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衆院士的質疑,齊言怎麼可能會光刻機?
“我……想,這種事情可以請教我的老師……我覺得他肯定可以搞定。”
錢衛國結結巴巴地說道,眼神中卻透着一股對自己老師的堅定信心。
幾位院士面面相覷,他們大多並不認識這個錢衛國所說的老師。
幾人不禁好奇地問道:“你老師是誰啊?”
在他們看來,龍國在芯片技術領域的頂尖專家幾乎都齊聚於此了,如果還有他們不認識的芯片專家,那可真是令人驚訝。
錢衛國深吸一口氣,大聲回答道
:“齊言老師!”
這個名字一出口,會議室裏瞬間陷入了一片短暫的死寂,緊接着便是一陣輕微的騷動。
“七研是誰?”
衆院士們臉上紛紛露出疑惑和不解的神情,腦海中快速搜索着關於“七研”的信息,然而大多數人都是一臉茫然。
在他們的認知裏,並沒有一位在芯片技術領域赫赫有名、足以解決當下光刻機難題的人啊。
秦峯院士皺了皺眉頭,他在科研界資歷深厚、人脈廣泛,可此刻也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
他上下打量着錢衛國,試圖從這個年輕人的表情中判斷他是否在開玩笑。但錢衛國那認真而又堅定的眼神,又讓他覺得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
“七研?這是哪位專家?我們怎麼從來沒聽過有姓七的院士啊?”
“這名字真的沒有什麼印象啊,我在學術界這麼多年,怎麼毫無印象?”
“會不會是剛嶄露頭角的新人?。”
“難道是我們孤陋寡聞了?但在這衆多院士之中,怎麼都想不起有這麼個人啊?”
“會不會是小同學你記錯了啊,他可能不是光刻納米技術專業的呢,是其他專業的呢?”
衆人紛紛點頭,心中滿是疑慮。
但錢衛國斬釘截鐵地說道:“不是七研,是齊言,他也是其他專業領域的專家,但是他也懂得這個光刻納米技術的。”
神情比之前還認真了幾分。
但是錢衛國這話一出,就有人反駁道:“害,就是你記錯了嘛,其他專業領域的專家根本不可能會懂得我們光刻納米技術的。”
但這時,唯有核物理領域的秦天海等幾位院士,臉上帶着些許無奈,但眼神中卻透着知曉內情的複雜神情。
秦天海心裏暗自腹誹:錢衛國啊錢衛國,你對你齊言老師的崇拜也太過了吧。
雖然說經過上次的事之後,他知道齊言能力非凡,也確實是個人才,癌症特效藥和可控核聚變都已經很難想象了。
可那是核物理方面的成就和醫學界的成就,與光刻機、納米技術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啊。
秦天海輕咳一聲,打破了這個僵局。
“呃……他說的老師是叫齊言,他以前的老師,很有能力的一個人!”
“他在癌症特效藥技術和可控核聚變上都有建樹的那個齊言,也就是最近國家特別嘉獎的那個人物。”
“而且,現在齊言已經被我們核物理研究院擬定爲新的院士了!”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確實是個少有的天才啊。”
“是啊,兩個方面都這麼有能力確實很有能力啊。”
誇家一番後還是吐槽道:“可是,核物理和光刻機差的太遠了,這兩種沒有什麼相通的地方吧,就算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可能三路開花啊。”
“是啊,這肯定不可能啊。”
錢衛國環顧四周,眼神中透着堅定與執着,提高了音量說道:
“我告訴你們,這件事找齊言老師肯定沒問題!他的才華和智慧遠超你們想象,不要被常規的領域侷限住思維了。”
“這道理你們都不懂嗎?”
然而,迴應他的只有衆人懷疑的目光和私下的竊竊私語。
那位資深院士搖了搖頭,毫不留情地反駁:
“錢衛國同學,你這話說得毫無根據,齊言在他原本的領域或許有成績,但這光刻機的難題,我們需要的是有切實經驗和成果的專業人士才能解決的。”
“不然,我們龍國現在還處於這麼被動啊。”
其他院士也紛紛附和,會議室裏質疑聲此起彼伏。
錢衛國看着這一幕,心中滿是無奈,只能深深地嘆了口氣。
“唉,又不信我……”
……
三里屯職業技術學院裏。
緊張的氛圍瀰漫在校園裏。
21機設二班的教室中,齊言站在講臺上,看着臺下一張張年輕而略顯疲憊的面孔,心中五味雜陳。
“同學們,咱們這次專升本考試可就剩下五天了,時間緊迫啊!”
齊言提高了聲調,手中的粉筆不停地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嘎嘎地講解着重點題目。
他心裏卻忍不住吐槽,這些學生啊,在自己擅長的科研項目裏那可是牛掰哄哄,可論起日常的學業基礎,和普通大學生比起來真的是差強人意,甚至可以說有些“偏科生”的特質。
就拿這次專升本考試來說,以他們目前的水平,想要穩穩通過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兒啊。
齊言一邊講解,一邊掃視着教室。
“你們啊,不能只專注於科研項目,基礎學科知識也得紮實掌握。”
齊言忍不住說道,話語中雖有責備,但更多的是擔憂。
爲了能讓他們多一些把握,齊言只能加班加點地陪着他們複習。
每天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課餘時間也被充分利用起來。
儘管疲憊,但齊言知道這是關鍵時期,他必須全力以赴。
而臺下的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他們收起了往日的散漫,眼神中多了幾分堅定。
努力地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彌補自己的不足,期望能在專升本考試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齊言結束了試題重點的講解後,像往常一樣安排大家開始自習。
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只有筆尖在紙張上摩挲的沙沙聲,所有人都沉浸在知識的汲取中,神情專注而認真。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下課鈴聲在十二點多準時響起,同學們陸陸續續起身,收拾東西離開了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