲音輕緩地道:“一切皆好,安心做個好夢吧。” 往後他將數十年如一日,儘自己所能,替她守好這份安定。 他轉過身來,提步欲走,乍然間又對上一雙雙滿含審視的眼睛。 吳恙輕咳一聲,儘量平靜地道:“……好生照料着。” 阿梨看着他:“這是自然,此乃婢子們的分內之事呢。” 吳恙莫名覺得這話有些在指責他多管閒事的意思,卻也毫無心虛之色,從容點頭罷,提步便走了。 嗯,這閒事他非但要管,且還要管一輩子的。 少年離去後,一羣丫頭間陡然炸開了鍋。 “怎會有此等事……” “可要告訴老太爺嗎!” 不告訴說不過去,可若告訴了……今夜該不會鬧出人命來吧? “阿梨姐姐,這……” “行了,都給我閉嘴。”阿梨在廊下豎眉正色交待道:“今晚之事,誰都不許多提半個字!” 要告訴誰,不告訴誰,輪不到她們來多事,待明日姑娘醒了,是打是殺,這仇怎麼報,姑娘說了算! 且她莫名覺得……也未必就是仇來着…… 畢竟那可是姑娘啊! 向來只有姑娘佔別人便宜的份兒,何時叫人佔過便宜? 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萬一是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呢? 而若真是這樣那樣的話,就更加不能說出去了! 萬一姑娘只是私下玩一玩呢,一旦傳揚了出去,再叫那覬覦姑娘美色的吳世孫藉此事纏上姑娘,逼迫姑娘負責可怎麼辦? 到底是被玉風郡主薰陶過的人,思想境界總是更高一層。 阿梨將其中道理說明,小丫頭們紛紛認同點頭。 沒錯,是這個道理呢! …… 次日,京中的氣氛是異樣的躁動。 慶明帝的屍身被護送回了京師。 但卻並未有依照規矩,送入宮中停靈操辦喪儀—— 而是被安置在了昔日的榮王府中…… 第652章 元年始 此舉於朝堂內外引起了轟動。 轟動之下,諸聲各異,不乏反對與分歧。 甚至有不知情者,在討要質問翎山行宮內皇帝崩猝的真相,言辭間待燕王仍多有敵意。 兩日後,太子召文武百官於金鑾殿內議事。在解首輔等人的陪同之下,於殿中親自宣讀了一則定罪書—— 其上羅列慶明帝之罪行,大大小小近百條之多。 然而最使人震驚的還當是被擺在最前面的那條駭人聽聞的重罪—— 謀權弒君! 屢屢誣害手足,爲此不惜以太子之性命安危相換! 殺弟妻胞妹…… 甚至還有謀害生母之嫌! 在這些罪名當前,已不必提那一條條於政事之上的過失了! 除此之外,太子又親口還原了當日於翎山行宮內的事變經過。 包括方纔已羅列於那定罪書之上的下令射殺儲君、長公主與衆大臣之實。 在場官員中,多的是不知內情者,當下聽聞這些細節,無不驚駭至極。 而當此時,忽有內侍來稟,道是半個時辰之前,掌印大太監李吉已然自縊而亡! 除了這個消息之外,內侍還捧來了李吉臨去前留下的親筆供詞,其上所書,皆是生平之過——可縱是己過,掌印大太監是爲何人驅使辦事,又哪裏還須贅述? 此時,文武百官再看向太子手中的那則定罪書,先前那些反對之音已然盡數消匿。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