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小小一個鄉紳而已,搞什麼三辭三讓啊!

作者:煮酒入夢
馮淵家的院子,如今聚滿了人。

  太和鄉八個村子的主事都齊聚在堂屋內,門沒有關。

  銀子被王伯和鴛鴦提前擡到馮淵房間去了,他們兩個把門鎖着,守着門。

  外面太和鄉得閒的百多號莊稼漢子,擠不進院子,就圍着小院一圈,或蹲或坐在地上,互相議論紛紛。

  他們有意無意的,把今早外鄉趕來的幾百號看熱鬧的人,擋在外面。

  李老爺面對着大門坐首位。

  他整理了一下儀容,咳嗽了一聲,提醒衆人目光。

  轉頭眼神依次看了一圈屋裏坐着的各村主事。

  村子裏的主事,往往是那些族裏年長老者,或各村自己推薦出來,熱心勤快的莊稼漢子擔任。

  不一定要識字,同樣也並沒俸祿,只是有面子有威望。

  李老爺把此間經過一一講來,把馮淵前日,昨日,今日事情依次講述,他講的很仔細。

  他給這些各村主事們召集來,並不是爲了問這些人意見。

  更多隻是給他們告知一聲,這個人是我保舉的。

  太和鄉大多都知道馮淵這個人,畢竟他爹以前也是本地鄉紳,爲人不錯,可惜英年早逝。

  李老爺說道:“這兩天馮淵的事情,大夥應該也聽說了,不畏強權把薛家那兇手揪出,實其有勇有謀。

  “他直接把自己的錢無私地拿出來,造福我們鄉里孩童,開辦興學不說,還反倒給錢讓孩子們來上學,實其有德。

  “其父馮子知更是德行高尚,大家都接觸過有所瞭解,有其父必有其子。

  “所以馮淵如此有勇有謀有德有才的讀書人,出任士紳,我對他完全信任。”

  堂下和小院裏聽見的人都在議論紛紛。

  李老爺眼睛掃視着在場所有人一圈。

  用手一拍桌子,示意大夥安靜。

  “我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屋外院子裏,也有那沒結婚生子的單身漢子,劉家灣的潑皮,對那學堂一事不感興趣。

  雖說他沒有決定權利,人微言輕。

  但此時也跳出來嘟囔道:“這建學堂,與我有何干系?”

  李老爺一拍桌子,指着他大喝一聲:“掌嘴。”

  立馬有兩個精壯漢子衝過去,提着他脖領就要開打。

  馮淵騰地站起來,伸手阻止,“且慢。”

  揪着潑皮衣領的漢子停手,轉頭看進屋內。

  馮淵說道:“學堂只是第一步,要是以後有那精通醫術之人願意來此定居,診所藥館也可以學堂出錢建造;

  “有那擅長禽術、種植之人願意教授經驗,學堂也可出錢請來開班,講課幫大夥共同富裕。”

  衆人聽到此言,互相對望一眼。

  這兩樣潑皮倒是也能用上,拱手錶示沒有意見了。

  李老爺大手一揮,“那就如此決定了。”

  馮淵鞠躬彎腰,行了一禮,“李伯父,小侄年紀尚輕,又無功名在身,這士紳之職,恐不能接手。”

  這不是開玩笑嗎?鄉紳看着風光,但不是好當的,村民之間難免口角之爭,爲水源,爲地基,爲田地,爲家務事,一天到晚都要斷公道。

  更何況他這麼年輕,村民能服他?李老爺聽聞,蹙眉思索,“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德行之人與年紀多寡,有無功名有何關係?”

  你給我玩禮記是吧?

  馮淵躬身,沒有擡頭。

  這幾天一有閒暇他便在翻書,晚上點油燈都在看書。

  或許是穿越原因,對於兩個世界都存在的書籍,他記憶力特別驚人,只掃一遍就能記住。

  並且能明白其中意思,所以除了大景朝律法外,他也刻意翻找兩世都有的書籍來看,其中就包括《禮記》。

  他在腦中閃回着翻書時候的文字,思索着如何回擊,片刻後緩緩開口道:“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如今我即將弱冠卻沒有功名,以後考學不免離家千里,鄉中事務難免無暇顧及,李伯父您看?”

  另請高明四個字,馮淵倒是沒有說出口。

  畢竟鄉里人來這麼多,要照顧雙方面子。

  只是他覺得自己說的很清楚了,每個年齡段有自己該乾的事情,我現在該乾的事情,娶妻妾妾妾妾妾妾妾妾妾妾妾妾生子,考功名。

  李老爺想了想,點點頭,他倒忽略了這些問題。

  難得找到有德之人可以接替鄉里事務,他心裏光顧着竊喜去了。

  他也明白,馮淵這個年紀,外出考取功名,也確是個問題。

  那京都山高水遠,求學而去,不覺間便耽誤幾年光景去了。

  只是這說出去的話豈有收回來之理。

  李老爺眼睛咕嚕轉到,“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衆也。”

  之前在等待主事們來時。

  李老爺在與王老僕、鴛鴦兩人坐院子聊家常的時候。

  鴛鴦便提到了他家老爺,昨天送出去那二十兩銀子的事。

  細細問來,李老爺大爲震撼,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他太和鄉讀書人都沒幾個,哪來什麼仁德之人?也不是什麼仁德之所,但要是馮淵在這裏,太和鄉便有了仁德二字。

  不管怎麼說,今天這個位置馮淵接定了。

  李老爺也沒給解釋,就那樣看着馮淵,眼神很是玩味。

  馮淵聽聞嘴角抽了抽。

  這老爺子意思,治國先必齊家,家裏都沒教好,就去教別人,沒有這樣的事情,而真正的德行君子,都不用出家門,德風都會推到全國。

  對方臉上就差刻着你別走,去考什麼功名啊?我給你舉薦上去得了。

  只是可惜,大景朝爲了防止朝堂與地方鄉紳勾結,形成家族式官員任人唯親,取消了鄉紳直接舉薦學子到朝廷爲官的資格。

  不過也爲了地方能向朝廷輸送德行兼備之人,保留了鄉紳向縣學或府學推薦學生的資格,有了士紳推薦,纔有資格入學官辦府學機構。

  只是進去身份也只是學生而已,要得功名還是要考試。

  只不過官學老師學問厲害一點,背景厲害一點,往往有途徑幫忙打點關係,這也屬於隱形好處。

  馮淵見實在難以推辭,真心鞠躬一禮,“李伯再三邀約,我實在難以推辭,只是。”

  幾個村裏主事也出來打圓場,“馮公子,你真就是那德行之人,我們都認可了,你就答應了吧。”

  李老爺擡手,“賢侄,你就別再推辭了,我提前答應你,如果你到時候要考取功名或離開太和鄉去往別處,我絕不阻攔。”

  馮淵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漓陽縣府衙,衙役口呼着號子,匆匆跑進後院,對着小屋行了一禮,“啓稟大人,漫月鄉蘇家公子,蘇明死了,說是馮淵所殺。”

  何明光“嘭”地一聲打開門。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