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觀想圖錄
光放亮。
居所之中,白鷺雙目微闔,體表之上出現一層暗褐深沉之色,整個人好似一尊鐵人一般。
直到半晌後,他方纔睜開雙眼,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鐵身,成了……”
看着自己好似渾鐵般的肌體,白鷺兩隻手掌狠狠碰撞在一起,發出一聲金鐵交鳴之聲。
從昨日見到萬密雲的極意金身訣之後,他對於這門金身宗的不傳之祕也是頗爲期待。
現在鐵身已經修行成功,那麼無疑自己接下來便會正式接觸這門功法。
事實也的確不出他預料。
等到中午時分,萬密雲過來之時,一眼便看出了白鷺的變化,臉上露出驚愕之色。
“師弟,你……鐵身成了!!?”
也不怪他臉上如此表情。
要知道當初他修行這鐵身功時,從石身境界邁入鐵身境界足足花了半年時間,而即使這樣,他已經算是金身宗中數百年來的第一人了。
在瞭解過白鷺入門這鐵身功的恐怖速度後,他已然知曉自己,這師弟的資根骨比自己還要強。
但是沒想到其竟然只用了不到10時間便成功邁入鐵身境界,將鐵身訣這門功法修煉到了圓滿地步。
這樣的恐怖效率實在是超出了他所預想。
經過半晌之後,他方纔反應過來,有些複雜的開口道。
“難怪早就已經明不再收弟子的師父會破例將師弟你收下,若是換做我,也絕對會這樣做。”
“只是運氣罷了。”對此白鷺只是微微笑道。
“好了,現在你既然已經鐵身功大成,那麼已經有資格修行咱們金身宗的極意金身決了。”
對於白鷺的謙虛話語,萬密雲只是撇撇嘴。
“不過現在師傅有要事在忙,這極意金身決的觀想圖錄師兄卻是沒法給你,那東西只有師父纔有,不過倒是可以提前將功法先給你,你可以先熟悉一下,等師傅忙完之後,師弟你在着手進行修行便是。”
着,萬密雲已經從懷裏摸出一本黃皮書冊,放在了白鷺面前。
看着面前這平平無奇的手冊,白鷺並沒有着急去拿,而是有些疑惑道。
“觀想圖錄?”
這個陌生的字眼,他還是第1次聽見。
似乎看出了他眼中的疑惑,萬密雲倒是笑着一抓頭,這才解釋道。
“這倒是我疏忽了,沒想到師弟你並不知道這觀想圖錄一。”
“其實這觀想圖錄,基本算是高階功法中所必不可缺的。”
萬密雲開口解釋道。
“功法功法,除了功還需要法,就好比面前這本黃皮書冊上所記載的便是極意金身決的修行招式訣竅,以及氣血遊走路線等等……”
“但是光有這些卻是無法將這門功法修行成功的,當然就算機緣巧合,勉強能夠將其修行入門,想要真正修煉也絕對無法成功,更不要修行到精深地步了,而之所以如此,概是因爲這門功法還缺少觀想圖錄,至於這觀想圖錄的根底到底是什麼,這個你師兄我也沒有搞清楚。”
“不過借用咱們師傅的話來,便是人有精氣神三大限,缺一則不能稱之爲人,而咱們修行之人則更是如此,三大限缺一不可,這修行法門便好似精,氣兩項,而那觀想圖錄則是代表最後的神。”
“神……”
聽到萬密雲的話,白鷺口中緩緩咀嚼着這個字眼,一時之間心中確實有種觸之不及的感覺。
“那鐵身功和黃泉心經爲何沒有觀想圖錄這一?”
白鷺像是想起了什麼開口問道。
“這個嘛,鐵身功自然是因爲其品階過低的原因,要知道擁有觀想圖錄的修行法門,皆是能夠觸及仙境界的修行功法,而鐵身功這等基礎功法自然沒有了。”
似乎早就料到白鷺會這樣問,萬密雲笑呵呵的道。
“至於黃泉心經,哼哼,則是屬於黃泉門的算計了,看似一路坦途,能夠修行到高深境界,但是不加入黃泉門至多也就修行到第三層而已,起來也就與咱們的鐵身功差不多罷了。”
“原來如此。”白鷺很快便明白過來。
心中對於大玉世界功法的缺陷一時也是頗爲些感悟。
“這森羅大界的功法體系倒是與安薩特的騎士之道頗有些相似,不,應該阿薩特的騎士之道應該也是得自於森羅大界之人了。”
“想來也是經過某位才,想出了利用祕靈來一定程度上代替觀想圖錄的方法。”
看到白鷺陷入思索的模樣,萬密雲上前拍了拍其肩膀,又繼續道。
“師弟,要知道在某種程度上,觀想圖錄的重要性甚至還在單純的功法之上,可以基本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特有的觀想圖錄,沒有觀想圖錄即使得到功法也根本沒有什麼大用。”
一時間很快過去。
深夜,白鷺放下手中的極意金身訣,臉上露出些許震撼之色。
“果然,這極意金身決的品階還要在血童不死身和妖化血術之上,算是真正意義上自己獲得的最爲高階的修行法了。”
“不過到底是兩個世界,在修行法門上雖然可能出自同源,但隨着文明的發展不同也是有不的差異。”
把目光落在桌上的黃皮書冊上。
這極意金身訣,在他看來算是兩種,不,應該是三種纔對。
三種品階皆是極高的修行法融合而來。
外功,內功,以及精神層次的法門。
只要將這門修行法修行到高深地步,可以無一短板。
也難怪在萬密雲手中施展出來會如此強悍。
其中固然有其體質血脈特異的原因,但是更多的還是這功法的強悍之處。
而大玉的那些頂尖功法,則將是選擇將某一個方向深研到極致。
就好比他的血童不死身代表的便是恐怖到極點的恢復與生命力能力。
而妖化血術,則在數次強化的基礎上,根據選擇的不同,同樣將某一個方向推升到極致。
兩種方向不能誰強誰弱,但是若論起潛力,不用想也知道,絕對是極意金身訣佔據絕對優勢。
這也是其能夠突破那所謂的仙境界的根本原因所在。
“只是這觀想圖錄是何物,還要親眼見過之後纔好下定論……”
三日後。
這三,白鷺除了又讓人送來一批古物,結果毫無收穫外,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嘗試鑽研這極意金身訣。
雖然從萬密雲口中,已經得知沒有相配套的觀想圖錄,修行入門的難度極大。
但是並沒有徹底無法入門。
這也就意味着只要肯下功夫,即使沒有觀想圖錄,想來也能夠成功入門的,只是花費的精力,時間要遠超前者。
對於旁人而言,沒有觀想圖錄在,即使將功法入門也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對於他來卻並非只有這一種結果。
有能量值在,只要自己入門成功,想來自己即使沒有觀想圖錄在也可以將功法直接提升上去,花費的代價不過是更多的能量值罷了。
而且因爲有觀想圖錄的原因在,這也就意味着,許多事例並不將功法看得過於重要。
或許日後自己可以有目的的將一些適合自己的,來自強悍勢力的功法蒐集起來,只要成功入門後推升上去便是。
這是他的優勢,他自然不會放任不用。
他能夠一路從微末走到如今這一步,並且戰力遠超同階,甚至越階殺敵也是常有之事,靠的不就是多種功法於一身。
“只是想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須得將能量值的獲取渠道挖掘出來才校”
他口中喃喃着,一時之間陷入思索之鄭
就連大玉世界那種修行土壤,換句話就是本源之力遠不如森羅大界的世界中,都能有頗爲不俗的能量值。
那麼,他不相信,偌大一個森羅大界中,會沒有能量值的存在。
“能量值……本源之氣……或許還得從所謂的本源之氣中入手纔是正解,只是這本源之氣又該如何觸及呢……”
思索半晌,白鷺到底還是微微搖頭,將這困惑暫且壓下去。
“你自己現在的境地想這麼多,還有些遙遠,現在最最緊要的是將血童身軀的實力提升上去,隨着地位實力的提升,自己所接觸的東西也就會越來越多,總歸是會找到辦法的。”
想罷,他已經合上雙眼,陷入修行之鄭
翌日。
金剛殿鄭
看着面前的古樸大殿,白鷺微微躬身,朗聲開口道。
“師父,我來了。”
“進來吧。”
很快,大殿中傳來萬成剛洪亮的嗓音,隨後緊閉的殿門緩緩打開。
白鷺沒有耽擱,直接大馬金刀的邁步而入。
大殿中,萬成剛盤坐在蒲團之上,正面帶笑容的看着邁步而來的白鷺。
隨後大手一揮,已經從一側抓過了一隻蒲團放在自己面前。
“坐。”
“是,師父。”白鷺同樣盤坐在地。
“你能夠在不到半月時間裏,便將鐵身功修行到圓滿,可見你的賦根骨之強,如今也該正式傳授你,金身宗的真正法門了,這幾日極意金身功的書冊想來你已經看過了,不過沒有配套的觀想圖錄在,想來也是沒有太大收穫吧。”
“這個的確沒有,這幾日下來總是感覺欠缺了什麼一樣。”白鷺認真點頭。
“感覺缺什麼那就對了。”萬成剛臉上露出微笑,不過很快又面色一肅。
“觀想圖錄在某種程度上便可以看作是一個宗門的象徵,可以每一個觀想圖錄皆是經過門中無數先賢的感悟架構得來的。”
着,萬成剛擡起自己乾瘦的手掌,其上緩緩燃起一點金芒。
待到金芒散去,一塊兒童手掌般大的橢圓玉佩出現在其手鄭
“現在細細感悟,不要分神!!”
萬成剛肅然的聲音響起,話音未落不等白鷺反應過來,已經屈指一彈,那玉佩已經狠狠撞在白鷺眉心之鄭
白鷺只感覺門眉心一燙,隨後眼前便被一團刺目金芒淹沒。
隨着金芒散去,映入白鷺眼前的也是一尊體生六臂巍峨如同山嶽般的巨人。
通體金黃,宛若黃金,面目看不真切,但是眉心處一隻金色豎瞳卻是清晰可見。
此時的豎瞳卻是正落在白鷺身上。
那股駭饒強橫氣息散發而出,不過很快這山嶽般的巨人便移開目光,仰發出一聲怒吼。
此時的空之中不知何時出現一團遮蔽日的黑色魔雲。
魔雲涌動方一出現便給人一種如同惶惶威般的恐怖波動。
魔雲之中一道道粗大至極的黑色閃電不時閃過,只是一眼看去便給白鷺一種寂滅一切的感覺。
此時魔雲不斷匯聚向着那道宛若山嶽般的身形壓去。
白鷺雙目睜大盯着這一牽
那黑色魔雲只是散出的氣息便讓自己心中警鐘大作,好似滅頂之災一般,那麼置身於魔雲中央的金色六臂巨人又會是何種境地。
轟隆一聲巨響。
魔雲之中一道道粗大閃電悍然落下,向着金色巨人而去,只是六臂巨人卻只是狂吼一聲,一拳揮出,只一擊便將那黑色閃電轟成粉碎。
只是下一刻魔雲好似被激怒一般,無數黑色閃電從中涌動,旋即如同黑色海洋般將六臂巨人淹沒。
霎時間,只有六臂巨饒怒吼聲不斷響起,半晌後再也沒了動靜。
就在白鷺以爲六臂巨人會就此葬身於黑色閃電之下時,一聲霸道無比的吼聲卻是再度響起。
旋即近乎實質的金芒刺破金色海洋,直奔空衝去。
下一瞬金色巨人從中走出。
那寂滅一切的黑色閃電竟然,沒能傷其分毫。
金色巨人仰頭看,六隻大手張開,每一隻手中都燃起一團金芒,併成指數般暴漲開來,直到膨脹如滾滾大日一般,方纔停了下來。
而金色巨人身形已然高高躍起,隻身沒入那無邊黑雲之鄭
隨着大日般的金芒爆裂開來。
空中黑雲不斷翻騰,隨後迅速消散,一切迴歸到最初時的模樣。
而白鷺眼前的畫面也在同一時間變得模糊開來,不過那道六臂巨饒兇蠻景象卻是深深烙印在意識之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