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齊言:“給我兩天時間,就研究出光刻機好吧
“他們這是瞧不起我啊!”
“在這裏說我研究不出來是吧,那我就造一個出來給你們看看!”
反正他和陳風這幾天在酒店廢寢忘食的,一納米光刻機說實話已經差不多了,就是還要完善一下。
對於,這方面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直接回懟道:
“給我兩天時間,我弄個一納米光刻機技術好吧!”
這話一出,作爲一個擁有八百萬粉絲的大博主,齊言的這番言論很快被嗅覺敏銳的網友截圖並且迅速擴散了出去。
瞬間,在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立刻引起來了軒然大波!
因爲他那篤定的語氣,自信的話語和不容置疑的態度,讓人在震驚之餘,更多的是覺得他無比囂張,在蹭熱度而已。
此刻,齊言留言下的評論區,已經被好多網友衝了。
“你這也太狂妄了!光刻機技術是全球頂尖的科技難題,多少專業團隊耗費多年都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你竟然口出狂言兩天就能搞定,簡直是對科學的褻瀆!”
“以爲自己有點名氣就無所不能了?這是在癡人說夢吧,真把自己當成科技大神了?”
“或許人家只是一時衝動,爲了逞口舌之快,但這樣的言論實在太不負責任了,作爲公衆人物應該謹言慎行的啊。”
“你以爲你是誰?兩天弄出一納米光刻機技術,簡直是癡人說夢,腦袋被門夾了吧!”
“真不知道你是哪裏來的自信,這種大話也敢說出口,是不是想出名想瘋了?”
“什麼玩意兒,吹牛都不打草稿,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與此同時,一些網絡大V也紛紛下場,言辭激烈地對齊言進行抨擊。
“真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以爲在網絡上有點名氣,就敢口出狂言挑戰光刻機技術,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一個大專老師罷了,真以爲自己有多厲害嗎?他那點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在光刻機技術面前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
這些網絡大V的言論進一步點燃了網友們的情緒,使得對齊言的嘲諷之聲愈發激烈。
“就是啊,一個大專老師能有多大的本事,還想在光刻機領域大放厥詞,簡直是自不量力!”
“估計也就是想蹭熱度,博眼球,可惜這次玩過頭了,看他怎麼收場!”
而齊言的粉絲們則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部分堅定地支持他:
“相信齊言有這個能力,他從來沒讓我們失望過!”
但更多的粉絲則表示擔憂:“這次是不是太冒險了,這樣的海口可不好收啊。”
一時間,網絡上衆說紛紜,對齊言的指責、質疑、嘲笑、支持等聲音交織在一起。
而此時,龍科院裏,他們也都基本上都收到了來自網友的鼓勵,意思都是讓他們好好研究光刻機。
但齊言那對他們來說狂妄自大的言論也是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秦峯秦院士聽着他手下那些人在說着什麼網上有個人很囂張,說兩天時間就能發明出來!
這讓他很是震驚,怎麼會有人這麼自信?
“齊言是誰?”
“現在年輕人都這麼囂張的嗎?”
秦院士在腦海中思索着,這個名字他感覺很耳熟,好像在哪裏聽過。
思索片刻,他恍然想起,似乎齊言是錢衛國的老師。
不過,對於齊言放出的豪言,秦院士搖了搖頭。
“唉,這也不是說一說就能造好的啊,他連基礎都沒有,更何況深入研究啊。”
在他的認知裏,一個門外漢,即便投入幾十年的時間鑽研,都不一定能夠入門。
秦院士深知這其中的艱辛與複雜,所以他對齊言的言論並不看好。
秦峯輕嘆一口氣,目光重新回到眼前的研究資料上。
時間緊迫,任務艱鉅,光刻機技術的突破容不得半點懈怠。
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珍貴,他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注這些不切實際的言論。
於是,他收拾好心情,決定繼續加班加點去搞研究了。
在他心中,只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纔有可能在光刻機技術領域取得真正的突破,爲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三里屯職業技術學院。
附近的某家快捷酒店內,齊言和陳風二人也是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研究之中。
他們的房間裏一片凌亂,桌子上堆滿了資料和各種工具零件,兩人的眼中佈滿了血絲。
但那裏面卻閃爍着堅定而狂熱的光芒。
陳風眉頭緊鎖,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他雙手快速地翻閱着資料,嘴脣緊抿,嘴裏不停地念叨着:
“不對,這個思路不對,得重新想。”
一隻手在紙上快速地寫着,另一隻手則不停地撓着頭髮,顯得有些焦躁。
齊言眼睛緊盯着電腦屏幕,目光專注而急切,手指在鍵盤上如飛般敲擊着,查找着相關的數據和信息。
突然,他身子猛地一震,大喊道:“陳風,快來看這個!”
然後用手指着屏幕,臉上露出興奮又困惑的神情。
兩人湊到一起,齊言俯下身,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屏幕,嘴裏說道:
“這或許是個突破點,但還需要再論證。”
說罷,他直起身來,在房間裏來回踱步,雙手不停地比劃着,像是在腦海中構建着某種模型。
陳風則坐在椅子上,身體前傾,雙手抱頭,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他突然擡起頭,眼睛發亮,激動地說:“我想到了!是這樣啊!”
整整三天時間,他們都在這裏埋頭苦幹。
除了匆匆洗澡和扒拉幾口外賣的時間,其他時間那是一點都沒有浪費。
他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裏。
晚上,睏意來襲時,他們也就用冷水洗把臉,讓自己保持清醒。
白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他們也毫無察覺,全身心地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在這三天裏,他們宛如瘋魔一般,只爲了能在研究中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