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衆學生齊聚!
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彷彿在訴說着他們爲科學事業奉獻的漫長歲月。
而那些年輕的安保人員,在這莊重的氛圍中,也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桿,更加專注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心中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充滿了期待。
在龍科院的門口,安保人員還沉浸在老院士們帶來的震撼中。
緊接着,讓他們更爲震驚的場面發生了。
只見一羣年輕人穿着院士服正朝着他們走來。
走在前面的是錢衛國,他長相本本分分,普普通通,一張國字臉顯得憨厚老實,眼神中卻透着堅定和執着。
李時真戴着眼鏡,看起來很斯文,那副眼鏡後面的眼睛閃爍着聰慧的光芒,透出學者的氣質。
陳風有點胖胖的,圓臉上總是帶着溫和的笑容,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陳勝男是個女生,皮膚有點黑,卻顯得健康而有活力,她目光炯炯,透露出不輸男子的堅毅。
袁盛也是個女生,普普通通的面容卻因自信而煥發出獨特的光彩。
而阿里木,作爲新疆人,深邃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樑格外引人注目,他步伐穩健,帶着獨特的異域風情。
他們雖然年輕,但卻氣質非凡。
錢衛國昂首挺胸,每一步都走得沉穩有力。
李時真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麼重要的問題。
陳風雖然身形較胖,但動作靈活,臉上洋溢着對未來的憧憬。
陳勝男英姿颯爽,展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
袁盛目光堅定,充滿了對未知的挑戰的渴望。
阿里木則帶着自信的微笑,彷彿要將自己的熱情傳遞給每一個人。
安保人員們瞪大了眼睛,看着這羣年輕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敬佩之情。
剛來的年輕安保人員瞪大了眼睛,直接就驚了,嘴巴張得大大的,難以置信地說道:
“居然有這麼年輕的院士嗎?”
他的目光緊緊追隨着那些正朝院裏走去的年輕身影,臉上滿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在他們看來,要成爲院士,那最起碼也要四五十歲,經過漫長歲月的積累和沉澱,纔有足夠的資歷和成就獲得這一殊榮。
可眼前的景象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而且還有好幾個這麼年輕的院士!
他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內心充滿了震撼。
一旁的老隊長看到年輕安保人員們的驚訝模樣,忍不住笑了笑,直接就科普了起來:
“你們可別小瞧了他們,這些都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齊言院士的學生,一個個都是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
“別看他們年紀輕輕,在科研上的成就那可是相當驚人,所以才能破格提拔成院士。”
老隊長的語氣中充滿了敬佩和自豪。
年輕安保人員們聽得入神,眼睛裏閃爍着光芒,滿臉羨慕和崇拜。
其中一個年輕安保人員喃喃自語道:
“能成爲齊言院士的學生,那得是多麼幸運和優秀啊!”
另一個則握緊了拳頭,彷彿在給自己鼓勁:
“我以後也要努力,說不定也能有這樣的成就。”
老隊長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孩子們,只要你們肯努力,肯鑽研,未來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這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
年輕安保人員們紛紛點頭,目光依然追隨着那些年輕院士的身影,心中彷彿燃起了一團火。
那是對未來的憧憬和追求夢想的熱情。
他們在這一瞬間,彷彿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也明白了只有不斷拼搏,纔有可能在自己的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只見錢衛國等齊言的學生們身着院士服,步伐輕快地走在龍科院的大道上。
他們一邊走着,一邊興奮地聊了起來,那熱鬧的場景彷彿讓時光倒流,回到了曾經的校園歲月。
錢衛國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率先開口說道:
“好久不見啊,大家!沒想到今天能在這裏重聚。”
李時真推了推眼鏡,笑着迴應:
“是啊,以往咱們都是最要好的同學,雖然現在因爲研究都各處異地,但這一聚起來,就想到了曾經的感覺。”
陳勝男也湊了過來,說道:
“我在那邊的研究項目可緊張了,你們呢?”
陳風拍了拍自己圓滾滾的肚子,哈哈一笑:
“我這邊還算順利,就是有時候壓力也不小。”
袁盛接着說道:“我也是,不過能堅持下來,感覺很有成就感。”
阿里木則用帶着新疆口音的普通話說道:
“我嘛,也是在努力着,不過還是想念咱們一起的日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個開始問着對方近況,好不熱鬧。
他們回憶着曾經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爲了某個難題爭得面紅耳赤的場景,笑聲不斷。
錢衛國笑着說:
“還記得那次實驗失敗,咱們一起熬夜重新找問題,那時候雖然累,但是真的很開心。”
李時真點頭道:
“是啊,還有那次學術競賽,咱們一起準備,互相鼓勵,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陳風感慨地說:
“時間過得真快,咱們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同學之間的情誼永遠不變。”
陳勝男說道:“沒錯,今天聚在一起,一定要好好聊聊。”
他們的歡聲笑語在龍科院裏迴盪,彷彿讓整個院子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過往的回憶和如今的成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暖而美好的畫面。
錢衛國笑着笑着,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又說起了齊言老師的事情。
他的眼神中帶着一絲懷念和牽掛,緩緩說道:
“又是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齊言老師了,也不知道他什麼情況了。”
聲音裏透着深深的思念。
李時真聽到這話,也不禁輕輕嘆了口氣,附和道:
“是啊,真的是很想見到齊言老師。”
陳勝男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期待:
“齊言老師對我們來說如師如父,那些教導和關懷的畫面至今還歷歷在目。”
陳風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感慨地說:
“還記得當初我在研究中遇到瓶頸,幾乎想要放棄,是齊言老師一直鼓勵我,給我指明方向,讓我堅持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