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 第600節 作者:未知 見昭真帝正喫茶潤喉,恰值無人說話,明御史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 擡手向東陽王的方向一禮,開口道:“下官日前聽聞東陽王已然登門向定南王府提親,是爲促成貴府許二老爺與定南王之次女的親事,不知這傳言是真是假?” 衆大臣聽得一個激靈,頓時精神百倍。 論頭鐵那果然還得數明御史! “確有此事不假。”東陽王笑了一聲,滿面愉悅地道:“說來,多虧有明御史那通情達理的提議在先,這才得以免除了諸多阻礙——待來日犬子婚期定下,少不得要請明御史來喫杯喜酒的,到時還望明御史能夠賞面前來!” 挑釁,赤裸裸的挑釁啊! 這一刻,百官無不打起了精神,等着迎接狂風驟雨的到來。 “既是確有其事,那下官便要提前同王爺道喜了。”明御史笑着再次拱手,語氣裏有着真摯的祝賀之意。 衆官員:……?! 東陽王笑聲爽朗,擡手道了謝。 明御史站回原處,便見那同僚拿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他。 御史大人疑惑皺眉——不是你讓我說的嗎? 同僚:……是讓你說這個嗎! 而顯而易見的是,對方非但沒幫上任何忙,反而以一句道賀,將他們推入了絕境。 這種事大家都不說話也就罷了,可一旦有人開卷,餘下的人若是不跟從,豈非是擺明了有反對之心?! 果然,很快便有官員紛紛附和着道賀。 就連什麼“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有情人終得眷屬”都先後冒出來了。 東陽王分外高興,笑着接受衆人的道賀,其間,一雙眼睛不着痕跡地掃視着衆官員,其內彷彿寫着“老夫倒要看看還有誰沒送祝福”一行大字。 在這無聲的死亡審視之下,越來越多的官員選擇了說服自己。 看着這分外“和諧融洽”的一幕,昭真帝不禁露出欣慰之色。 於是,在一聲聲略顯嘈雜喧囂的祝福聲中,許昀和吳景盈的親事正式定下了。 婚期擇在了臘月初六。 距今尚有兩月餘,足夠精細地籌備一切。 而自定親的消息傳開後,前來道賀者便幾乎要將許家的門檻都踏破。 這場結親,引人矚目之處實在是太多了。 無論是許昀或吳景盈本身,還是二人身後的許家和吳家—— 這背後有着太多值得深思之處。 但無論外人如何揣測看待,於許昀二人自身而言,再沒什麼是比當下更值得珍惜的了。 這一日,蔡錦也登了門道賀。 花廳中,下人斟茶間,蔡錦看着許昀,忽然笑着說道:“原來竟是吳家的姑娘。” 許昀剛端起茶盞,聞言有些沒能聽懂。 便又聽她說道:“此前我問過先生的,心中可是裝了什麼人在,如今才知竟是吳家姑娘。” 只是那時她問起時,吳家姑娘還是皇后娘娘。 許昀一怔之後,笑了笑,也不否認:“是。” 一直都是阿盈。 聽得這聲“是”,蔡錦笑容愈深,蔓延進了眼底。 她還是第一次見得這樣明朗的許先生,彷彿是終於自沉眠中醒了過來,醒時即是明朗春日,枯枝伸展出滿樹新芽,一陣和煦春風垂吹來,抖去了一身沉沉寒意。 於是,她雙手持茶盞,滿目誠摯,朝許昀道:“蔡錦便以茶代酒,以賀先生守得雲開終見月明。” 許昀含笑點頭:“多謝。” 蔡錦再未多說其它,放下了賀禮,便道要去尋許姑娘說話。 許昀便使人送其去熹園。 正當此時,喬添被僕從引着來了花廳,恰與蔡錦打了個照面。 因許昀之故,二人也曾有過一面之緣,此時相互施了一禮,喬添便進了廳中。 “這位蔡姑娘……也是來同你道賀的?”喬添來到許昀面前,看了一眼廳外,低聲問道。 “怎麼?有何不妥之處嗎?”許昀撩起眼皮看好友一眼,“可莫要學外人胡說八道,此前之事你是清楚的,不過是些權宜之計罷了。” “我自然清楚。”喬添笑了笑:“不過只是想感慨一句,這位蔡姑娘倒是坦蕩磊落。” 無懼過往流言,甚是難得。 “到底是蔡先生的後人。”許昀笑着放下茶盞,便朝好友伸出了手去:“今日登門,給我帶了什麼賀禮?” 喬添將那錦盒遞去,微微笑道:“且打開看看便知道了。” 許昀總覺得對方這笑容頗有些不懷好意之感。 懷着不確定的心情打開了來,只見其內竟是數只碼放整齊的天青色瓷瓶,他取出一隻,拔開木塞,便有濃重藥味鑽進鼻間。 這是何物? 他不由拿求證的眼神看向好友。 只見對方微微傾身,一張臉仍舊笑微微,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可免晴湖兄春宵之夜抱憾而歸的靈藥……” 到底是許多年也沒拿出來用過,不怕一萬也怕萬一不是? 許昀聽得咳了兩聲,彷彿是方纔的茶水沒能咽盡。 正要說些什麼保住尊嚴之時,好友的手已經落在了他的肩上,輕輕拍了拍,道:“此乃家父祕製,非是什麼傷身體的猛藥,走得乃是溫補之道,每日一粒,早用早好。” 這年頭,如他這般貼心的朋友,可真的是不多了。 許昀默然了片刻後,唯有道謝。 攜“厚禮”而來的喬先生,只在花廳中坐了小半時辰,而未曾留下用飯。 行出花廳,來至前院之際,卻又遇到了蔡錦。 蔡錦剛從熹園離開,也是正要出東陽王府。 橫豎只一條筆直甬道,二人同行之下,便也隨口寒暄了幾句。 “聽聞蔡姑娘如今在雲瑤書院授課?” “正是。” “喬某曾聽晴湖說過,蔡姑娘尤其擅畫,可謂深得蔡先生真傳。” “過譽了,蔡錦愚笨,不過只學了些皮毛罷了。”蔡錦含笑道:“喬先生的文章我倒也有幸拜讀過幾篇,先生如此才華,多年來只留在鎮上小小私塾中豈不屈才?聽聞一桐書院便多番有意請喬先生前去授課——” 記得這位喬先生,正是一桐書院出身。 她當下問出這番話,亦是禮尚往來的到寒暄而已。 原想着,按常理來說,該是諸如“有教無類,小鎮私塾或更需要喬某”、“世間利祿紛擾,唯願守住本心”等偉岸脫俗之言—— 卻不料,對方很是認真地道:“一桐書院中終日吵來吵去,若真去做了先生,必是片刻清閒也無……喬某正打算考取功名,故而還是留在鳳凰鎮上合算,既能收些束脩餬口,亦能有時間準備科舉。” 一番話說得煙火氣十足,堪稱以誠待人的表率。 蔡錦有些意外,卻忍不住露出了笑意來。 這感覺怎麼說呢…… 自結識了許先生之後,她再看其他人,總覺得……太正常了。 嗯,今日總算又瞧見了一個不那麼正常的。 且她漸漸覺得,這種“不正常”,纔是當下世間最難得的。 “那便願喬先生早日金榜題名,達成所願。” “借蔡姑娘吉言——” “……” 二人邊走邊說着話,身影漸漸消失在王府朱門後。 …… 在許吳兩家、尤其是許家的忙碌籌備之下,日子過得飛快,許昀的婚期很快便到了。 許明意昨日忙活到深夜貼喜字窗花,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便又起身拉着許明時幫着崔氏一同張羅着大大小小瑣碎之事。 “二老爺出門迎親去了!” “前廳的賓客都到了好些了,老太爺和大老爺正招待着呢……” “敬王,還有敬王世子,太子殿下都來了!” “宮裏也來了人,有壽康宮的,也有陛下身邊的大太監——” “喜宴菜式也已再三對過了,不會出什麼錯漏的。” 聽着這些稟話聲,許明意點了點頭,又指揮着小丫頭們將牀頭的喜燭再擺正些。 這時,阿珠走了進來,在她耳邊低聲說了一句話。 許明意聽罷,交待了一番後,便裹上披風,接過阿葵遞來的手爐,離開了這座裝點喜慶的居院。 她一路來到園中靠近荷塘的那座長廊中,果見有一道鴉青色的身影等在那裏。 “怎不在前廳喫茶?尋我可是有事?”許明意抱着手爐來到他身邊,看着他問。 少年人負手轉過身來,英朗的眉宇間帶着一絲笑意,語氣閒適地反問:“無事便不能見你了?” “我正忙着替二叔佈置喜房呢——” 看着她急匆匆的模樣,謝無恙不由笑道:“你倒是勤快。” 女孩子也露出笑意,茜紅鑲狐狸毛披風襯得她眉眼間喜氣洋洋的:“那是自然,二叔成親可是大事,我就當也沾沾喜氣了。” 說着,轉過身去指向廊外不遠處的一座高閣,“你若覺得前院喧鬧,不如我叫人帶你去閣中坐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