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會議開始。
他們這些國家的高層天天研究齊言,分析他的每一項研究成果,試圖找到突破的方法,又或者是尋找能夠與之抗衡的策略。
怎麼可能不對齊言熟悉呢?
櫻花國的代表田中三郎,望着齊言,心中五味雜陳。
毛熊國的代表卡斯基,表面上還算鎮定,但內心卻在暗暗叫苦。
齊言的出現,讓毛熊國原本在某些科技領域的優勢蕩然無存,他們不得不重新規劃發展方向。
米國的索爾緊緊咬着牙關,他深知齊言的成就對米國科技霸主地位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米國的高層會議上,關於齊言的討論激烈而緊張,各種應對方案被提出又被推翻。
此刻,在這安靜的會議室裏,各國代表們的心思卻如波濤洶涌的大海。
他們一方面對齊言充滿了敬佩,另一方面又爲自己國家的科技前景感到擔憂。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清楚,今天的會面至關重要,而齊言,無疑是這場會面中最關鍵的人物。
索爾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準備迎接接下來可能的艱難談判。
田中三郎則暗暗握緊了拳頭,在心中給自己打氣。
卡斯基努力調整着表情,試圖展現出友好而自信的姿態。
會議室裏的氣氛凝重而微妙,米國代表索爾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那笑容帶着幾分刻意的討好,朝着齊言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地說道:
“尊敬的齊言先生,久仰您的大名,您的科研成就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緊接着,櫻花國代表田中三郎也快步走上前,他的腰彎得更低,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聲音尖細地說道:
“齊言先生,您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整個科技界。能在此見到您,真是我莫大的榮幸!”
毛熊國代表卡斯基也不甘落後,他邁着大步來到齊言面前,豪爽地伸出手,目光中滿是欽佩,大聲說道:
“齊言先生,您是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傳奇,我對您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
一時間,各種恭維的話語此起彼伏,彷彿一場阿諛奉承的競賽。
然而,齊言始終面帶微笑,神色從容淡定。
他先是禮貌地與索爾握了握手,溫和地說道:
“感謝您的稱讚,科技的進步需要各國共同努力。”
接着,面對田中三郎,齊言微微點頭,迴應道:
“過獎了,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推動科技發展纔是關鍵。”
當卡斯基伸出的手與齊言相握時,齊言目光堅定,語氣沉穩地說:
“我們都在爲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
齊言的每一句迴應都恰到好處,既不失禮貌,又展現出了大國的風範和自信。
他的態度不卑不亢,讓那些企圖通過恭維來獲取好感的代表們,也不得不暗自佩服他的氣度和修養。
索爾在齊言的迴應後,略顯尷尬地笑了笑,試圖掩飾自己內心的複雜情緒。
田中三郎則連連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卡斯基則爽朗地大笑起來,對齊言的敬佩之情似乎又增添了幾分。
整個會議室裏,雖然表面上充滿了友好與和諧。
但在這看似平靜的氛圍下,各方代表們的心思卻如同暗流涌動。
而齊言的從容應對,無疑成爲了這複雜局面中的一抹亮色。
齊言靜靜地坐在會議室的首位,目光平靜地掃過那些對他禮貌問好和恭維的各國代表們。
看着眼前這熱鬧非凡的場面,他的內心思緒萬千。
這次來的人比他想象的還要多,原本他以爲只是幾個主要強國的代表會前來,沒想到會議室裏幾乎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那熾熱的目光讓齊言感到有些意外。
而且不僅如此,這些代表們表現出的激動情緒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他們的話語急切而熱情,肢體語言也充滿了迫切。
齊言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之前對於沙壤轉化技術影響力的估計還是太過保守了。
他原本以爲這項技術雖然重要,但不至於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然而現在,看着這些代表們近乎狂熱的表現,他才深刻地意識到,這項技術對於全球的意義是何等重大。
齊言想到,世界上許多地區都面臨着土地沙漠化的嚴峻問題,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生態環境惡化。
而沙壤轉化技術的出現,無疑爲解決這些問題帶來了新的希望。
也正因如此,各國纔會這麼重視,代表們纔會這麼激動吧。
他不禁感嘆科技的力量,一項創新的技術竟然能夠牽動整個藍星的神經。
此時的齊言,表面上依舊保持着鎮定和從容,但內心早已波瀾起伏。
隨後,齊言微笑着,目光掃過在場的各國代表,然後緩緩開口說道:
“在我們正式開始交流之前,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身邊的這位,阿里木。他纔是沙壤轉化技術的真正發明人。”
此言一出,索爾等人的目光立刻如聚光燈一般投向了阿里木。
當他們看清阿里木的面容時,頓時被對方的稚嫩給驚到了。
索爾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上下打量着阿里木。
只見阿里木面容青澀,眼神中卻透着堅定和睿智。索爾心中暗自驚歎:
“看上去絕對不超過25歲,這也太年輕了吧?”
田中三郎也同樣露出了震驚的表情,他原本以爲能發明如此重要技術的人應該是經驗豐富、年過半百的資深學者,至少也是三四十歲啊。
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年輕的面孔,他不禁在心中嘀咕:“龍國怎麼會有這麼年輕的科研天才啊?”
卡斯基則皺起了眉頭,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和羨慕。
他想到自己國家的科研團隊,大多是年長者主導,年輕人很難有如此突出的成就。他不禁感嘆:
“龍國的科研環境到底有什麼魔力啊,能培養出這麼多年輕有爲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